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藝潔
(陜西藝術職業學院 陜西 西安 710054)
針對音樂表演專業學生的體能訓練有如下價值:第一,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通過器樂專業教師帶領學生進行體能訓練培育學生綜合素養,磨礪學生意志品質,助其健全人格,繼而提高器樂專業教學質量;第二,打破學科壁壘,賦予教學活動開放性,為器樂專業教師創建生本化教育體系給予支持,優化專業教學效果?;诖?,為提高器樂專業育才質量,探析體能訓練對音樂表演專業學生帶來的影響顯得尤為重要。
通過體能訓練可有效改善學生生理健康狀況,以游泳訓練為例,可加快學生新陳代謝,在水與身體產生的阻力作用下還能達到塑形減肥目的,有節律的游泳能助力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能訓練習慣,在此基礎上增強學生心肺功能,有利于提升體質水平。游泳訓練還能鍛煉肌肉,改善血液循環系統,使學生能持續保持活力。對于演奏竹笛、薩克斯、黑管等需要吹奏樂器的學生,通過體能訓練增強肺活量,有助學生穩定演奏器樂。
通過體能訓練能改善音樂表演專業學生心理狀態,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成長。適度體能訓練能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通過運動紓解學習壓力,避免學生情緒熔斷。體能訓練多為集體活動,學生在訓練進程中相互幫助能維系良好的人際關系,使體能訓練成為學生交流互動的載體,有利于引導學生塑造健康人格,消除孤寂感,回歸社會,樹立合作意識,為器樂專業學生通過配合完成合奏學習任務給予有力支持。
體能訓練是學生刷新身體極限的過程,在循序漸進的鍛煉進程中增強體質,期間學生會觸及運動瓶頸,經由器樂專業教師幫助與指導,學生將攻克訓練難關,繼而有效培育學生堅持不懈、銳意進取、挑戰自我的優秀品格。體能訓練還可強化學生體質和自我鍛煉能力,在此基礎上引領學生增強自律性,為學生今后自覺參與器樂練習活動給予支持。學生為通過體能訓練提高專業水平,制定有節律的運動方案,有效培育學生終身運動理念,這與新時代“全民運動”風尚一致,可培育學生自律能力,達到通過體能訓練提高器樂專業學生綜合素養的目的[1]。
在器樂專業學習實踐過程中合奏較為重要,部分學生因缺乏合作精神無法有效進行合奏。這一問題可通過體能訓練予以解決,體能訓練合作項目較多,如接力跑、羽毛球、乒乓球等訓練項目,學生在訓練過程中會不斷與同伴合作互動。為賦予體能訓練趣味性,有些器樂專業教師還會組織學生玩游戲或進行比賽,在此基礎上助力學生彼此了解,在共同完成游戲或競賽任務的過程中萌生團隊合作精神,感受同伴的關懷,有效增進彼此感情。這種感情體現在器樂合奏過程中,就是學生之間會更加默契,能圍繞共同的合奏演出目標不懈努力,以團隊榮耀為出發點相互幫助,共同努力達到合奏表演預期,有效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演奏鋼琴、古箏等器樂專業學生較為重視手部保護,有些學生擔心在運動過程中傷到手指無法訓練器樂,不愿參與體能訓練活動,為此器樂專業教師可運用多種手段消除學生體能訓練障礙,如組織學生通過乒乓球、羽毛球、田徑等運動項目加以鍛煉。體能訓練不僅能增強體魄,還能鍛煉手指協調能力。上述運動對學生心腦系統有益,運動量適中且采用循序漸進運動模態,還能助力學生消除器樂學習及訓練的疲勞之感,有利于學生恢復身體機能,繼而通過專業教師組織學生開展體能訓練活動修正學生思想,在跳健身操、慢跑、競走等體能訓練項目中放松身心,使學生腕部、肘部、肩部、手指及肌肉更加靈活,有益于學生控制器樂。
所謂“術業有專攻”,基于器樂專業教師指導及組織學生展開體能訓練能力有限,為此在“協同育人”理念指引下,器樂專業教師可邀請體能訓練專業教師制定生本性、可行性體能訓練方案,還可引入校外體能專業訓練資源,旨在增強體能訓練對器樂專業學生的積極影響力,在此前提下彌補器樂專業教師體能訓練教育指導缺陷,使學生能通過專業體能訓練強身健體、健全人格并提升器樂專業素養。
