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華先
企業如何以人為本,使員工保持積極的工作狀態?山西朔州石油進行了一些實踐和探索。

●黨史教育讓員工找到努力的方向。 供圖/段華先

員工作為企業的基本單元,經常要面對較為繁重的工作任務,加之近年隨著國內外形勢變化以及企業改革力度加強,各種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新形勢、新任務對員工思想素質和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驗,員工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在這種背景下,企業如何以人為本,如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做到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使員工保持積極的工作狀態?中國石化山西朔州石油從維護好員工心理健康的角度進行了一些實踐和探索。
朔州石油通過調查問卷、深入基層調研、召開座談會等方式了解員工思想狀況。
部分員工為公司發展問題感到困惑。公司的發展是員工最為關心的問題。但是近年來受大環境影響公司發展速度有所放緩,導致部分員工感到困惑,擔心公司不能夠穩定發展、對公司沒有足夠的信心,出現了觀望等待的態度。
工作性質導致部分員工情緒不穩定。員工大部分都集中在一線,一線多為倒班崗位,工作時間與其他公司單位相差較大,有的與家人工作時間也不一致,與家人、朋友溝通較少引起誤會或者矛盾,從而導致工作中情緒不穩定。
注重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隨著社會和企業的不斷發展,廣大員工感覺到有一定壓力,對學習培訓的需求比較突出,學習的緊迫感明顯增強,特別是青年員工自我教育的意愿大為提高,渴望提高自身素質。
部分員工工作熱情不高,感覺壓力大。工資收入的差距導致部分員工心理出現一些偏差,特別是青年員工認為自身的價值沒有得到更好的體現,由此沒有較高的工作熱情。同時,廣大員工對企業的期望值高,但對自己工資收入水平感覺一般,面對家庭婚姻、住房、贍養父母、子女教育等方面感覺壓力大。
朔州石油以企業核心價值觀為基礎,將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體現在具體工作中。
轉觀念,注重以人為本。在以往的工作中,公司一味地要求員工加強服務、加大促銷力度,忽視了員工的思想情況,致使員工間互相抱怨,不利于公司和諧氛圍的構建。為糾正這種錯誤觀念,一是加強對員工的溝通,每天進行班前訓導、班后總結,時常詢問員工身體情況,建立一對一溝通渠道。二是設立學習園地,致力于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引導員工積極向上、樂觀的生活工作態度。定期組織全員進行健康體檢,體現以人為本、關愛員工的理念。三是堅持在企業重大決策、重大改革方案、涉及員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提交職代會審議,堅持企業領導人員接受職工代表的評議和監督,切實保障員工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搭平臺,建立溝通橋梁。一是深入開展“走基層、訪萬家”活動,深入基層班組,走進職工家中,多方走訪、幫扶救助。二是建立起“上下聯動,全員幫扶”機制。機關部門定點縣區公司,每星期至少一次到站進行幫扶,對于員工反映的在工作、學習、生活上遇到的各種情況,管理人員都會耐心給予解答。三是對員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議做到現場研究和完善,可解決的當場“拍板”解決。
建機制,關注弱勢群體。對一般困難員工開展“隨時幫扶”、對生活特殊困難員工實施“重點幫扶”、對員工家庭發生重大變故進行“及時幫扶”、在重大節日期間開展“定期幫扶”,對于產婦、工傷及家境困難等弱勢群體人員給予形式多樣的幫困。尤其注重建立完善困難和弱勢群體員工動態檔案,盡一切可能提供幫助,使員工感受到企業的關懷,從而加強員工歸屬感。
樹氛圍,營造企業文化。一是從強化職工園地建設入手,在機關、縣區、有條件的站點建立文體活動室與職工書屋,為員工創造活動園地,滿足員工的文化活動需要。二是積極開展多樣的文體活動,每逢重大節日公司組織舉辦迎新春聯歡會、趣味運動會、廣播體操比賽、拍攝節日慰問短視頻等活動豐富員工業余生活。三是組織員工參加朔州市工會“女職工書畫大賽”、“女職工特色培訓班”等多項專題學習教育,通過加強文化建設,組織形式多樣的各類體育、文藝、競賽等活動,豐富員工文化生活。
山西朔州石油在探索員工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過程中,五項工作同步開展,確保效果顯著。
堅持主動引導而非被動應對。公司認為,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和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深化,新事物、新問題、新變化層出不窮,員工思想必然會有波動起伏。要根據國家、社會、企業發展的宏觀形勢,針對員工思想熱點實際,把握關鍵,因勢利導,確立和開展好階段性主題教育活動,努力確保員工隊伍思想穩定。
堅持拓寬職業發展通道。公司進一步完善“導師帶徒”制度,為員工“指路子、壓擔子、搭臺子、架梯子”,大量培養后備人才,為更多的青年員工成才提供動力、渠道和保障。同時,注重賦予員工更多的信任,充分發揮其所長,讓員工感受到被尊重、被認可,提升員工的積極性和成就感。
堅持營造良好團隊氛圍。公司各級管理者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各級組織和部門負責人要站在關心企業后繼有人的角度,加強對青年員工工作的關心和支持,尤其涉及制定與員工有利的政策、制度時,多傾聽基層員工的意見和建議,讓廣大員工,尤其是青年員工們真正體會到他們不僅僅是企業的未來,還是企業現在的主人。
積極幫助員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當代青年員工對傳統的、居高臨下式的“說教”和生硬的、空洞的“灌輸”不感興趣,甚至有強烈的逆反心理,他們更喜歡平等的對話和坦誠的溝通。由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運用員工個人愿意聽、能聽懂的話題和樂于接受的方式,更有針對性、更務實地進行教育引導。
建立科學、有競爭力的薪酬體系和激勵機制。從薪酬、福利到晉升、培訓等方面公司要統籌規劃,力爭將短期激勵與中長期激勵相結合,將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為員工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和發展機會,讓員工切實感受到崗位靠能力、績效靠貢獻,使其在工作中有干勁、有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