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端 韓楹 劉陳靜
(1.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〇醫院,福建 福州 350025;2.廈門大學)
專業自我概念作為自我概念的亞型,是個體對其職業認識、價值與技能的自我評估[1]。而護士的專業自我概念是反映護理人員對其專業知識、自尊、情感和職業行為傾向的重要指標[2]。護士的專業自我概念最終指向護士臨床實踐行為,Anderson認為[3]積極的專業自我概念促進高質量的護理,能夠影響護士整體素質及工作績效。通過培養護士積極穩定的專業自我概念,從而提高其綜合能力及工作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我國公立醫院聘用護士越來越普遍,聘用制護士是經醫院考核聘用的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資格的非在編護士[4],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護理人力資源短缺[5],但聘用護士的身份、地位、待遇與編制內護士存在差距[6],導致聘用護理隊伍不穩定,極不利于護理人才培養和護理工作的展開,直接影響醫院整體護理質量及正規化建設水平[7]。而積極的專業自我概念是提高護理工作質量的重要條件,且能夠直接影響聘用護士團隊的穩定性[8-9]。目前,針對專業自我概念的影響因素研究主要集中于抑郁、職業壓力及倦怠等內外部負面影響因素[10-11]。而心理彈性和家庭適應性注重個人對外界壓力的調適能力,對個體專業概念的形成作用顯著[1]。聘用護士作為醫院的特殊群體,其專業自我概念對臨床護理工作質量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重視。本研究旨在調查聘用護士的專業自我概念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為指導制定針對性措施,加強對聘用護士專業自我概念的管理提供依據。
1.1 研究對象 采用方便抽樣方法選擇福州市某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的聘用護士進行問卷調查,排除調查期間不在崗護士,如:休產假、病假、外出學習等。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2.1.1 一般資料 調查表由調查者通過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自行設計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調查表。內容包括性別、年齡、護齡、文化程度、職稱、婚姻狀況、工作科室、有無子女、家庭發展階段、家庭人均月收入、每周夜班數等。
1.2.1.2 專業自我概念 采用Arthur編制并漢化的護理專業自我概念量表(PSCNI)[12-13]。該量表共30個條目,5個維度(領導、技能、靈活性、滿意度及溝通交流)。采用Likert 4級評分法,“不同意”“傾向于不同意”“傾向于同意”“同意”依次計1~4分。條目9、12、13、18、23、25采用反向計分。問卷總分為120分,總分>75分、條目均分>2.5分表明專業態度積極。該量表適用于各類型工作人群,各維度分半系數均大于0.60,量表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84[2],各維度同 質 信 度 系 數 分 別 為0.89、0.76、0.78、0.86、0.80。Arthur等[13]在11國的注冊護士中測得各維度的相關系數為0.88,Cronbach’sα系數為0.86,中文版折半信度為0.70。
1.2.1.3 心理彈性 采用Block J編制的自我壓彈量表(ER89)測量[14],由我國學者張磊修訂翻譯成中文[15-16]。ER89是以成人群體為樣本進行編制,是純粹測量人格的自我壓彈品質的簡潔而精確的量表。該量表共由14個條目組成,每個條目“完全不符合”“不符合”“符合”“完全符合”依次計1~4分,總分為14~56分,得分越高,表明個體自我復原能力越強,心理彈性越好。該量表英文版的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76,重測信度系數是0.67(女性)和0.51(男性),表明該量表具有較好的信度[17]。
1.2.1.4 家庭親密度 采用家庭親密度與適應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18-19],該量表共30個條目,其中親密度有16個條目,適應性有14個條目。各條目均使用5級計分法,1~5分分別表示:不是、偶爾、有時、經常、總是。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其中實際親密度相關系數為0.84,實際適應性相關系數為0.91,說明重測信度較好;實際親密度Cronbach’sα系數為0.85,實際適應性Cronbach’sα系數為0.73,說明該量表的內部一致性較好。
