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屹 劉歡 齊寶玉 胡宇廷
(1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吉林 長春 130021;2長春中醫藥大學;3延邊大學)
便秘的危害是潛移默化的,醫患雙方不易觀察,其與諸多疾病的產生和發展關聯密切,長時間持久性便秘會對人體造成巨大危害。生活方式和營養結構的改變導致便秘的發生率逐漸增加,尤其是老年婦女和產后婦女〔1,2〕,其在結腸癌、乳腺病、阿爾茨海默病等疾病中有重要的不良影響,故早期預防和治療尤為重要。并且便秘與痔瘡、肛裂等異常疾病密切相關〔3〕。隨著人們生活質量改善,一些通常被忽視的功能性疾病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流行病學數據顯示,正常人便秘的患病率在2%~28%〔4~6〕。我國各地區有所差異,但普遍高于2%的水平〔7〕。在美國約有四五百萬成年人患有便秘,每年有(200~300)萬人使用瀉藥來支持大便運動,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便秘的患病率也會相應增加〔4~6〕。治療便秘的藥物很多,但大多沒有持久的療效。長期使用易導致藥物成癮,且副作用發生率增加〔8〕。頑固性便秘尤其是老年和多產婦女居多〔9〕。功能性便秘實秘治療困難。長期反復使用瀉藥會加重腸壁的損傷,以至于導致更頑固的便秘〔10,11〕。中醫在治療便秘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認為慢性功能性便秘可分為虛實兩類。在臨床實踐中,頑固性功能性便秘大多被發現以實秘為主。本研究依據多年治療實秘型便秘的經驗研制了便秘貼。便秘貼成為中藥,如厚樸、陳皮、生地、木香、檳榔、大黃、當歸、枳實、桃仁、蘆薈等,具有瀉下通便、行氣活血、破氣消積的作用,治療實秘型便秘有效果顯著。本文進一步證明其治療效果。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吉林省中醫院肛腸中心門診及住院患者80例。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50例(便秘貼組),年齡50~80歲,平均64.12歲,其中男13例,女37例;病程1~32年,平均8.14年。對照組30例(麻仁軟膠囊組),年齡50~80歲,平均63.77歲,男8例,女22例;病程2~31年,平均7.36年。兩組性別資料比較(P=0.948)、年齡資料比較(P=0.532)、病程資料比較(P=0.690),均無顯著性差異,均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 以《功能性便秘RomeⅢ診斷標準》〔12〕為參考擬西醫診斷標準:①排便感到費力≥1/4;②塊狀便或硬便≥1/4;③排便不盡感≥1/4;④肛門直腸的阻塞感≥1/4;⑤需要人工方法輔助≥1/4;⑥排便次數<3次/w;排便時上述癥狀≥2種,便時如不應用瀉藥,便質稀的情況罕見且IBS診斷依據不成立。以《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3〕為參考擬中醫診斷標準:①排便困難,多日一便,便質干燥或黏膩;②面赤身熱、胸脅滿悶;③心煩不安、口渴飲冷、腸鳴矢氣、便后不暢;④小便短赤;⑤舌紅,苔黃燥、黃膩;⑥脈滑、弦數。必須滿足第①項及第②~⑥項中滿足任意一項。
1.3納入標準 ①滿足功能性便秘Rome Ⅲ診斷標準;②滿足中醫實秘型便秘診斷標準;③年齡50~80歲;④能夠自愿進行臨床觀察并完成療程者;⑤同意在治療期間不使用其他便秘藥物者。
1.4排除標準 ①不滿足功能性便秘的Rome Ⅲ診斷標準; ②不滿足中醫實秘型便秘診斷標準;③有結、直腸的器質性病變所導致腸道狹窄者; ④對本藥過敏者、孕婦及初產后婦女、精神病患者;⑤罹患嚴重的原發性疾病者。
1.5藥物制備 ①便秘貼:取大黃、當歸、枳實、生地各2份,陳皮、桃仁、木香、檳榔、蘆薈、厚樸各1份,粉碎,過篩后,以蜂蜜調和,然后制成小藥丸,每粒為8 g,用透明蠟紙包好,放于密封袋中,放冰箱保存,用時將小藥丸取出,壓制厚度為0.3 cm,面積為4 cm×4 cm的藥餅,待常溫后放入6 cm×6 cm面積的醫用敷料貼上,患者取自由體位,貼于患者神闕穴,每日更換1次。②麻仁軟膠囊,天士力藥業有限公司,每日2次,每次3粒,早晚各1次,飯后口服。
