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輝
摘要:歷史是初中的基礎性科目,在素質教育的體系當中,歷史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興趣扮演著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學好歷史的關鍵。本文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分析和探討了培養初中生歷史學習興趣培養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歷史;興趣;意義;策略
魯迅先生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想這世間上任何人做任何事只要有了興趣,可能都會把事情做好。在我從事初中歷史的教學生涯中也始終覺得要想實現歷史的高效課堂,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是歷史教學的不二法門,學生一旦喜歡上一門學科,便會學好這門學科。我把自己這幾年關于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的幾點感悟略陳管見,與同行探討。
一、讓學生明白學習歷史的意義
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先要讓學生明白歷史學習的重要性,英國大哲學家培根說過“讀史使人明智”如果一開始學習歷史時就抓住學生希望自己是一個聰明的人這一心理,告訴他們學習歷史可以見多識廣,增長知識,啟迪智慧,從而變得聰明起來。再讓學生懂得學習歷史有利于語文、政治等眾多學科的學習。唐朝皇帝李世民曾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然后讓學生知道學習歷史是以史為鑒,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從歷史中得到啟示。認識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提高學生對社會問題的觀察和分析能力,樹立正確的三觀。歷史學習還可以提高審美意識和道德修養,從德育的層面說是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的最好學科,學生明白了這些好處,自然會用心學習這門學科。
二、新課導入趣味化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情感激發在很大程度上受外部環境和氣氛的影響,據此,我根據教學需要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首好詩,一曲優美的音樂,一個新奇的故事,一段精彩的視頻,都會議一種趣味化的手法給學生極大的興趣。如教學《希臘羅馬古典文化》一課時我先向學生講述一個希臘神話故事,再導入到希臘文明的學習,使學生的大腦皮層進入興奮狀態。教學《第二次世界大戰》,先放一段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的電影《虎!虎!虎!》的視頻,一下抓住學生對戰爭的好奇心,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開始專注的學習。
三、古今中外的聯系拉近歷史的距離
學生中有一種誤解,認為歷史就是過去的事,與我們的現實生活太遙遠,似乎跟我們沒多大關系。其實不然,歷史是事物發展的反映,將歷史課堂與當今社會生活結合起來,才能培養學生關注社會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如我在教學《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國際工人運動的興起》時正好把今年的熱點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知識結合學習。讓學生知道了共產黨的前世今生,加深對黨史的學習,對中國共產黨的熱愛。知識的學習與情感的教育都達到了。再如學習古代絲綢之路與習近平書記的一帶一路戰略思想聯系,歷史與政治的學科滲透也實現了。
四、巧記歷史年代輕松學歷史
在歷史學習中學生對歷史年代這些枯燥的數字總是記不住,記不清,甚至張冠李戴。教師在這時應幫助學生想辦法識記這些年代和歷史事件。一是諧音法。如要讓學生牢記唐朝的建立者和時間,把他編成一句形象的話:“李淵見唐留一把”,那就是李淵建立唐朝是公元618年。又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頒布的重要文件《權利法案》的時間1689年,要記住這個數字,可利用當今人們用數字諧音求吉利的心理來記憶:“權利法案”“一路發久”,即《權利法案頒布》于1689年。二是歸納法。如要記住開辟新航路的國家、航海家、航向,可分為兩組:先記西班牙支持的向西航興的哥倫布和麥哲倫,簡稱“西班牙向西哥麥”;再記葡萄牙支持的迪亞士和達.伽馬向東航行,簡稱“葡萄牙向東迪達”。三是找特點法。法國大革命的時間1789年后三位數是序數,日本兩次改革的時間也很有意思,大化改新是公元646年,明治維新是1868年,很有特點,極易記住。教給學生這些方法后,還可讓學生自己去摸索尋找更多的記憶法,不僅提高他們的學習歷史的興趣,還可培養他們的發散思維,創新能力。
五、利用學科聯系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在我的教學生涯中曾從事過語文、政治,歷史這幾門學科,覺得這幾門學科間有很多聯系,載入史冊的許多歷史人物在語文課本上都有他們的詩或文章,如李白、杜甫、孔子、雨果、托爾斯泰等;課文《最后一課》的背景普法戰爭在歷史課上學過,課文《蠟燭》的內容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紅軍攻克柏林戰斗中的 故事。還有政治課本上列舉的那些愛國者、民族英雄以及名人名言無不在歷史課本中出現。甚至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在文學作品和影視劇中無處不在。學生會覺得學歷史對其它學科有很大幫助,便會好好學習歷史。
六、充分調動各種教學手段實現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教學語言是課堂教學最基本的工具,豐富的語言有啟發性和感染性,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講述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再現歷史場景,能吸引住學生,增強教學效果。當今課堂教學早已摒棄了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而要充分調到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教學形式要多樣化,可讓學生分小組找重點提問題,老師解決疑難;也可分框目讓學生講教師補充。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教師還應活躍課堂氣氛,如介紹一下最近的新聞熱點,講一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關心一下學生的學習心情。當然這要把時間把控好,三兩分鐘內。課堂教學手段的靈活多樣,使學生感到歷史課很有情趣、樂趣,自然會學好歷史。
歷史好似一條長河,教師好似一位領航者,引領學生在這條長河里歡快的暢游。
參考文獻:
[1]謝筱玲.如何培養初中生學習歷史的興趣[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08):162.
[2]田振紅.如何培養初中生學習歷史的興趣[J].課程教育研究,2014(28):47.
[3]齊海東.淺談如何培養初中生學習歷史的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13(1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