1.2.2 調查方法 由研究者采用無記名方式發放問卷。調查前遵循知情同意的原則,告知調查的目的和意義,取得被調查者同意。缺失值采用同一條目的均值替換,若問卷缺失項≥3條,則將該問卷剔除。共發放問卷254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239份,有效回收率為94.5%。
1.2.3 統計學方法 采用Epidata 3.1軟件進行雙錄入,保證數據準確性。應用SPSS 20.0對數據進行分析,一般資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檢驗、方差分析;各維度之間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及相關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聘用護士一般資料 所有調查對象均取得護士執業證書并注冊,且均為女性,年齡(28.15±5.0)歲,護齡(3.33±1.29)年,分布于醫院的各個科室,其中聘用護士家庭人口數1~2人共22名,3~4人共140名,≥5人共78名。見表1。
2.2 聘用護士的專業自我概念現狀 聘用護士的專業自我概念總分為(84.30±9.45)分,條目均分為(2.81±0.31)分,表明護士專業態度積極。專業自我概念各個維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為:技能(3.08±0.47)分、靈活性(3.00±0.44)分、溝通交流(2.75±0.43)分、滿意度(2.63±0.43)分、領導(2.61±0.48)分。技能維度得分最高,領導維度得分最低。不同特征聘用護士專業自我概念得分情況見表1。

表1 不同特征聘用護士專業自我概念得分情況(n=239)
2.3 聘用護士專業自我概念與家庭親密度適應性、心理彈性的相關性分析 結果顯示,家庭親密度與聘用護士專業自我概念總分及各維度呈正相關關系(P<0.05);家庭適應性與專業自我概念總分及各維度中技能、靈活性、滿意度呈正相關關系(P<0.05);心理彈性與專業自我概念總分及各維度中領導、技能、靈活性、滿意度各維度呈正相關關系,與溝通交流呈負相關(P<0.05)。見表2。

表2 家庭親密度與專業自我概念的相關性分析(r)
2.4 聘用護士專業自我概念多因素分析 以聘用護士專業自我概念總分為因變量,以一般資料、心理彈性、家庭親密度、適應性等可能影響因素為自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自變量賦值見表3。入選標準α=0.05,剔除標準β=0.10。結果顯示,家庭親密度、心理彈性、家庭發展階段、夜班數為聘用護士專業自我概念的主要影響因素,共解釋了40%的變異量。見表4。

表3 自變量賦值表

表4 聘用護士專業自我概念多因素分析
3.1 聘用護士專業自我概念現狀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聘用護士專業自我概念總分為(84.30±9.45)分,條目均分為(2.81±0.31)分,表明聘用護士職業態度積極。高于柴博微[20]對護士專業自我概念的總分(82.45±9.89)分,條目均分(2.75±0.33)分。聘用護士大多處于職業生涯的初始階段,存在工作危機感,希望獲得領導肯定,壓力轉化為動力,加之生活負擔較輕,對工作的積極性和熱情較高,因此得分較高。此外,多數研究表明,聘用護士的專業自我概念得分高于正式/在編護士[21-22]。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正式/在編護士工作已較為穩定,護士群體中女性占絕大多數,家庭負擔日益增高,對工作的專業要求愈發增強,在沒有得到緩解和改善的情況下,專業自我概念反而下降[23]。但本研究結果低于Arthur使用同一量表測量的北京和香港注冊護士的專業自我概念得分[13],說明護士專業自我概念存在地域性差異,發達城市的護士的專業自我概念較高,可能因其所處醫院環境和經濟水平對工作的正向作用,提高了護士的專業能力和滿意度水平。本研究結果顯示,聘用護士技能和靈活性得分最高,說明聘用護士容易適應環境、靈活應對和處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這與李紅等[24]對護理本科生的研究結果一致。進一步說明專業技能和技巧作為護士的基本能力,同時也是護理培訓考核的重點需要被嚴格執行,成為在為患者提供高質量服務、高水平護理服務獲得較高滿意度的重要方面。本研究結果還表明,各維度中領導得分最低,提示聘用護士在工作過程中較少涉及領導方面的問題,缺乏領導能力對其工作的影響力。護理管理者應該重視對聘用護士的領導能力的培養,促進聘用護士積極的專業自我概念,從而提升其工作綜合能力。
3.2 影響聘用護士專業自我概念的因素分析
