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本 武曉燕
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是育齡期女性好發的內分泌疾患,臨床病理表現包括慢性無排卵、高雄激素血癥等,隨病情進展患者出現月經不調甚至繼發性閉經[1,2]。PCOS近年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成為女性不孕的主要病因之一,西醫治療該病的策略包括降低高雄激素血癥、促排卵、增加胰島素敏感性等,但部分患者療效不顯著,這也是中西醫結合治療呼聲日益增高的主要原因。中醫認為PCOS所致閉經的發病與肝脾腎三臟器功能失調以及痰濕、血瘀直接相關[3-5],故溫陽祛痰法可能從根本上逆轉患者病情,但目前相關研究開展不多。本研究探討溫陽祛痰法加入治療對PCOS所致閉經患者整體療效及內分泌指標的影響,旨在為日后此類患者的臨床治療方案制定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2月—2020年5月接受治療的PCOS所致閉經患者78例納入本次研究,經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西醫組、中西醫結合組各39例。2組患者的基線資料分布見表1。

表1 2組患者基線資料分布情況比較 (例,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臨床PCOS診斷標準,閉經發生與PCOS直接相關;②首次確診疾病、既往無相關治療史;③入院前3個月內無激素類藥物服用史;④本人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卵巢巧克力囊腫、卵巢腫瘤等其他卵巢疾患;②既往卵巢手術史;③溫陽祛痰法及(或)二甲雙胍嚴重過敏;④合并糖尿病、甲亢等內分泌疾患;⑤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
1.3 脫落與剔除標準①治療過程中突發急性胰腺炎等全身性疾患;②患者治療依從性差、主動離組;③治療過程中并發嚴重藥物過敏反應、被動停止治療。
1.4 治療方法西醫組患者接受二甲雙胍治療:二甲雙胍片(Merck Sharp & Dohme BV生產,批號20170617)口服,500 mg/次,2次/d,持續治療3個月。中西醫結合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方案基礎上加入溫陽祛痰法治療:熟地黃25 g,雞血藤15 g,鹿角膠、黃芪、丹參、牡丹皮各10 g,白芥子6 g,肉桂、麻黃各3 g。持續治療3個月。
1.5 療效評估評估療效,包括治愈:B超顯示有成熟卵泡且有效排卵3個周期,月經周期恢復正常,PCOS相關臨床癥狀體征消失;顯效:B超顯示有成熟卵泡且有效排卵2個周期,月經周期基本恢復正常,PCOS相關癥狀體征顯著改善;有效:恢復月經但周期尚未正常,3個月內來潮至少1次,B超顯示有成熟卵泡及有效排卵1個月經周期,內分泌激素水平較治療前有所改善,PCOS相關癥狀體征有所減輕;無效:經連續3個周期治療后月經仍不規則、月經周期改善不明顯,B超監測未發現優勢卵泡生長,內分泌激素水平及PCOS相關癥狀體征均無改善。治療總有效率=(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6 病情相關指標①性激素:治療前后,均與卵泡早期抽取患者空腹外周靜脈血標本適量,經放射免疫法測定其中黃體生長素(LH)、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睪酮(T);②胰島素抵抗相關指標: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島素(FINS)、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
1.7 藥物相關不良反應治療期間,記錄2組患者藥物相關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包括胃腸道反應(惡心嘔吐、腹瀉便秘)、頭暈頭痛、心律失常、皮疹紅斑、肝功能損傷、腎功能損傷等。
1.8 統計學方法數據處理采用SPSS 20.0。療效分級屬于等級資料,2組間比較選擇U檢驗;治療有效率屬于計數資料,2組間比較選擇卡方檢驗;性激素及胰島素抵抗相關指標水平屬于計量資料,2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2組療效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中西醫結合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7.44%,顯著高于西醫組患者的84.6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例,%)
