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王麒燁 顧興杰
摘要:在不同的時期會有不同的建筑風格,這些建筑風格也代表著每個時代的特征,反映著不同時代的背景。針對海南的建筑風格而言,也是根據歷史、文化、氣候等因素逐漸形成的。所以,本文將會簡述海南風格的特點,然后對海南各民族居住的建筑逐一分析,最后再論述海南建筑風格特色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 海南風俗; 建筑風格; 民族特色
前言:
在不同時期,會看到不同的建筑風格,這不僅是每個時期發展的產物,還是順應自然發展具有代表性的物質載體。在海南的建筑中能夠看到不同的風格特點,也是因為不同民族風俗習慣造成的差異,這些都能夠體現出社會發展的兼容性,以及地區特色發展的文化氣息。在往后的發展過程中,還將出現更加具有區域特色的建筑,為建筑風格增添絢麗的色彩。
一、海南建筑風格特點概述
(一)能夠預防日照潮濕
根據地理氣候來看,海南常年都處于炎熱、潮濕的狀況。那么在設計建筑風格時,就需要考慮到這些因素,盡可能選擇丘地山坳緩坡地形,在建筑周圍多種植一些植物,利于遮陽擋風。此外,可以通過坐北朝南的朝向,鏤空的砌筑形式,將更多的光線引導屋內。
(二)能夠預防暴雨臺風
海南經常會有臺風來襲,所以,在門廊位置用一些圓柱、高粱來加固房屋的穩定性。在房屋左右各設計一個護厝,能夠提高建筑的抗風性。此外,會采用條石壓頂,保護屋頂的瓦面。在承重柱的基礎上,架木梁承接屋頂,提高屋架的穩定性。
(三)顏色與環境的適應搭配
在海南的眾多建筑中,可以發現其以淡雅色為主,墻壁一般會采用青磚,地面一般會采用海南灰,家具一般是實木的,細節處可以看到有精細的雕刻,墻上有絕美的彩繪,從整體來看很有中國傳統的色彩。
二、海南各民族民居的特點
(一)海南漢族的四合院
除了北京有著名的四合院外,海南也有四合院,其在位置的選擇上,通常會根據看風水的習俗,選擇一個坐北朝南的方位。但是,因為各個地區之間存在經濟歷史上的差異,每個地方的四合院還是有些不同的地方。海南的四合院布局比較小,看起來會很緊湊,但其對庭院產生的陰影部分可供乘涼,有助于對流通風防潮。而且,海南人們通常會在庭院也蓋個頂棚,形成一個小廳堂,用來招待客人或是祭祀祖先。在認真觀察海南的四合院后,會看到其在裝飾上比較夸張,還帶有一些歐洲建筑的風格。
(二)黎族的“船型屋”
在海南的少數民族中,黎族人數是最多的少數民族,也是最早在海南定居的居民,經過時間的錘煉,他們也逐漸有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從其建筑的風格就可以看得出來。他們最突出的建筑就是“船型屋”,其外表像一個倒扣的船只,是用茅草搭建的,其茅檐非常低,但這可以抵御臺風暴雨,具有耐潮濕,防熱的功能,美中不足的是其屋內光線很暗,時常需要修修補補。
(三)苗族民居建筑特點
通常我們了解到的苗族建筑大多以吊腳樓為主,但是海南的苗族卻有所不同。根據歷史的變遷,苗族在建筑的選址上也需要考慮自然環境的特點。早在民國時期,海南的苗族人民被欺壓驅趕,從而只能躲避在山林之中遮風擋雨建局住所,處于高處便于觀察敵情,利于逃跑。此外,海南的苗族人民同樣講究風水,會把村寨建造在綠水青山的旁邊,因為他們認為山代表人丁興旺,水代表錢財源源不斷。其建筑的特點是三間一幢,又長又窄,屋檐底下是人們休息的地方。
三、海南建筑風格特色的發展方向
(一)適應氣候環境
對于建筑的建造而言,影響因素最大的還是環境,需要考慮風吹日曬雨淋、室內外采光、通風防潮等。而且,海南經常會有臺風來襲,需要考慮建筑的穩定性。那么就要求海南建筑要適應環境的氣候特點。具體來說,首先需要從地基入手,條件好的可以增添一個風阻尼墻,使用最好的建筑涂料。其次,建筑的外觀可以使用流線型的設計,從而提高臺風帶來的壓力。在建筑外也可以種植一些樹木,不僅防風還能乘涼。
(二)適應時代發展
從海南目前的建筑來看,很多設計是以曲線為主,然后再加入不少幾何方面的元素,在一些細節上能夠看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寓意。但建筑風格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現在可以利用植物造景,但這可控的范圍比較大,能夠新增一些利民的事物。比如,兒童的游樂設施、老人們的健身器具,還有不少可供娛樂的項目。在理性建造的同時,還能夠考慮美感與實用性,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三)注重文化傳承
海南也是一個具有歷史痕跡的省市,其很多的傳統建筑也都有觀賞品鑒的地方。所以,可以注重其建筑文化的內涵并好好地傳承。重塑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開設具有歷史風味的農莊古鎮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不僅能夠讓游客體驗到在不同時期建筑的魅力,感受海南當地的風土人情,還可以讓當地的人民改善生活條件,促進旅游業的發展。
四、結束語
通過上述的內容可以發現,海南是一個多民族的省市,從其建筑的發展也能夠看到歷史與時代的發展,人們沒有停止過對“建筑美”的追求,任何一個地區所代表的建筑都能夠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未來的發展中,其建筑的設計風格也會融入一些新元素,將自然景觀與西方理念相結合,提升消費者的體驗感,從而建造出一個個具有國際性與特色性的濱海城市建筑。
參考文獻:
[1] 王 雪. 淺析南北方傳統民居的形式差異: 以北京四合院和閩南大厝為例[J]. 福建建筑,2014,189( 3) : 4 9 -5 2 .
[2]胡曉婷.海南建筑風格特色及發展趨勢探討[J].山西建筑,2021,47(19):44-46.
[3]王蘇琪,駱宇.建筑美學視角下的江淮傳統民居建筑淺析[J].美術教育研究,2021(16):104-106+109.
[4] 閻根齊. 海南建筑發展史[M]. 北京: 海洋出版社,2019: 18-34.
[5]趙鄂桂.傳統建筑元素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散裝水泥,2021(04):117-119.
[6]付玉峰.淺議水墨畫風格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建筑經濟,2021,42(08):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