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我國一些人有了淪為消費機器、單向度思維和技術統治“奴隸”的單向度人的表現,這主要是由于多種社會思潮的影響滲透、我國社會發展的現實問題和網絡技術發展的負面影響共同造成。對此,應當堅持主流意識形態建設、堅持踐行以人為本的理念以及要堅持推進思想政治教育,預防和克服單向度人的出現。
關鍵詞:單向度人;意識形態;科學技術;信息
中圖分類號:D9?????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4.050
馬爾庫塞提出了單向度人的理論,他認為“人作為一種自由的創造性的實踐存在所應具有的否定性、超越性和批判性被技術理性所消解,人成為失去超越維度和批判維度的‘單向度的人”。在滾滾而來的全球化浪潮和我國持續深化的改革開放熱潮中,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負面影響逐漸波及我國,人們逐漸有了單向度人的一些傾向表現。馬爾庫塞單向度人的理論對于明晰我國現實社會中單向度人的主要表現、形成原因,以及形成相應應對策略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
1?當前社會中單向度人的主要現實表現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社會高速發展,高生產、高消費的現代工業社會水平躋身世界前列。在這種背景下,我國社會中也出現了單向度人的一些表現。
1.1?淪為消費機器的傾向
“不是產品為了滿足人的需要而生產,而是人為了使產品得到消費而存在”,人們為“虛假的需求”所影響成了消費機器、消費動物。當前我國社會中出現的大量不良消費現象是人們單向度化的首要表現。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年多年的發展,社會生產力獲得飛速發展,人民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時期已經過去,各種網購平臺的出現突破了時間、地域對人們消費的限制。“剁手黨”等成為網絡熱詞,以及超前消費和高消費是人們傾向淪為消費機器的直接表現。我國八成以上的青年人正在超前消費,信用卡、花唄以及各種網貸等用戶數量不斷增加,超前消費正在成為一些人的生活習慣。為了追求偽精致的生活和人設,我國奢侈品消費市場正在呈現低齡化、年輕化特征,90后群體中奢侈品消費者數量增長驚人。電視節目中密集的商品廣告穿插,網上各種形式商品廣告不間斷推送,各網購平臺在“雙十一”“雙十二”等話題日年年激增的消費總額,將人們淹沒在商品海洋中,以各種方式激發人們的消費欲望。此外,異化為商品的文化藝術產品也成為人們肆意消費的領域。人們通過沉迷消費,滿足追求新奇刺激的欲望、追求社會地位“假象”和克服現實焦慮等虛假需要,逐漸傾向于成為消費機器。
1.2?成為單向度思維的人
馬爾庫塞認為,現代工業社會信息資訊的提供者不斷向人們灌輸,異化成為商品的文化藝術又遭受不同程度的“俗化”,禁錮了人們的思想,單向度化了人們的思維。一是獨立思維被消解。人們瀏覽信息資訊是希望得到啟發啟示,以此辨是非、懂善惡、明道理,但現實中媒體多元化發展、信息源多樣化、用戶的多平臺轉換以及資本邏輯的滲透,媒體傳播倫理缺失,各類信息資訊真實性、價值性不足,對人們認知世界、發展自我沒有幫助,驅逐人們隨波逐流或者導致認知世界支離破碎。二是系統思維被消蝕。大量迎合惡趣味、媚俗化的網絡視頻、網絡小說等是文藝產品異化的典型,它們隱匿于大眾藝術和通俗文化中,缺乏現實維度的價值,“俗化”了受眾;同時,以短、淺、快為特點微信、微博的廣泛應用,讓人們習慣了淺顯、碎片化的閱讀方式而不自知,深入、系統的閱讀越來越少;“高雅藝術被大眾藝術所取代,給人的直接影響是使人失去目標和追求,人在大眾藝術的熏陶下,都昏昏欲睡,麻木不仁”,互聯網和自媒體蓬勃發展創造了一個“視覺感官時代”,讓人們“徜徉”其中獲得了學習獲取知識的虛假感受,甚至形成了“佛系”群體。
1.3?變為技術統治的“奴隸”
“人類已經被科學拋棄了,反過來人類為科學服務,并且作為外在科學的某物從屬于科學。”當前社會技術領域日新月異、更新迭代頻率極快,科學技術已經滲透到人們的生活、工作的所有領域。一方面,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運用隨時隨地地掌握使用網絡的人的需求,并為人們鎖定在“信息繭房”中而不自知;此外,“課堂教學技術依賴癥”是現代教學技術“統治”人的另一個表現。另一方面,網絡成癮、網游成癮等問題逐漸大眾化,不僅危及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更造成拖延癥、抑郁癥等成年人問題;網絡上的人們對真實性的追求,難以同大V等“意見領袖”的話語權威;網絡匿名性等特點成為一些人發泄情緒、玩弄輿論的平臺,造成人們對一些事物的偏見;在網絡上人們更容易失去自己的個性和獨立性。
2?當前社會出現單向度人主要原因分析
當前社會中人們表現出單向度人的行為是多方面原因疊加的共同結果。外部原因是多種西方社會思潮的侵蝕影響,內部則是我國當前社會快速發展中衍生出的一些問題,而客觀原因是現代技術發展帶來的負面效果。
2.1?多種社會思潮的疊加影響
之所以稱之為單向度的人,突出的表現為其精神上的“異化”,因此原因首要地是思想上的侵蝕影響。
一是文化虛無主義思潮的影響。“虛無主義用現代化的共性去改造其他民族的個性因素”。文化虛無主義通過庸俗化、娛樂化手法俗化文化,以反智化手法丑化文化,以網絡為主陣地實現碎片化傳播,在精神上瓦解、弱化了人們的精神力量,讓人們失去了思想上批判和超越的可能。
二是消費主義思潮的影響。消費主義主張人們進行高消費,是一種炫耀性、揮霍性、不可持續的過度消費。消費主義思潮會扭曲人們的健康人格,顛覆人們對中華優秀傳統美德的認同和內化,更容易導致人們一味追求享受、好逸惡勞。
三是技術意識形態化的影響。科學技術的本質是意識形態,當代我國步入工業發達國家行列,科學技術的強大力量使其與經濟聯姻、與政治合謀,甚至對文化進行滲透,讓技術極大地意識形態化了;這推動社會發展向著物對人的統治方向發展,導致科學技術偶像化,通過隱性灌輸資本邏輯和工具理性,離散了主流意識形態的價值導向和信仰。
