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楚瀟
摘要:初中生年齡尚小,語文思維和發散思維有待提升,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思維導圖的具體應用,在優化教學策略和教學理念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強化教學效果。基于此,本文從利用思維導圖深化初中語文課文知識教學、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和形式這三個方面入手,探究了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以供同仁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 ?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教學能夠契合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開拓學生的語文學習思維,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從多角度、多層面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探究欲,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下面,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和體會,探究了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以期有效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未來更好的發展。
一、利用思維導圖深化初中語文課文知識教學
好的思維導圖是優化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詳細了解和梳理語文知識,有效掌握語文學習的脈絡。
如在教學《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時,筆者運用思維導圖將俄羅斯詩人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的生平簡歷、重要經歷、創作的詩歌和作品、本首詩的主要內容和寫作特征等知識進行了詳細的模塊安排,構建了不同的思維導圖板塊,并在上課時進行梳理,有效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詩歌。
另外,在借助思維導圖時,教師應該為學生梳理側重點,盡量以課文分析和理解為主,請學生在原文閱讀理解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見解。如《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這首詩是以一種娓娓道來的口吻訴說了人生中的欺騙,以及假如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處理。于是,在教學時,筆者引導學生閱讀詩歌,探究詩詞的內涵、書寫特征,鼓勵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感悟和總結,深化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感悟。
二、利用思維導圖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構建思維導圖是教師常用的教學模式,但是在學習過程中,很少有學生會構建思維導圖。因此,教師應該為學生灌輸一種理念,即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要善于運用思維導圖進行作業整理、知識復習、錯題歸納等。長此以往,學生的語文思維和學習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升。
如在教學《濟南的冬天》時,筆者請學生以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預習。許多學生根據作者、文章、關聯作品、內容網絡化信息等設計思維導圖,并在網上檢索了老舍的生平履歷、主要作品、濟南冬天的圖片和視頻……這樣一來,學生的語文學習更具有發散性和延伸性。
三、利用思維導圖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和形式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很多學生還沒有熟練掌握對一些重要的基礎知識,且課堂教學缺少師生互動。因此,為了更好地呈現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將課文內容、基礎概念、能力提升、學習方法等模塊進行思維導圖式的側重點整理,并結合具體情況合理構建和調整內容。
如在教學《天上的街市》時,筆者設置了課堂提問,要求學生理解和區分詩歌、小說、散文等不同體裁。通過學生的回答,筆者發現,部分學生對這些基礎知識掌握得還不夠全面。因此,在教學時,筆者特意將不同的體裁與詩歌結合起來講解,給學生總結了相關的記憶方法和口訣,方便學生理解和記憶。
又如在教學《天上的街市》時,筆者為學生介紹了聯合記憶法,讓學生帶著整理后的筆記,幫助他們以簡化的方式學習語文,課堂教學以知識梳理、聯合記憶、夯實基礎為主,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思維導圖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學習語文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語文知識。
參考文獻:
[1]丁亞萍.用創造性提問啟迪思維——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創造性提問策略探析[J].語文天地,2013(12).
[2]劉夫芹.關于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效提問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4).
[3]張有志.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1(7).
(作者單位:吉林省琿春市英才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