2.2 性激素水平治療前,2組患者外周血中性激素LH、FSH、E2、T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患者外周血中LH、T水平較治療前降低,FSH、E2水平較治療前增加,且中西醫結合組患者外周血中上述指標水平變化更為顯著,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較 (例,
2.3 胰島素抵抗相關指標治療前,2組患者外周血中胰島素抵抗相關指標FPG、FINS、HOMA-IR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患者外周血中FPG、FINS、HOMA-IR水平較治療前降低,且中西醫結合組患者外周血中上述指標水平變化更為顯著,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胰島素抵抗相關指標水平比較 (例,
2.4 藥物相關不良反應用藥期間,2組患者惡心嘔吐、腹瀉便秘、頭暈頭痛、皮疹紅斑的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無一例發生心律失常、肝功能損傷、腎功能損傷。見表5。

表5 2組患者的藥物相關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例,%)
中醫典籍中并無PCOS這一疾病名稱,根據其具體病癥側重點不同歸于“閉經”“不孕”“崩漏”等。《萬氏婦人科》對PCOS所致閉經記載如下:“挾痰者,痰涎壅滯,血海之波不流,故有過期而經始行,或數月經一行,及為濁、為滯、為經閉、為無子之病”[7]。古醫書中對PCOS所致閉經的病機也有較多記載,其中《醫學正傳》述:“月經全憑腎水施化,腎水既乏,則經血日以干涸”;《女科切要》曰:“肥人經閉,必是痰濕與脂膜壅塞之故”;《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決》云:“女子不孕,因體盛痰多,脂膜壅塞胞中而不孕”[8]。總而言之,腎陽虛、痰濕阻滯是PCOS所致閉經發病的關鍵,治療應以溫陽祛痰法(補腎陽為主、兼化痰祛濕)。
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殖,腎精不足則沖任精血形成無源、不能下注胞宮,形成閉經。腎陽不足則導致排卵障礙,同時可引發血瘀滯病癥,影響患者妊娠[9]。溫陽祛痰法中所用熟地黃溫補營血,鹿角膠生精補髓、強壯筋骨,姜炭溫經散寒,肉桂辛甘大熱,麻黃散寒宣通、開腠祛邪,白芥子辛溫氣銳,生甘草解毒,全方溫陽補血、散寒通滯。本研究將溫陽祛痰法用于PCOS所致閉經的治療,中西醫結合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達到97.44%,較西醫組患者的84.62%有了大幅提升,證實溫陽祛痰法的治療有效性。PCOS患者存在明顯性激素水平紊亂,其具體異常程度與病情嚴重程度高度相關[10]。PCOS患者存在LH及T高表達,FSH、E2的水平則相對較低,隨上述性激素水平變化加劇、PCOS病情趨于加重[11]。本研究中中西醫結合組患者經治療后LH、T水平較西醫組低,FSH、E2的水平較西醫組高,說明在二甲雙胍等西醫治療同時加入中醫溫陽祛痰法治療,可進一步優化PCOS所致閉經患者的性激素水平、逆轉性激素紊亂,這也是該治療方案優化患者病情的具體表現之一。
胰島素抵抗是PCOS所致閉經患者的主要臨床特征之一,高胰島素血癥可與LH發生協同作用并通過多個途徑加重高雄激素血癥:①胰島素直接刺激LH分泌、促使卵巢泡膜細胞增生、雄激素合成增加;②高胰島素血癥通過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系統影響卵巢功能,增加雄激素合成分泌[12]。胰島素抵抗程度可從FPG、FINS、HOMA-IR等指標水平上體現,胰島素敏感性下降、胰島素抵抗發生時,FINS、HOMA-IR水平迅速上升并導致血糖分解受阻,FPG水平隨之上升。本研究中中西醫結合組患者治療后FPG、FINS、HOMA-IR水平較西醫組低,說明西醫治療同時加入溫陽祛痰法治療可有效緩解PCOS所致閉經患者的胰島素抵抗程度,間接證實其優化疾病病情的作用。
由此可見,PCOS所致閉經患者在二甲雙胍等西醫治療同時加入中醫溫陽祛痰法治療,可有效提升整體療效,同時緩解性激素紊亂、減輕胰島素抵抗程度。溫陽祛痰法有望成為日后PCOS所致閉經患者治療的有效手段之一,具體作用機制等有待后續進一步基礎及臨床研究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