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啟雄
摘要:在新課改理念和要求的影響下,初中歷史教學不再是單向、封閉的,而是充滿活力的教學過程,讓學生從歷史中學到真正的東西,從中獲益。鑒于此,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從利用信息技術、設計差異性問題、融入生活要素三個維度入手,分析新課程改革下初中歷史教學的科學方法與具體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歷史;教學策略
課程改革要求歷史教學從現實出發,改變落后的教學行為和教學模式,優化學生的學習狀態,加強理論與實際的聯系,加強素質教育在教學實踐中的滲透,促進學生知識、情感、能力的全面發展。所以,面對新的教育形勢和要求,廣大初中歷史教師必須有清醒的認識和清醒的認識,立足現實、積極探索,采取創新的教學方法、策略,建立開放多元的教學結構體系,促進初中歷史教學效能的整體提升。
一、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效率
1.拓展課外歷史知識
加強信息技術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機結合,以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課外知識內容為重點,完成大量的課前準備工作,推動信息技術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相結合。利用信息技術,有利于教師和學生在課外收集關于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內容的知識。實踐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能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的這種有效教學作用。因此,教師要善于利用信息化手段深化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體系,利用信息技術收集、整理與歷史核心知識點相關的課外知識內容,全面完成重點教學任務,鞏固學生初中歷史知識基礎。
例如,在講授“宋元時期的都市和文化”這一課時,筆者會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拓展關于宋元時期城市文化的課外內容,強化學生對宋詞、元曲這一部分藝術創作的理解與認識,要求學生對宋元時期城市生活及文化狀況有一個總體了解。學生認真理解和記憶筆者運用信息技術所擴充宋元時期課外歷史知識,了解不同時期文人雅士的作品,從而提高他們欣賞宋詞、元曲的能力。此外,筆者還會利用信息技術,擴大學生對元宋時期各大都市坐落位置的課外知識,豐富學生對元宋歷史知識的掌握。
2.加深學生知識印象
將信息技術與初中歷史課堂有效地結合,對于深化學生的知識印象同樣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在歷史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分析總結信息技術在深化學生知識印象中的具體作用,適時調整歷史課堂教學策略,根據學生對初中歷史知識的學習需求、當前課堂教學形勢等教學因素,全面落實深化學生對初中歷史知識印象教學的要求。通過信息技術展示出豐富的歷史核心知識點,學生可以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感受這一新的歷史課堂教學內容,并積極參與對這部分核心知識的記憶與背誦。
例如,在講授“清朝君主專制的強化”這一課程時,筆者會利用信息技術,用圖片、動畫、錄像等形式,向學生展示清朝為了加強君主專制而作出的政治安排這部分歷史內容,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君主專制,從多個方面認識清政府強化君主專制的利弊。如此以來,筆者利用信息技術,使學生能夠直觀地了解歷史知識,增強對君主專制制度的歷史認識,達到加深學生對初中歷史的知識印象的目的。
二、設計差異性問題,培養創新思維
問題的提出能有效地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但是,問題的提出不能隨心所欲,否則只會造成課堂秩序的混亂和課堂時間的浪費。因此,初中歷史教師必須改變單向傳遞的教學模式,以歷史教材為切入點,在抓關鍵點、難點、的基礎上,對問題進行有效的設計,設置出啟發性的問題,把握具體的教學時機向學生提問,創設有吸引力的問題情境,直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多層次、多角度的發散思維,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還是以“清朝君主專制的強化”這一課為例,為了讓學生了解清王朝加強集權的作用,筆者會針對教學目標設置一系列問題,透過問題啟發學生去思考。在提出問題之后,可以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空間,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融入生活要素,培養創新能力
生活所獲得的知識最終將回歸到現實生活中,歷史知識也不例外,通過強化生活要素,可以直接反映歷史的本質特征,可以提高學生的歷史意識。為此,初中歷史教師應主動開拓教學思路,以實際生活為起點,主動觀察生活,從中發掘、搜集學生生活經驗中的各種要素和材料,將其融入歷史教學實踐過程中,賦予學生實踐探究任務,促進學生由知識性思維向應用性思維轉變,并主動運用歷史知識來分析現實問題,有效培養學生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例如,在教授“第二次工業革命”這一課時,這課內容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筆者首先從生活現象入手,向學生介紹第二次工業革命發展的成果,以及它們在生活當中的體現,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面對生活現象,學生的學習熱情也隨之高漲。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我們越來越感到改革帶來的變化與驚喜,因此,各學科的教育教學應該繼續順應形勢,主動進行改革與創新。所以,作為初中歷史教師,我們必須緊緊抓住課程改革發展的趨勢和核心要求,要在改革中實踐、在實踐中探索,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中學歷史教學改革,提高歷史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樊加軍.論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J].才智,2019(33):12.
[2]孔寶華.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9(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