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皚雪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在新的形勢下,各高校實行封閉管理,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顯得格外重要。本文通過案例介紹、案例定性分析、分析問題關鍵點、解決思路和實施辦法、實施效果和等五個方面展開。為高校輔導員開展學生心理輔導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大學生;抑郁癥;案例
近年來由于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導致的悲劇不斷見諸媒體,身邊也不乏抑郁癥患者案例,培養大學生健康心靈的重要程度與日俱增,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與身體健康呈并駕齊驅之勢。大學生抑郁癥發病率逐年攀升。大學生患抑郁癥的原因,有來自家庭、個人、學校、社會等各有不同,原因極其復雜。在新的形勢下,班主任特別是新生班主任該幫助抑郁癥患者學生呢?
一、案例介紹
因特殊原因,新生開學推遲到10月份,2020年10月15日(新生報到第五天)深夜12:35左右,熟睡的我突然被電話鈴驚醒,慌忙接通電話:喂!此刻我內心忐忑不安,感覺肯定有學生出事了。電話那頭傳來細細的聲音,她告訴我要回家,在學校不適應。我問她是否需要陪她去醫院看醫生,她說今晚不用去醫院。同時說出和宿舍舍友關系有點緊張,內務搞不好,怕影響整體成績,接著她又告訴我:老師我有抑郁癥,高中休學兩年,現在在恢復期,還吃著齊魯醫院配的藥。我明天想回家然后再去濟南復查。聽到這里,我精神有點緊張,心想:對于抑郁癥學生,今晚重中之重,是關愛,今晚就算她的做法再也無法讓你理解,也要盡量給予她支持和包容,用溫和商量的口氣:今晚很晚了,先好好休息一晚,放松心情,明天先不參加軍訓,聯系家長后再說,她爽快地答應了。
該生剛到學校5天,通過仔細查看檔案、觀察了解該生,沒有特別異常。于是我聯系家長核實情況,家長承認孩子確實患抑郁癥,高中曾休學兩年,目前在康復期吃藥觀察,隨時復查。
二、案例定性分析
抑郁癥是當前世界普遍存在的心理疾病之一,在我國也影響著很大一部分人群。大學生抑郁癥是目前高校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其發展呈上升趨勢,已經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通過相關研究發現大學一年級和大學三年級是抑郁癥的高發期。大一要從依賴階段走向獨立階段,探索自己要走向何方的時候,會迷茫、會困惑。此案例反映的是大一新生抑郁癥患者的復發問題,在新的時間節點,人生十字路口,新生班主任輔導員應該如何幫助康復期的抑郁癥者適應新的環境,建立有價值的生活,獲得人生動力。
三、分析問題關鍵點
(一)輔導員如何當好“新的監護人”,在新的關鍵節點,聯合各方做好抑郁癥學生的幫扶工作。
(二)輔導員教導同學正確認識抑郁癥,引導其他學生給患者充分的包容理解。
四、解決思路和實施辦法
(一)思想上高度重視
當務之急是做好學生幫扶工作,尋找一切資源和辦法,輔助家校醫院等各方做好相關工作,教導學生正確對待抑郁癥,積極治療。堅持平穩度過大學生活。
1.與抑郁學生進行深入談心談話
積極了解學生情緒狀態,通過和雷**的多次深入談話溝通,發現該生性格內向、特別膽小、不自信,不知道怎樣與人交流,承認因不適應高中學習生活休學二年,被醫院確診為抑郁癥并接受過治療。具備抑郁癥的相關特征。大一入學,面對新的挑戰,尤其是軍訓等種種不適應,又激發些抑郁癥狀。睡不好覺,胃口不好,和同學關系有點緊張等等出現各種不適癥狀。學生想回去和家長去醫院檢查治療,還是具有繼續上大學的意愿。
2.上報學校相關部門,和家長積極溝通
按學校管理程序規范要求,及時上報學校心理健康中心,并第一時間告知學生家人,輔助學校家長做好相關工作。引導學生家長切實擔負起家庭責任,關注孩子身心健康,為孩子提供心理幫助與支持。和家長電話多次溝通,并要求家長來學校面對面溝通交流。最后家長同意接孩子去專業醫院復查確保孩子健康安全。
3.依托學校心理健康教師專業指導
及時聯系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中心安排心理專業教師做好指導,由學校心理健康咨詢中心統籌制定和實施工作計劃,整合各方資源全方位幫助學生,中心精心挑選一位專業教師進行一下午近3個小時的心理咨詢。學生說這次比以往的咨詢感覺都要好,非常認同這位咨詢的老師,老師把她帶入了較深的情境。對學校的心理將康教育中心充滿了好感,認為我們心理咨詢老師們的水平高,比以往高價付費的老師還要好,心理咨詢對學生的康復起到一定的作用。
4.要始終確保患者身邊有人陪護,給予理解支持
安排宿舍成員與心理委員,學哥學姐給予關心溫暖、多聊天。盡量不讓其獨處。19級對口幫扶迎接她的同學給予了很大的幫助,每天電話、微信、QQ不停地溝通交流,開導她要積極面對新生活,宿舍成員都給予理解支持,值日勞動大家搶著替她分擔。共同抵御各各種負面情緒,積極創建溫馨和諧的班級宿舍氛圍,讓每名學生熱愛大學生活熱愛班級,做最好的自己。
