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忠
和小學英語教學不同的是,初中英語教學應當追求更高的教學目標,應當實現更高的教學理想。由于早期的英語教學只關注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并沒有從人文素養的角度引導學生,導致學生只能學習“皮毛”,無法看透英語的本質。
一、利用小組探究,體會人文內涵
即便經歷了多次課程改革,英語教學仍存在“填鴨式”教學模式,并沒有真正得到徹底改變。雖然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實現部分教學目標,但它和新課改的精神背道而馳,并不利于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因此,教師需要打破常規,摒棄“填鴨式”教學理念,營造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有充分的機會表達自我,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里體會英語文化的精彩,感受深刻的人文內涵。
例如,在教學牛津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5 Wild animals時,在“While Reading”環節,教師給學生設計了“Fast reading(快速閱讀)”和“Detail reading(細讀文本)”兩個任務,同時引入小組合作模式,讓學生和其他同學互惠互助,共同梳理語篇內容,提煉其中的關鍵信息,并圍繞這些信息展開具體的交流討論,分享自己對語篇主題的看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讀了一個和大熊貓有關的有趣故事,知道了大熊貓是如何生產,又是如何成長的。但是,關于語篇的最后一段,作者鮮明地指出,目前現存的野生大熊貓只有1600只左右,由此引出野生動物的瀕危處境。此時,教師為了拓展學生的思維,特意增加了其他的相關材料,讓學生在小組內展開討論:我們能為瀕危的野生動物做些什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比如,制作瀕危動物的宣傳海報、錄制保護動物的視頻、為動物救治中心捐款等。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明白了保護環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課堂也由此得到了升華。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為了培育學生的人文素養,教師不妨引入小組合作模式。通過小組合作,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也將有更多的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聆聽他人的見解,其人文素養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升。
二、利用比較教學,培養人文意識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想要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就要打破學生的認知常規,讓學生知道文化的多樣性,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增進學生的文化認同,開拓學生的文化視野,培養學生的人文意識。為實現這一目標,教師要通過比較教學的方法,將東西方語言文化進行對比,讓學生發現兩者的異同處,并嘗試理解具體原因,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理解文化的多元性。
例如,牛津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5 Good manners的重點是“Learn about different etiquette cultures”,在教學本單元內容時,教師不妨提前制作一個相關微課,內容主要涉及各國不同的禮儀風俗,然后引導學生認真觀看,讓學生分析什么是正確的行為習慣,同時比較國與國之間的差異,并鼓勵學生深入思考:“What do you think are good manners in Britain?”“What happens if we dont have good habits?”“How can it help us if we know more about good manners?”最后,教師根據Reading部分的語篇材料,為學生拓展課外閱讀素材,使學生更多地了解其他國家的風俗。通過比較教學,學生既接受了教師的人文性教育,也明白了重要的處世道理。
三、發掘人文素材,塑造人文精神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積極發掘文本中的人文素材,對學生展開人文熏陶,這不僅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還能提升人文教育的有效性,對學生正確價值理念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所謂“人文素材”,指的是和“文化”密切相關的閱讀材料。在初中英語教材中,這些文化素材可謂比比皆是,只要教師具備一雙慧眼,就能準確識別。通過發掘這些材料,有利于學生凈化心靈,使他們形成良好的人文修養。
例如,牛津英語九年級上冊Unit 2 Colours中的“Reading”部分,主要講述了“Colours and moods”,即“顏色和心情的關系”。在這一篇材料中,主要分享了4種和心情密切相關的顏色,分別是calm(鎮定的)colours、warm (溫暖的)colours、energetic(精力充沛的) colours、strong(強大的) colours。根據這一主題,教師可以為學生進行相關的拓展,為學生發掘更多人文素材。比如,顏色不僅可以代表心情,還可以代表一個人的性格。喜歡藍色的(blue)的人,性格較為鎮定、冷靜,喜怒不形于色,沒有太大的情緒波瀾;喜歡紅色(red)的人,性格活潑熱烈,開朗熱情,但是相對沖動,不容易克制自己的情緒。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引入英語原版書籍The little book of colours,使學生了解更多和顏色相關的文化知識。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立足初中英語教材,為學生積極發掘人文素材,使學生在這些人文素材的熏陶下,逐步提高自我人文修養,這樣做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能滋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綜上所述,將人文素養教育融入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既有助于學生成長,也能拓展課堂教學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