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紅霞,李 萍
(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口腔科,四川 成都 610016)
根管預備是根管治療中的重要步驟。根管預備的目的是在徹底地清除根管內感染物的同時,保持根管的初始解剖形態和走向,形成一個有利于沖洗清潔和三維充填的錐形根管。彎曲根管是根管預備的難點。傳統的不銹鋼器械在預備彎曲根管時容易出現偏移,鎳鈦器械因其特殊的性能在預備彎曲根管時能表現出良好的成形效果[1-2]。本研究選用ProTaper Next和S3 2種新型的鎳鈦器械預備模擬樹脂彎曲根管,并與傳統的不銹鋼K銼進行對比,觀察其成形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材料 選用單彎樹脂根管總共30個(登士柏,瑞士),工作長度16 mm,錐度為0.02,彎曲度為40°(SCHNEIDER[3]的測量方法,圖1),曲率半徑7 mm。采用S3機用鎳鈦銼(Sani,中國),ProTaper Next機用鎳鈦銼(登士柏,瑞士),ISO標準手用不銹鋼K形銼(登士柏,瑞士),ENDO-MATE DT鎳鈦機用馬達(NSK,日本),紅色、黑色墨汁(英雄,中國);乙二胺四乙酸(EDTA)凝膠(Meta Biomed ,韓國)。30個樹脂根管隨機分配為3組:不銹鋼K銼組(K銼組)、ProTaper Next機用鎳鈦銼組(PN組)、S3機用鎳鈦銼組(S3組)。

圖1 Schneider法測量根管彎曲度示意圖
1.2方法
1.2.1樹脂根管預備前圖像采集 將樹脂根管進行編號,采用15# K銼疏通根管,用黑色墨汁注入根管內,使用固定裝置拍攝術前根管圖像并儲存。之后將根管內的墨汁清洗干凈,自然干燥。
1.2.2根管預備 K銼組采用逐步后退法預備根管,根尖段預備至25#。PN組采用冠根向預備法,Sx敞開根管冠方1/3,X1、X2依次預備至工作長度。S3組采用冠根向預備法,先用SU銼進行冠方1/3預備,然后S1、S2依次預備至工作長度。每套器械使用5次,預備前后仔細檢查器械,一旦發現變形則丟棄,同時記錄各組器械變形分離數目。3組在預備中均使用EDTA凝膠進行根管潤滑,使用蒸餾水沖洗根管,所有標本由同一位熟悉操作的醫生完成。
1.2.3樹脂根管預備后圖像采集 將紅色墨汁注入預備完成后的根管內,拍攝術后根管圖像并儲存。
1.2.4根管預備效果分析 使用Adobe Photoshop CS5(Adobe system Inc,美國)軟件將同一根管預備前后的圖像重疊,以根尖為圓心,1~10 mm為半徑作同心圓弧線,與重疊后的根管交點為測量點,共10個測量點,測量根管內、外側壁樹脂去除量(精確度為0.01 mm)。用各測量點內外側樹脂去除量之差的絕對值表示偏移量,代表器械的中心定位能力,偏移量越小,中心定位力越好。根據SCHNEIDER[3]的方法測量預備前后根管彎曲度,差值為根管直化角度。

2.13組樹脂根管預備前后平均角度變化比較 預備前3組的彎曲角度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預備后K銼組直化角度明顯大于PN組和S3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PN組和S3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PN組和S3組維持彎曲根管原來走向的能力優于不銹鋼K銼。見表1。

表1 3組樹脂根管預備前后平均角度變化比較
2.23組器械預備樹脂彎曲根管前后圖像重疊比較 K銼組預備后的根管在根尖區外側和彎曲部內側過分切削樹脂,形成偏移。PN組和S3組預備后的根管無明顯偏移,中心定位力好,形成一個流暢的錐形根管(圖2)。

a為K銼組,b為PN組,c為S3組。
2.33組器械預備樹脂彎曲根管后根管內外側樹脂去除量和偏移量 PN組和S3組在彎曲部分(距根尖4~6 mm)內側壁去除樹脂量明顯少于不銹鋼K銼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S3組去除樹脂量最少,與PN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根尖部外側壁(距根尖1~2 mm),K銼組去除樹脂量明顯高于PN組和S3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S3去除樹脂量最少,與PN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3組中K銼組偏移量最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PN組和S3組偏移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圖3~5。