2.2?我國社會發展的現實問題
當前我國社會高速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客觀問題間接上激化了單向度人的出現。
一是舊的經濟增長方式的影響仍在。我國過去以舊的經濟增長方式(傳統的投資、消費和出口“三駕馬車”),而當前消費作為驅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消費升級成為必然趨勢;受其影響鼓勵消費、拉動內需一度成為解決全球經濟危機等問題重要舉措,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人們的消費傾向。
二是文化事業高質量發展不足。文化事業可以提高人的審美水平、道德素養和才智能力。當前我國文化事業高質量發展還在施力中,這造成高質量的文化產品供應不足、文藝產品管理缺乏科學體系等問題,劣幣驅逐良幣,進而導致低俗文化擠占了市場。
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對滯后。全面對外開放、實行市場經濟、交通技術和互聯網等現代技術的發展運用,使人們的思想趨向于復雜化、多元化,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問題也更加復雜;思政課曾經一度滯后于經濟發展和大學里的其他學科,使得當前部分人們價值取向出現一定偏差。
2.3?網絡技術發展的負面影響
“在一個以技術和經濟為主的時代里,當必然性被絕對化時,人類的精神就陷入危險境地。”
一是網絡管理能力不強。網絡交往實踐的環境是一個虛擬環境,擴大了人的社會交往空間和實踐空間,也增加社會管理的負擔;加之網絡與權力、文化等結合,增加了網絡管理內容的維度和深度。網絡技術發展迅速,但相應的配套網絡監管能力發展不足,是網絡亂象的重要原因。
二是自媒體把關機制發展滯后。自媒體具有傳播渠道多樣,信源復雜,網格狀、碎片化的傳播樣態;這種淺層化、快餐式的信息獲取和表達方式,易導致人們思維的惰性生成和理性缺失,對主流意識形態教育的系統性、深刻性產生了強烈的沖擊。
三是技術理性與價值理性之間的脫節,網絡技術與資本邏輯混合,使得“無所不能”科學技術滿足了人們生活中幾乎所有的虛假需要。
3?應對當前社會中單向度人的主要策略
3.1?堅持主流意識形態的建設
當前我國社會中單向度人的現象,根源在于人們的思想領域的偏差,馬克思主義是強大的思想武器,更是我國的主流意識形態,具有嚴謹、系統、深刻的特征,能夠讓人們得到的啟迪啟發啟示。要有效應對社會中這些單向度人的表現。
(1)要加強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建設。
不僅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宣傳,不斷加強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的發展和創新,更要讓馬克思主義的話語內容、話語形式直面社會現實,融入生產生活,受到廣大群眾共知,增強其傳播的廣度、深度和話語的時代性、現實感和說服力。同時,要加強網絡意識形態的建設,提升網絡時代主流意識形態的引領力,充分運用高新技術加強網絡意識形態管理,發揮好官網、積極正向的意見領袖的網絡引導作用,高度警惕和嚴格治理好西方意識形態的滲透和攻擊。
(2)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踐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其對提升馬克思主義對各種思潮的批判和整合、鞏固其主流意識形態地位具有重要意義。不僅要講透、講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意義,更要宣傳好如何踐行核心價值觀;要從娃娃抓起,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融入人民群眾的生活中、血脈中。
(3)要加快發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吸收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國外哲學社會科學的精華,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思想性,可以培養、提高人們思維批判性,克服工業文明對人思維的“單向度化”;此外,要不斷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推進我國文化事業高質量發展,為人民群眾提供高質量的文藝產品,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
3.2?堅持踐行以人為本的理念
以人為本關鍵是完善人格。堅持和踐行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我國的直接體現是政治上以人民為中心的制度構成和執行,同時還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傳播觀、人機觀和消費觀。
(1)堅持以人為本的傳播觀。
以人為本的傳播觀,就是要求信息傳播要通過思想、價值觀去彰顯人類尊嚴,引導人們辨善惡、懂是非。首先,要廣泛宣傳以人為本傳播觀理念。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是信息編寫者、傳遞者和接收者,既要讓人們在信息“發聲”和轉發時傳遞客觀事實和正確價值觀,還要讓人們在信息海洋翱翔中理性客觀地接收信息、傳播信息。其次,科學運用大數據等高新技術,要加強算法編寫者的價值引導和編寫環節的監管,防止以追求資本紅利和束縛人的運用大數據建造“信息繭房”。最后,不斷提升信息供給的質量,以“內容為王”的信息資訊戰勝“標題黨”“八卦黨”,滿足人們對高質量精神文化產品的需求。
(2)堅持以人為本的人機互動觀。
