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濟彤 張政華
摘 要:音準問題是小提琴演奏者面臨的一個重要的技術難題。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水平較高的演奏者,如果不能掌握音準就無法演奏出動人的旋律,進而影響小提琴演奏的效果。文章分析了小提琴演奏中音準的重要性和影響音準的因素,并從視唱訓練、音階訓練、左手技巧訓練等方面探析如何提高小提琴演奏的音準。
關鍵詞:小提琴;音準;視覺;聽覺
注:本文系綏化學院大學生科技創新計劃資助項目“‘弦歌小提琴工作室”(shxy202011)研究成果。
小提琴以其優美動聽的音色和獨特的音樂魅力受到人們的喜愛,被譽為“樂器皇后”。近些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音樂愛好者選擇小提琴作為自己的興趣愛好。雖然小提琴有著美妙的音色,但它也被認為是較難掌握的樂器,這是由于小提琴不同于鋼琴等鍵盤樂器,其音高不像鋼琴可以直接通過觸鍵完成,小提琴的音高需要演奏者在指板上不同位置觸弦來完成,而小提琴的指板沒有關于音的位置的標記,只能靠演奏者聽覺和手指觸感找音準,如果音的位置找不對,音就拉不準。因此,音準問題成為小提琴演奏者最難把握的技術難題之一。
一、小提琴演奏中音準問題的重要性
音準問題是在小提琴學習中演奏者首先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是伴隨小提琴學習全過程的永恒話題,人們常將音準比喻為小提琴的“靈魂”和“生命”,無論初學者還是水平較高的演奏者都可能在演奏中存在音準問題。初學者會出現單音拉不準的情況,而隨著學習內容的不斷深入,掌握一定知識和技巧的演奏者需要解決雙音、和弦的音準問題。由此可見,音準問題貫穿小提琴演奏“教”與“學”的全過程。音準就像一棟房子的地基,如果一棟房子地基不打好,那么房子建得也不會牢固;演奏一部音樂作品時如果不能保證音準,也就無法奏出優美動聽的音樂,那么演奏技術、情感處理的訓練就失去了意義。
二、影響小提琴音準的因素
(一)聽覺能力
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那么音樂的窗戶就應該是耳朵。在小提琴演奏的過程中,提高音準的首要條件就是演奏者要有一對音高分辨靈敏的耳朵。多數人認為音不準是由于左手技巧不夠成熟造成的,因此在訓練過程不斷提高左手熟練度,希望能形成左手手指記憶,但實際上影響音準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聽覺,音準的提升對演奏者的聽覺有著極高的要求,演奏者需要具備較高的聽覺分辨能力,能察覺到非常細小的音高變化。因此,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應該養成用耳朵辨別音準的習慣,音拉不準時要反思原因并及時改正,通過反復練習不斷縮小音高誤差,培養敏銳的聽覺能力。
(二)左手手型
要想在指板上按準音,除了要具有較強的聽覺能力外,建立和保持一個正確的手型也很非常重要。如果說靈敏的聽覺是提高音準的前提,那么正確的左手手型就是提高音準的重要保障。左手的每個手指在指板上的位置、手指間距、落指的力度和角度都會直接影響音的高低。正確的左手手型不但能使演奏者在自然放松的狀態下完成演奏,還能提高演奏者的演奏質量。有的演奏者在學習小提琴的過程中,由于左手手肘過度向右側彎曲導致手腕過高,左手手指肚不能充分接觸琴弦,進而不能保證音準;有的演奏者左手手腕塌陷,導致左手手指和手掌過度緊張,手指分不開,指間距較小,從而影響音準。因此,在演奏過程中應保證左手手掌、手腕、手肘都呈放松狀態,手指自然向內彎曲,正確的手型會給后期的學習及演奏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視覺能力
除了聽覺和手型,視覺在小提琴演奏音準控制方面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布朗斯坦在《小提琴演奏的科學》一書中提出了“視覺音準”這一概念,認為音準的提高不僅要靠個人的聽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應依靠視覺,他告誡演奏者要多了解指板,養成對單音、雙音以至和弦的估算手指距離的習慣,通過對按弦手指位置的預判來提高小提琴音準的準確度,“視覺音準”這一概念的提出也為小提琴的音準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演奏者可以通過不斷練習加深對指間距的印象,提升自身視覺能力,在落指時對指間距進行理性推算,準確按住相應音高位置。