表2 3組器械預備根管后在不同測量點的內側壁樹脂去除量、外側壁樹脂去除量、偏移量比較

圖3 樹脂根管預備后根管內側壁樹脂去除量

圖3 樹脂根管預備后根管外側壁樹脂去除量

圖5 樹脂根管預備后偏移量
2.4器械變形和器械分離 K銼組有2支器械發生變形,3組器械均未發生器械分離。
本研究選用模擬樹脂彎曲根管作為試驗對象,比較3種器械的成形效果。在評價器械對根管的成形效果中,除器械自身的設計因素外,根管的解剖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彎曲角度和曲率半徑是解剖中常需要考慮的因素。比起離體牙,樹脂根管的彎曲角度、曲率半徑、錐度等指標進行了標準化處理,使試驗組間基線一致,更具可比性。樹脂根管透明,可以全面地觀察根管預備后的形態變化,準確地測量各種指標,結果能直觀地反映器械預備根管的成形效果[4]。本研究采用ProTaper Next和S32種新型的鎳鈦器械預備模擬樹脂重度彎曲根管(彎曲角度40°)。結果顯示,與K銼組比較,PN組和S3組對重度彎曲根管成形力更優,能形成一個與原形走向相似,流暢的錐形根管。
根管預備器械從最初的不銹鋼器械發展到鎳鈦器械,目的是減少預備彎曲根管時產生偏移。直的根管器械在通過根管彎曲部時,會產生彎曲變形,器械有回復本身形態的傾向,形成回復力。過度地切削彎曲部內側壁和根尖區外側壁會形成偏移,拉直根管。衡量根管偏移的指標常有中心定位力和根管直化角度[5-7]。本研究中,PN組和S3組在彎曲部分內側壁和根尖部外側壁去除樹脂量明顯少于K銼組,直化角度小于K銼組,中心定位力好。ProTaper Next和S3都是新型的鎳鈦銼,都采用冠根向預備技術,先敞開根管冠方,減小彎曲度。S3是國內自主研發的機用鎳鈦系統,使用CM-Wire鎳鈦金屬,合金成分中鎳元素水平降低,提高了器械的柔韌性。同時其具有獨特的預彎功能,可以保持較好的中心定位力[8]。本研究中,即使預備重度彎曲根管,S3也體現出良好的成形效果。ProTaper Next是ProTaper Universal的改良型,采用了改良的M-Wire鎳鈦金屬,提高了柔韌性。橫截面由ProTaper Universal的凸三角形改為偏心矩形,有效減少了預備時器械刃部與牙本質的接觸面積,與根管壁的接觸點也由ProTaper Universal的3個變為2個,根管預備過程中始終只有2個點能同時接觸根管壁,使得切割牙體組織量變小,克服了ProTaper Universal過度切削形成偏移的缺點,能更好地保持根管原始形態[9-11]。
本研究結果顯示,PN組在根管彎曲部分內側壁和根尖部外側壁去除樹脂量大于S3組,說明ProTaper Next的切削力大于S3。但是,2組中心定位力和直化角度兩者沒有差異,都有良好的成形效果。S3為500 r/min高轉速設計,通過提高轉速來增加器械對根管的切削次數,以提高預備效果,達到既維持根管原始形態且清除根管感染物的目的。ProTaper Next和S3都只使用3支器械完成根管預備,操作時間短,增加患者就診的舒適感。
鎳鈦器械由于材質特性,具有良好的彈性。但是在預備重度彎曲根管時,仍有發生器械分離的風險。S3經過特殊的熱機械加工處理,柔韌性大幅度提高,彎曲的S3在60 ℃以上加熱后,銼會自動變直,可降低螺紋變形的發生率[12-13]。與傳統鎳鈦合金相比,增加了器械的抗折性。ProTaper Next采用了更先進的M相金屬和特殊的橫截面設計,預備時銼以非中心對稱的“蛇形”運動進出根管,減少器械嵌入根管壁發生器械分離的概率[14-15]。本研究中,PN組和S3組都沒有發生器械分離,除了器械本身良好的性能外,限定器械的使用次數也能降低器械疲勞分離的發生率。由于樹脂模擬根管的硬度與牙本質存在差異,在臨床操作中,應嚴格控制使用次數,特別是后牙彎曲根管。每次使用前、后仔細檢查器械,一旦發生變形則丟棄。同時,預備過程中手法要輕柔,結合使用根管潤滑劑并進行充分沖洗。
綜上所述,ProTaper Next和S3預備重度彎曲樹脂根管時,中心定位力好,有良好的成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