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黎熔
【摘? ? 要】? 有效的跳繩運動教學,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提高學生的體能。在當前小學體育運動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系統指導、更新思想以及創建比賽等形式,推動跳繩運動教學,讓小學體育課堂在巧用跳繩中呈現別樣精彩。
【關鍵詞】? 跳繩;小學體育
小學階段的跳繩運動教學,教師常常面臨學生運動質量不高、練習時長不充足、練習熱情不高等問題,使跳繩運動的教育質量與預期相去甚遠,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也得不到有效提升。為了真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高質量地完成跳繩練習,教師有必要針對跳繩運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的措施,讓學生跳出別樣精彩。
一、更新理念,培養跳繩興趣
以往的教育理念認為教師是課堂上的主體,主導著教育活動,影響著最終的課堂教學質量,而隨著現代建構主義理論的提出,教師逐步認識到,學生是否完成對知識的建構取決于學生自身,因此,在課堂上學生才是主體。基于這一教育思想進行跳繩運動的教學,為了提高學生對跳繩運動的學習質量,教師應當減少教學的時間,給予學生較長的練習時間,使學生在練習中真正掌握跳繩的規律,提高跳繩能力。
比如,在教師為學生簡單示范了單人跳繩運動的手法和步法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自主練習,讓學生將掌握的動作技巧付諸實踐。隨后,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自主練習的情況,為學生進行小組的劃分,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練習活動,使學生在組內進行相互點評和學習,從而在相互借鑒中完成跳繩運動的練習。但是,教師也要認識到學生自身的能力是有限的,在教師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自主練習時,教師也要時刻觀察學生的練習情況,在發現學生的手法和步法存在問題時,及時糾正學生的問題,以便學生在掌握正確的手法和步法中提高練習的效果。
教師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通過多元方式展開練習活動,能夠真正將學生放在課堂的主體位置,使學生基于自身的不斷練習逐步達到熟能生巧的狀態,提升練習跳繩運動的實效。
二、系統指導,掌握跳繩技巧
在開展跳繩運動的教學中,教師應當意識到要想保證學生學會跳繩,教師應當為學生講解跳繩運動中的基本動作技巧,使學生掌握跳繩的手法和步法。因此,教師有必要在室內和室外對學生進行跳繩運動的系統講解,讓學生認識到跳繩運動的來源和發展過程,以及跳繩運動的種類和練習方法,并為學生示范單人跳繩的基本動作技巧等,使學生在全面認識跳繩運動中逐步提高跳繩質量。
例如,在室內,教師可以先使用微課的形式,為學生呈現跳繩運動的發展歷程,讓學生在動態的學習資源中對跳繩運動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了解到跳繩運動的起源與發展。隨后,教師使用圖片的方式,為學生介紹跳繩運動的作用和功效,引導學生肯定練習跳繩的實效。緊接著,教師也可以使用動畫圖解的方式,向學生簡單介紹跳繩運動的基本動作技巧,引導學生在理論層面認識到跳繩運動的手法和步法。在室外,教師先帶領學生進行熱身,讓學生活動手腕腳腕,避免在運動過程中出現損傷。之后,教師先為學生示范單人跳繩的基本動作,組織學生通過觀察,了解到單人跳繩運動的基本手法和步法。待教師示范完畢后,學生進行自主練習,在模仿教師的行為中逐步掌握單人跳繩的基本動作技巧。
顯而易見,教師為學生進行系統的講解,可以讓學生從理論和實踐等多個層面出發認識跳繩運動,從而在了解跳繩運動起源、發展的同時,學習其中的基本動作技巧,以便較為全面地認識跳繩運動,掌握跳繩的技巧。
三、運用競賽,提高跳繩效果
開展游戲活動是體育運動教學中的一種常見方式,也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增強對所學內容的熱情。因此,在跳繩運動的教學中,教師不妨將跳繩運動和游戲進行整合,使學生在玩樂的同時可以摸索跳繩的技巧,提高跳繩運動的水平,促進優質跳繩課堂的生成。但是,在進行游戲的設計時,教師也要考慮到游戲是為跳繩運動的教學所服務的,避免學生過度沉浸于游戲,而忽視了進行跳繩運動的練習。
例如,為了更好地實現跳繩運動和游戲的整合,教師可以為學生創建競賽活動,使學生在激烈的游戲之中,逐步提升跳繩運動的質量。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先為學生講解競賽的基本規則:學生以單人的形式參與競賽,在一分鐘內跳繩次數最多的學生獲得游戲的勝利。之后,教師按照游戲的規則組織學生參與競賽,使學生主動投入跳繩運動的練習中,提高跳繩的速度。
基于上述案例可見,教師為學生創建競賽類的游戲活動,能夠烘托課堂上的趣味氛圍,讓學生主動將精力投入跳繩運動的練習中,使學生在激烈的競賽中提高練習的水平。
總而言之,提升跳繩運動的質量并不是在三言兩語間就可以實現的,也不是單單依靠上述策略就可以落實的。因此,在小學體育課堂上,教師應當繼續優化多元化的跳繩運動練習策略,并在教學實踐中進行應用,以便在完善跳繩運動教學框架中促進跳繩運動的有效實施,從而讓學生在系統、輕松的氛圍中逐步提高練習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朱雪山.跳繩對提高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9(10):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