三、如何提高小提琴演奏的音準
(一)進行視唱練習,提升音樂素養
要想提高小提琴演奏的音準,演奏者應該在學習過程中注重自身音樂素養的培養,特別要加強視唱的學習。演奏者要想拉的音準確,必須先唱準,特別是演奏水平較低的初學者,需要在一開始學習時就對音準有一個判斷,通過視唱提高自身對音高的分辨力。良好的音準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演奏者在使用專門的視唱教材中的旋律進行視唱練習的時候,要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以《霍曼小提琴基礎教程》這一教材為例,教材先是從C大調和a小調開始練習,然后再擴展到各種升號調和降號調,演奏者在練習每首樂曲時,應該對樂曲旋律進行反復的視唱訓練,把握樂曲的旋律特點之后再開始演奏,這時演奏者就可以根據之前視唱時形成的聽覺記憶進行演奏實踐,對于拉不準的音及時糾正,從而把握好音準。
(二)加強音階練習
部分小提琴演奏者在練習時總是容易忽略音階的練習,覺得音階練習很枯燥,而喜歡練習旋律性相對較強的樂曲,但實際上音階是小提琴演奏技術的基礎,也是小提琴演奏技術中非常重要的方面,許多小提琴大師在音樂會演出之前都會練習音階。音階練習能夠起到訓練演奏者聽覺的作用,使演奏者更好地把握音準,由此可見加強音階訓練十分重要,因此演奏者在每次練習時都應該先進行音階等基本功的訓練。尤其對于初學者來說,每天堅持練習音階能夠幫助其以很快的速度掌握小提琴的音高位置。
在眾多音階練習的教材中,《卡爾·弗萊什音階體系》匯集了24個大小調,但是在其譜面形式上,僅僅提供了一種模式,這樣演奏者就有了更大的學習空間,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變化。這本教材還將音階與分解和弦融合在一起,每個調的音階、琶音以及雙音的練習都對提高演奏者的音準有很大的幫助。
(三)提升聽覺能力
小提琴演奏者的音準需要分階段提高,而聽覺能力的提升也需要分階段,不能急于一時。在小提琴初學階段,演奏者需要培養自身對音高的分辨能力,對一些比較簡單的旋律要有基本的音準判斷能力,一些音拉不準要及時糾正,決不輕易放過每一個不準的音,提高耳朵對錯音的敏感度,樹立用聽覺指導手指的意識,要能做到演奏的音基本準確。在小提琴學習的中級階段,隨著演奏水平的提高和練習曲目難度的增加,樂曲會頻繁出現調式調性的變化,這時演奏者就需要用練習不同調式調性音階所建立起來的內心聽覺完成較復雜的樂曲的演奏。
為了提高音準,演奏者在提高聽覺能力的同時,還應提高視覺能力,在演奏中將視覺和聽覺相結合。一方面從內心聽覺的角度把握音準,另一方面通過視覺完成對音高的理性推算,將二者結合可以更好地對音準進行把握。演奏者在練習的過程中,先通過視覺在腦海中準確找到音高的位置,再通過聽覺對演奏中不準的音進行糾正,進行視覺訓練和聽覺訓練,提高視覺能力與聽覺能力,久而久之,音準能力會得到顯著提高。
(四)提升左手演奏技巧
在小提琴演奏過程中,左右手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左手演奏對音準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在練習過程中,演奏者應強化左手手型和基本技巧的訓練,從而切實有效地提高音準。首先,在演奏時應保持放松的左手手型,不能緊張用力,所有手指都應靈活、松弛,手型要有框架感。其次,演奏時,要注意把位越高,音之間的距離就越小,換把時拇指要放松,準確把握換把距離,要做到在換把、換指時無痕跡。最后,演奏時要注意左手揉弦技巧對音準的影響,正確的揉弦能夠豐富小提琴的音色,展現美妙動聽的旋律,而錯誤的揉弦方法如揉弦的動作幅度太大、揉弦時手指手腕過于緊張,則會造成揉弦音偏高和音準不穩定等問題。
四、結語
在小提琴學習和演奏的過程中,針對音準這一較難解決的問題,演奏者需要注重視唱和音階的訓練,提升音樂素養,將視覺與聽覺有效結合,提高視覺能力與聽覺能力,并強化左手技巧練習,養成正確的演奏習慣,從而有效提升演奏音準,高質量地完成每部作品的演奏。
參考文獻:
[1]加拉米安.小提琴演奏和教學的原則[M].張世祥,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
[2]弗萊什.小提琴演奏藝術:第1卷[M].姚念賡,馮明禁,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60.
[3]劉洪.新概念小提琴演奏技術[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
作者單位:綏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