貫通“校院家醫”組織體系,強化一體協同。依托學校心理健康教師、校醫院醫生、學生家庭、專業醫院實施學生心理危機即發即報。
(二)搞好教育引導
高校輔導員職責與要求規定,需要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協助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機構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心理問題進行初步排查和疏導,組織開展心理健康知識普及宣傳活動,培育學生理性平和、樂觀向上的健康心態。
1.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抑郁癥,防止過度恐慌
輔導員負責做好心理健康知識普及,抑郁癥是每個人都可能得的心理疾病。和心胸狹窄,品質低劣或意志薄弱無關。 非常重要一點是抑郁癥可以治好。抑郁癥與精神分裂是不同。抑郁癥是可以治好的,而精神分裂基本上很難治愈,且易復發。抑郁癥對人的發展也很可能是件好事,它會使人陷入反思和內省,治愈后可能會達到比以前更高的層次。
2.建立班級研判督導制度,形成“多維一體”預防體系
發動班級每兩周召開一次心理異常學生研判會,對班級高危學生逐一研判,制定“一生一策”干預幫扶方案。班級心理委員和宿舍長負責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及時報告心理異常學生情況,為同學提供朋輩心理支持。積極構建由校心理咨詢中心、學院心理輔導員、學長、班級心理委員、宿舍長、學生家長“多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服務體系。依托學校心理健康教師,實施學生心理危機即發即報。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源頭、過程、結果與預防系統管理。
3.教導患者樹立正確認知,注重自我療法,積極參與各種有意義的實踐活動
改善認識、樹立積極正確的三觀是積極落實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首要意識形態。面對各種問題,客觀認知,處理好自己情緒與應對行動措施。學會合理緩解壓力,自我的心理調適是發揮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干預的主觀能動性的首要措施。另外還要重視自我療法運用,堅持多運動、注意營養均衡飲食、閱讀相關書籍,和家人、老師和同學等多溝通,積極參加實踐活動等都有易于有抑郁癥的康復。
五、實施效果
經過多方努力,在醫生、家長、教師和同學們持續不斷的關心和鼓勵下,雷***的病情終于得到好轉。自愿返校學習生活,積極配合治療與心理輔導。開始突破自己,消極的觀點在逐漸改變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目前正在學校正常學習生活。在家校醫等“多方合力”積極參與幫扶助力下,雷**并取得了令人欣慰的階段性的變化。目前學習生活一切正常。具體情況如下:
(一)思想進步,積極參加學習青年大學習,每周的團課學習,嚴格要求自己,沒有任何違紀行為。
(二)學習態度端正,嚴格要求自己,不曠課不遲到早退,任課老師反應不錯,聽課效率高,期末學習成績優秀,班級排名第三。
(三)宿舍同學關系融洽,談笑風生,主動干值日,整理內務,掃地打水,和同學互幫互助,關系變得非常和諧。
(四)積極鍛煉身體,按時上早操,還報名參加學校春季運動會體操表演。堅持吃藥,病情穩定。
(五)和家長能經常聯系,家長反映雷**變化大,對孩子目前狀況很滿意。
(六)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還報名參加了學校輪滑社,積極鍛煉身體,周末和同學一起出去志愿活動和打工。
六、結語
新形勢下需要高度重視新生心理異常情況,為學生們健康成長營造良好條件。輔導員要做好輔助、疏導、積極深入到學生中去,關心了解每一位學生,爭取家長、專業心理老師、學長學姐、心理委員等積極參與患者的幫扶。創建溫馨和諧的班級宿舍良好氛圍,爭取獲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依托專業心理老師的專業指導;發揮學長學姐的榜樣說服力;發揮班級同學宿舍心理委員的溫暖體貼服務能力。積極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教育,讓心理異常學生改變認知,控制情緒,采取適當行為模式,接受自己,接納別人,遠離抑郁。
參考文獻:
[1]李蘭.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方法探究——一例因失戀引發抑郁情緒的心理案例及啟示[J].教育研究,2021,4(1):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