趙陽
江西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是江西本土第一個專業的新聞頻道,全面聚焦江西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立足本土,深耕本土,服務本土。《整點新聞》作為江西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不可或缺的新聞直播節目,其本身具有及時性、快速性、準確性、權威性、高效性,而作為該節目的主持人則是信息發布者與接受者之間的橋梁,又是媒體和觀眾的代言人,影響范圍是很廣的。《整點新聞》作為新聞頻道常態的直播節目,對主持人的要求非常高,尤其是需要面對直播中突發情況。因此,筆者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探討電視新聞直播節目主持人應對突發情況的對策。
電視新聞直播節目要有主持人的加入,這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其時效性要求主持人在應對突發情況時有快速的反應能力。現場直播是很有挑戰的一種節目形式,它要求播音員主持人的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對現場具有準確的掌控力,要敏銳地感受并接收周圍環境一切信息和刺激。面對突如其來的情況,電視新聞直播節目主持人應冷靜,在第一時間做出正確的反應。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絕對不能給自己留退路,這就好比上了戰場的戰士一樣,必須沖鋒在前不能后退。因此只要坐在主播臺上開口說話,主持人就不能有絲毫的錯誤和紕漏,因為任何的失誤都會直播出去。
一是直播節目動態性強,不可預知因素多。白巖松曾經說,在電視新聞直播節目中一定要把突發情況說“破”。例如有一次在新聞直播節目過程中,導播臨時把突發事件的稿件送到演播室,由于導播沒有注意鏡頭的方向,結果導致這名導播的背影出現在了電視屏幕上。白巖松敏銳地發現了這個突發情況,這時他話鋒一轉對著鏡頭自如地說:“直播節目經常會遇到一些緊急突發的情況,剛才導播急匆匆地從導播室把稿子遞給了我,看來是有重大的事情發生了。哦,果然,某某地方發生地震了。”這就很自如巧妙地化解了導播闖入鏡頭面前的尷尬局面,可謂是新聞直播節目教科書式的救場。
二是急稿多,備稿時間短,甚至沒有時間備稿。2020年初,神州大地遭遇了肆虐全國的新冠肺炎疫情。為了確保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在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的上午9點多,江西臺接到了江西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令,要求主持人在10點檔的《整點新聞》播發出去,那個時候稿件還沒有打印出來,領導臨時決定在直播開始之前再給主持人稿件。當拿到稿件的時候主持人才發現,不僅僅是一個指揮部令而是有四個,傳真過來的稿件整整八頁。這就要求主持人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一口氣播完,沒有喘息的空隙。面對這樣的突發情況,主持人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利用僅有的時間,快速瀏覽稿件;確認稿件順序是否正確;如果發現有生僻字,以最快的速度查找到正確的讀音;氣息下沉,調整自己的心態,鎮定自若,不能慌亂;在鏡頭前低頭播稿件時,要保持與觀眾交流的狀態,不能一味地低頭看稿件。
三是設備出問題。電腦提詞器死機是電視新聞直播節目可能出現的重大隱患之一,直接影響到安全播出。2021年9月15日晚,杭州電視臺《杭州新聞聯播》出現重大播出事故,提詞器突然失靈,男主播狂按遙控器,臉部表情明顯慌亂。從視頻中可以看到,發現提詞器失靈后,不僅主持人產生慌亂情緒,后面的導播室也亂成一團。因此,主持人要有心理預案去面對設備故障。
針對杭州臺出現的重大播出事故,有網民表示,無論是播音員主持人還是導播人員、技術人員都有責任,不能把問題都歸咎于主持人身上;也有網民表示應急反應能力幾乎等于沒有,提詞器失靈就應該立即看紙質稿,而不是對著提詞器狂點一通,主持人應該把新聞播報放在第一位,修提詞器是別人的事。雖然事后這名杭州臺主持人通過媒體回應稱,事故發生時他沒有這段內容的手稿,有業內人士稱時政頭條沒稿子,確實沒有什么臨場發揮可言。