3.2.1 家庭發展階段 不同家庭發展階段的聘用護士專業自我概念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多元回歸分析結果也顯示,學齡期及初高中及以上階段能正向預測專業自我概念,這可能由于年輕父母因孩子出生后新添家長角色,需兼顧工作和家庭,導致工作家庭沖突加劇。尤其護士群體,作為年輕的母親,在傳統的性別角色期待和實際的家庭性別角色分工的背景下,他們承擔大部分家庭照顧責任,從而使其工作與家庭領域相互沖突的負面感受更為強烈,精神壓力大,面臨更多家庭照顧等責任對其履行工作角色所造成的干擾[25]。而家庭處于學齡期階段的護士,渡過了較為艱難的嬰幼兒照顧階段,工作和家庭關系趨于穩定,隨著家庭階段不斷發展,家庭壓力降低,家庭對工作的干擾降低,其工作能力和專業概念增強[26]。因此,在臨床護理管理過程中,解決護士家庭和工作兼顧問題,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專業技能、實現更高專業自我概念和更高護理質量的重要途徑。
3.2.2 每周夜班數 聘用護士每周夜班數能夠影響專業自我概念,不同夜班數聘用護士專業自我概念得分情況存在差異(P<0.05),上夜班的護士其專業自我概念總分較無夜班的護士低,這與楊冬葉等[27]對口腔專科護士專業自我概念的研究結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輪值夜班,需承擔的責任重,且頻繁夜班不僅會影響護士正常作息規律,使睡眠質量下降,心理和身體健康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而且輪值夜班影響家庭生活和家庭親密度,使家庭生活和工作比較被動[27]。醫院管理者應充分重視夜班對聘用護士專業自我概念的不良影響,采用靈活的彈性排班法,適當減輕夜班帶來的家庭和工作負擔,同時,通過績效考核和激勵機制調動護士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提高護士專業自我概念。
3.2.3 家庭親密度 家庭是社會最小的功能單位,每個家庭成員都要承擔一定的角色和任務,同時也在家庭中獲得情感支持、滿足物質需要。家庭親密度是反映家庭支持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28]。本研究相關性分析顯示,家庭親密度與專業自我概念各維度及總分均呈正相關,多元逐步回歸分析表明,家庭親密度對聘用護士的專業自我概念產生重要影響。國外有研究報道[29]護理人員長期從事生活護理和基礎護理,加之各種操作性損傷及面臨的許多不良刺激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這一切損害都促使護士向家庭成員索取安慰和支持,如果得不到滿足,則會產生對工作和生活的不滿情緒。而且護理人員基本上是女性,女性的生理心理特征導致的生物易感性使護理人員養成了類似強迫癥的生活習慣,如反復洗手、強調衛生等,這些常人不理解的行為又導致了家人不理解,成為家庭成員間溝通的障礙,易引起爭執,進而形成家庭-工作沖突的惡性循環。而目前,國內外學者對護理人員的家庭親密度方面的研究很少[28],提示管理者和研究者需重視家庭因素對聘用護士專業自我概念的影響管理和研究,增加文獻支持,指導管理者充分了解護士的家庭狀況,在工作中進行引導,也可在科室開展家庭親密度方面的培訓或家庭干預,讓護士充分認識到家庭親密度的重要性,并了解如何提高個人的家庭功能,從而提高其工作和生活滿意度,促進積極專業自我概念的形成。
3.2.4 心理彈性 心理彈性指個體在面對挫折或逆境時能夠有效應對和適應,并維持心理健康的一種技能和潛能,通過培訓可以促進和提高[30]。本研究以心理彈性作為聘用護士專業自我概念自變量之一,并探索其對專業自我概念促進的新途徑有重要意義。聘用護士是護士中的特殊群體,承擔與在編護士相同的工作,但待遇和地位卻存在差距,導致聘用護理隊伍不穩定,極不利于護理工作的展開。研究顯示,聘用護士心理彈性與專業自我概念呈正相關,多元逐步回歸分析亦顯示心理彈性是影響聘用護士專業自我概念的重要因素。表明心理彈性水平越高的聘用護士更能積極應對工作的壓力、靈活處理工作中的問題,具備較高的臨床工作技能,有較高工作滿意度[30-32]。 且有研究表明[33-34],心理彈性能夠正向預測護理人員的滿意度,降低其離職率。進一步說明較高的心理彈性能促進積極專業自我概念的形成。護理管理者應重視護士的心理彈性狀況,采取適用工具對護士心理彈性進行評估,通過定期實施心理干預措施,增強聘用護士的心理彈性水平,進一步促進聘用護士形成積極的專業自我概念,穩定聘用護士隊伍,降低其離職率。
本研究發現聘用護士專業自我概念水平較為積極,但仍有待提高,且家庭發展階段、每周夜班數,家庭親密度、心理彈性對專業自我概念影響較為突出。其中家庭發展階段和家庭親密度作為專業自我概念的影響因素,這提示研究者應重視家庭因素對專業自我概念的影響。并以家庭功能為突破口,通過幫助聘用護士完善家庭功能,提高家庭支持,從而改善其專業自我概念,提高工作滿意度,降低離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