1.6觀察方法 受試者隨機分為2組,采用單盲法觀察,觀察組予以便秘貼貼敷聯合麻仁軟膠囊口服,對照組予以麻仁軟膠囊口服,用藥2 w,治療前對受試者排便頻次、時間、性狀、便時程度進行評估,療后7 d及治療后對相同癥狀進行分析評估,且記錄中醫證候改變。
1.7療效評估標準 參考中華醫學會外科分會肛腸外科組2014年《便秘癥狀及臨床療效評估》標準。
1.8統計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非參數檢驗、t檢驗、Wilcoxon檢驗、χ2檢驗、單因素ANOVA。
2.1總體療效 觀察組痊愈16例,顯效8例,有效20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88.0%;對照組痊愈2例,顯效3例,有效19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80.0%。經Wilcoxon檢驗,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兩組痊愈率及顯效率比較差異顯著(P=0.002),表明觀察組改善實秘型便秘的臨床癥狀情況優于對照組。
2.2兩組治療前后總體積分、排便情況積分及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治療后7 d、治療后2 w癥狀總體積分、排便情況積分、中醫證候積分(經正態性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組內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0),表明經兩組藥物治療后均能改善受試者便秘的臨床癥狀。
觀察組與對照組經單因素ANOVA比較,治療前總體積分比較(P=0.558)、排便情況積分比較(P=0.666),均無統計學差異。兩組治療后7 d總體積分比較(P=0.323)、排便情況積分比較(P=0.648),均無統計學差異,表明治療后7 d,觀察組與對照組在改善受試者臨床總體積分及排便情況積分程度上無差別。兩組治療后臨床總積分比較有顯著統計學差異(P=0.002)、排便情況積分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45),結果表明,治療后觀察組在改善受試者臨床總體積分及排便情況積分程度上明顯優于對照組。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經正態性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Wilcoxon檢驗表明,兩組證候積分比較治療前后有統計學顯著性差異(P=0.000),說明觀察組治療實秘型便秘優于對照組。見表1,表2。

表1 兩組癥狀總體積分、排便情況積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中位數,分)
人體內燥熱內結,耗傷津液,氣機郁滯,腑氣不通,可發為實秘,治療上需潤腸瀉熱、導滯通便。神闕穴位于臍部正中,為“先天之芥蒂,后天之氣舍”,系五臟六腑,為人體氣機升降的總樞紐〔14〕。中藥敷貼聯合藥物口服治療胃腸道疾病作用顯著,如周曉燕等〔15〕的研究結果表明,在西藥治療的基礎上予以神闕穴中藥貼敷可明顯改善患者胃腸功能障礙。胡少華等〔16〕以通便散外敷神闕穴聯合藥物口服可明顯改善兒童功能性便秘癥狀。聶麗紅等〔17〕以口服六味能消膠囊聯合穴位貼敷治療功能性便秘效果顯著。本研究表明,兩組藥物針對實秘都有一定療效。但便秘貼組在促進實秘型便秘患者康復的顯效率和痊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隨訪表明便秘貼組治療實秘型功能性便秘未出現不良反應。
總之,便秘貼根據中醫經絡學說,采用中藥透皮吸收,達到改善患者排便功能異常的作用,其治療實秘型便秘的效果顯著。但便秘貼的研究還需進一步擴大實驗樣本數量,增加觀察時間及周期,并且進一步完善便秘貼治療實秘型功能性便秘的臨床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