第一,在器樂專業教師在與體能訓練專業教師協同展開育人活動時需踐行育人為本理念,關注學生在器樂專業課堂上的具體表現,根據學生學習狀態、個人能力、興趣、身體基礎等方面,基于器樂專業發展展開針對性訓練指導工作;第二,根據學生演奏的器樂設計配套體能訓練方案,使學生可通過體能訓練看到自身專業方面的進步,如氣息更加穩定、手臂控制力更強等,繼而端正體能訓練態度;第三,在學生體能訓練基礎上立足器樂專業育人實況規設人性化評價機制,避免器樂專業體能訓練活動與學生專業發展要求不符。例如,器樂專業教師可在學生興趣加持下在體能專業訓練教師幫助下提高體能訓練有效性,可引入瑜伽、跳繩、動感單車、街舞等學生較為感興趣的訓練活動。以瑜伽為例,它可改善學生心肺、腺體、腦部等功能,還能使學生身體更加柔軟,心態更為柔和,釋放內心壓力,保持平穩情緒,助力學生減輕器樂學習壓力。教師以周、月、季度等標準為依托,針對學生器樂專業考核成績規設體能訓練新方案,旨在優化其訓練成果,鼓勵學生和自己上一次的專業測試成績進行比較,看到個人體能訓練對器樂專業素養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在器樂專業教師指導下改進器樂專業學習及體能訓練對策,達到“以評促教”的目的,使器樂專業學生可通過體能訓練不斷增強自身器樂專業素養[3]。
課程開發是提高教書育人質量的有力途徑,亦是器樂專業教師展開教學改革活動的關鍵一環。雖然體能訓練與器樂專業教學存在差異,但在人性化教育理念指引下二者均需貫徹立德樹人,加大協同育人力度,達到相輔相成教學指導的目的,為此器樂專業教師需消除學科壁壘,積極邀請體能訓練專業教師參與到專業化育人活動中,賦予育人思維開放性,在此基礎上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加大器樂專業體能訓練課程開發,為運用課程資源提高學生器樂專業綜合素養奠定基礎:第一,賦予器樂專業與體能訓練粘合性,以薩克斯、笛子、鋼琴等器樂演奏需求為導向,統籌專項體能訓練理論基礎知識,指引學生完成訓練任務;第二,理清課程開發思路,以器樂專業學生未來發展為依托制定課程建設目標,圍繞該目標集聚訓練所需教學內容,確保有關內容符合器樂專業學生全面發展要求,如體能訓練前期準備動作、防范體能訓練肢體損傷方法、體能訓練對器樂專業學生心理狀態帶來的影響等知識,確保器樂專業課程內容與體能實訓可緊密聯系在一起,為器樂專業教學方法同步革新給予支持;第三,打造器樂專業“校本化”體能訓練課程,解決課程開發脫離實際問題,突出本校器樂專業學生體能訓練特色,優化配置本校體能訓練資源,凸顯體能訓練對器樂專業學生身心發展帶來的正向影響[4]。
為提高學生體能訓練有效性,助其強化專業素養,器樂專業教師需遵循“守正創新”原則,不斷豐富器樂專業學生體能訓練方法。例如,器樂專業教師可在體能專業訓練教師幫助下根據對學生的了解,運用小組合作體能訓練方法,以3-6人為基準,分設若干體能訓練小組,各組成員需專業能力均等,器樂專業學習需求趨近,以便學生之間相互幫助,有效樹立集體意識,發揮體能訓練對器樂專業學生心理帶來積極影響的育人作用,為器樂專業學生提高合奏質量奠定基礎,同時,組內成員還可相互監督在器樂專業素養不斷發展基礎上,優化自主訓練方案。與學生單獨完成體能訓練任務相比,以組為依托進行訓練,學生熱情更加高漲,建立課上、課下一體化的“器樂專業教學+體能訓練”體系,達到通過體能訓練強化學生器樂專業素養的目的。再如,器樂專業教師可運用微課教學法,發揮微課內容豐富、重點突出、以人為本等育人優勢,整合校外與器樂專業學生全面發展相關的體能訓練資源,用圖片、視頻、音頻等載體輸出體能訓練知識及技能,面向學生講解體能訓練對器樂專業綜合素養不斷發展產生的影響,使學生能在提升自身器樂專業素養前提下瀏覽微課,學習有關內容,滿足個性化器樂專業發展需求。器樂專業教師還可組織學生到專業的體能訓練基地或體育訓練機構參與周期性訓練,為學生掌握專業訓練技能提供有利條件[5]。
綜上所述,體能訓練對器樂專業學生來講具有調節生理機能、減輕心理壓力、促進全面發展等積極意義,符合新時代教育改革背景下的立德樹人要求?;诖?,器樂專業教師需踐行守正創新、科學高效原則,從實際出發,探尋器樂專業學生體能訓練路徑,從教學理念、體測機制、教學方案角度出發,組織學生展開人性化體能訓練活動,消除學科壁壘,開發導向性課程,統籌調配適合器樂專業學生體能訓練所需的育人資源,同時積極豐富器樂專業學生體能訓練方法,繼而助推器樂專業學生體能訓練活動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