人工智能時代人機關系成為許多領域發展中的現實問題。馬克思主義認為,技術的本質是人的延伸,技術是人們認識自然、改造自然不斷增強自身能力的過程中的產物。一方面,要理性客觀地對待人與社會的關系,既不能技術恐怖主義地形成人工智能和人的對立,盲目排斥,也不能技術霸權主義地形成人工智能崇拜;人和人工智能,或是科學技術之間,人是根本,要建立、形成人工智能領域的相應管理規范,將人的利益始終放在首位。另一方面,要在人與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的交往互動中,發現反思人類局限,同時努力提高學習研究能力,不斷增強人的全面素質,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不斷改造自身,始終保持人的主體地位和發展進步。
(3)堅持以人為本新型消費觀。
消費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體現。首先要深入實施新型經濟增長方式。傳統的GDP評價體系已經逐漸被以人為本、更加科學的綠色GDP理念取代,新型投資、新型消費和“一帶一路”形成的“新三駕馬車”,新型消費旨在追求品質前提下的服務消費、文化消費、體驗消費等。與之共行的是培養人們新型的消費觀,要引導人們進行購買符合道德良知的商品地道德消費,以及進行可持續消費,做一個負責任的消費者。
3.3?堅持和推進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與意義本身具有‘全面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當前社會現代化過程中的無序和混亂,其目標更是旨在培養自由全面的人,推進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克服工業文明對人造成的“單向度化”。
(1)要抓好思想政治理論課。
不同歷史時期的思政理論課都具有立德樹人的要求,這是對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的創新詮釋。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要將“立德樹人”落實到具體的課程知識和教學實踐之中,通過筑牢理想信念的基礎、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充分發揮社會哺育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哺育功能是“基于國家思想統合需求和社會個體成員精神需求而從社會層面提供有效精神供給的內生功能”,要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們日常生活、實際工作和社會治理之中,不斷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體、對象、載體、情境的認知邊界,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運行機制,以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哺育功能,滿足人們在當前社會中的精神需要。
4?結語
單向度人是資本主義制度下被異化的人的典型,這與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實質和共產主義的最終目標相悖,應當予以重視和警惕。應當圍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目標,堅持馬克思主義主流意識形態、以人為本的理念和思想政治教育,預防和消除現實中的人們被“單向度化”。
參考文獻
[1]衣俊卿.西方馬克思主義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167.
[2]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意識形態研究[M].劉繼譯.上海世紀出版社,2008:25.
[3]林江,李夢晗.“精致”人設的自我呈現:青年超前消費問題分析[J].中國青年研究,2021,(3):61-75.
[4]陳學明.論馬爾庫塞對人的存在方式的研究(上)[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18,(6):49-56.
[5]曹玉文.西方人看馬克思主義[M].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8:288.
[6]胡華,何小春.課堂教學技術依賴癥的困境及其超越[J].教學與管理,2020,(21):15-17.
[7]張燦.虛無主義的中國樣態及其批判[J].思想教育研究,2018,(9).
[8]周政龍.智媒體時代西方消費主義思潮對大學生的影響及對策[J].新疆社科論壇,2021,(01):103-107.
[9]黃寶華.馬爾庫塞的技術統治思想[D].蘭州:蘭州大學,2017.
[10]雅思貝爾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1:102.
[11]周政龍.智媒體時代西方消費主義思潮對大學生的影響及對策[J].新疆社科論壇,2021,(01):103-107.
[12]李明圣.論以人為本[J].前線,2020,(9):24-28.
[13]陳昌鳳.卷首語[J].新聞與傳播評論,2021,(2):1.
[14]李合亮,張旭.思想政治教育獲得感內涵的全面性認識[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0,(08):118-123.
[15]劉紅梅,孫其昂.現代性視域下年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哺育功能的雙重邏輯探析[J].南京社會科學,2018,(07):49-55.
作者簡介:劉俐(1986-),女,漢族,喀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