鍛造良好的心理素質。新聞播音員主持人無論做哪檔節目,無論是錄播還是直播,只要在工作狀態就要努力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要有新聞主播該有的氣概,因為“安全播出大于天”。主持人要提早到崗,直播前盡量熟悉稿件內容以便應對突發情況;手上必須有紙質稿件做備份,同時確認好紙質稿與提示器內容是否一致,確認好各種設備、各環節是否正常;直播中一定要時刻同步對應好紙質稿口播的位置,以備不時之需;遇到突發情況,時政稿件快速收尾,民生稿件自圓其說;直播時屏幕形象時刻保持工作職業狀態;多與導播溝通熟悉指令形成默契。“萬無一失、準確無誤”在電視新聞直播節目中不是希望而是要求。
培育精湛的業務能力。縱觀全國各電視新聞頻道,包括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頻道的《新聞直播間》,央視中文國際頻道的《中國新聞》以及福建新聞頻道的《午間新聞》節目等,電視新聞直播節目具有的準確性和權威性要求主持人在面對突發情況時必須具備較高的語言表達能力。江西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的宣傳口號是“主流傳播,信立天下”,如何使電視新聞直播節目主持人說出去的話讓觀眾信服,彰顯主流媒體的傳播價值,其對主持人的業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間,電視新聞直播節目收視率不斷高漲,進一步說明主流媒體的公信力依然存在。2020年2月的全國電視節目收視大數據顯示,電視節目收視逆勢爆發,新聞類節目漲幅最高。作為發布權威信息、引導公眾輿論、普及科學知識、穩定社會人心、活躍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渠道和載體,電視媒體在抗擊疫情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主持人口齒伶俐、表達清楚,尤其是在面對新冠疫情突發事件過程中,較長篇幅的口播稿件更要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這樣才能讓觀眾有信服感。如果吞吞吐吐、磕磕絆絆那么觀眾怎么可能明白主持人要表達的意思?那就更不可能一同融入電視新聞直播節目的整體氛圍中去,給觀眾留下一種不好的印象,更談不上節目的權威性了。如果電視新聞直播節目不能讓觀眾信服的話,主流媒體的公信力就很難維護。因此,準確、流暢的語言表達在電視新聞直播節目中至關重要。每當遇到國內外偏僻、怪異、很拗口的地名及人名時,主持人必須把它們停頓和連接的地方找準,生僻字查字典進行核對,確保萬無一失。
具備高超的現場調控能力。突發情況考驗主持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自信心是處理突發情況的重要保障。面對周圍環境的變化,主持人的表情和語言,也要做出預料之外的反應。因處理突發情況時,主持人要學會“一心多用”。雖然電視機前的觀眾只看到主持人一個人在播音,但是主持人的耳機里會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例如,有可能是導播的指令,也有可能是領導在和導播商量接下來應該播出哪條新聞,更有可能是領導直接告訴主持人接下來如何調整口播稿件。而這個時候,主持人的語言是不能停下來的,要在播音的過程中隨時聽清領導或者導播的指令,并且迅速做出正確的反應,保證節目安全順利播出。同時,主持人面部表情和語言要鎮定自若,不能讓觀眾察覺到任何不符合電視新聞表達內容的屏幕效果。
提高隨機應變的能力。遇到突發情況的時候,會出現現場臨時改變新聞內容播出順序的情況,這時一定要聽清楚導播的指令。此時,往往導播室會亂成一團,導播也會出現指令錯誤的情況。有一次江西飛行大會直播連線之后,導播在給主持人指令的時候就出現了嚴重錯誤,誤把之前已經播出過的新聞又叫主持人播一遍。主持人雖然當時只能聽到指令,不能與導播溝通,但這時就要隨機應變,按照正確的順序繼續往下播報,有效避免了播出事故的發生。
電視新聞直播節目對主持人來說,既是一個展現才華的好機會但又容易栽跟頭,甚至是遺憾終身。它對主持人的要求相當嚴格,甚至是苛刻而殘酷的。尤其是在如今互聯網非常發達的時代,它會把主持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放大到想象不到的程度,呈現在廣大受眾面前。同時,主持人作為電視新聞直播節目播出的最后一環,承擔著所有幕后工作人員的心血和汗水,因此責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除了做好本職工作之外,電視新聞直播節目主持人要多多走出演播室,不斷提高自己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做一名有溫度、有深度、有思想、有內涵的新聞節目主持人,更好地應對在新聞節目直播過程中出現的突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