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麗
摘要: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他們在精神方面的追求也越來越豐富,而音樂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前人們的生活壓力多,節奏快,音樂不但能夠陶冶情操,而且它能夠在人們心情煩躁的時候幫助排解壓力,重獲自信和愉悅心情。音樂在高中生的學習中也是一個重要內容,它能夠幫助有音樂特長的學生們展開音樂的深入學習,讓學生在練習聲樂的時候展現自己的歌喉,增強他們對于自我的認知,本文就是對于高中生在聲樂方面的教學展開了全方位的分析和探索。
關鍵詞:高中聲樂? 特長生? 聲樂教學
中圖分類號:J60-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1)20-0136-03
在音樂的學習過程中,有助于學生心靈的凈化,同時也會提升學習者對于外界環境的審美,最為重要的就是在道德素質方面也會有相應的提高。在新時代背景下的音樂,學習者們追求更加豐富的學習內涵,在傳統音樂教學的基礎上結合新時代背景下的教學方法來開展,尤其是當前的教學方式多樣化,如何能夠在提高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同時加強他們的音樂表現能力成為了重中之重。
一、中國聲樂教育的發展狀況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追崇高質量的生活品質,音樂文化被廣泛的傳播,從當前的學術研究現狀來看,總的發展趨勢是前景良好的,而且相關的聲樂教學系統也在不斷的朝著條理化的方向發展。在聲樂教學活動中,學生需要掌握相關的發音原理,并且能夠在進行歌曲演唱時,將這些技巧進行靈活的運用,讓他們能夠采取合適的氣息表達形式獲得良好的發聲效果,歌曲的演唱一般是需要調動人體中的各個器官進行呈現,所以這也是需要不斷加強練習的。但是由于還沒有一套固定的教學交流模式,所以導致聲樂教學的質量很難穩定在一個水平上,除此之外,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了聲樂的學習,但是由于聲樂教學系統中存在的問題,導致整體的聲樂教學效果并沒有預期那般良好,一些高校展開了一對一的教學模式,在長期的發展,這種模式發生了重大轉變,成為了一對多的方式,所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并不能時時刻刻得到教師的指導,他們的學習質量很難得到保障,比如帶領所有的學生演唱同一個曲目,曲目的選擇過程中并沒有考慮到學生的特長,這對于他們長期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也是當前聲樂教育中應該進行改革的一個主要方面。目前仍然有很多學校對于聲樂教學的重心還是在技術訓練和技巧訓練方面,并沒有對整體的綜合教學展開多角度發展,學生不能夠在掌握充分的理論基礎上進行技巧的呈現。知識也可以認為是對于技巧的熟練運用,如果他們能夠在技巧方面有了重大突破,那么對于他在未來的專業領域發展會有重大幫助。
二、音樂特長的專項教學策略
(一)將集體課程與音樂講座進行搭配
在高校的聲樂教學中,應該讓學生先接觸各種各樣的基礎知識,其中的內容包括音樂理論知識和發聲唱法,還可以包含一些演唱知識的內容,除此之外學生還需要對我們民族的音樂發展史進行一個多方面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后續聲樂教學活動的開展,當然這些基礎知識是可以通過集體音樂課程進行的,在此基礎上,教師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個人學習能力和情況進行專項的指導,將他們在演唱過程中的各種錯誤認識找出來并進行糾正,避免因為他們早期的基礎知識認知錯誤而導致后續的發聲練習錯誤,最終使得聲帶受損,在這種情況下,后續的聲樂教學活動就沒有開展的必然條件,所以只有通過這種方法才能夠為學生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二)選擇小組討論和評價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技巧訓練之后就會對樂理知識有相關的了解和掌握,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充分的發掘學生對于聲樂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然后選擇其他的合理方式來調動他們在此方面的熱情,同時還需要讓學生領悟到音樂作品中包含的各種情感色彩,從而提升他們的藝術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當完成上述教學之后,老師就能夠在聲樂教學課堂上將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們一起去欣賞一段作品后,然后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關于音樂想要表達的思想,由于每個學生的思維方式和生活體驗不同,所以他們的想法也是有所差異的,通過這種討論能夠讓學生進行很好的溝通和交流,做到對音樂作品內涵有一個全方位的認識。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對音樂作品中的新情感得到一個很好的體驗,同時也會加深他們對于音樂作品內容的理解。在高中生特長的聲樂教學過程中,需要老師有很高的思想素質和過硬的專業能力,他們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眼睛和耳朵充分的挖掘每個學生的特長,并且通過自己的能力將他們的優點進行充分發揮。
(三)明確聲樂教學中的目標,加強基礎訓練
高中生音樂特長教學活動的開展有著相對應的學習目標,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許多教師和學生對其的認識還存在著一定的偏差,在某種程度上認為,只要有一首能夠參加考試的音樂作品,就會有一個好的高考成績,并且離自己的目標音樂學院更進一步,并沒有站在一個長遠的角度看待整個的教學過程,所以對于學生的藝術培養應該站在未來的專業能力發展角度出發,將相應的教學目標設計得更加長遠,讓學生能夠在掌握演唱音樂曲目技能的同時,有更多的激情在聲樂藝術行業上。在此教學目標下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夠有著良好的發聲技巧和演唱技術,這對于他們未來的事業會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高中音樂特長生中有很多學生都是由于成績不理想而選擇了半路出家學習音樂,所以在教學初期要先激發學生對于聲樂的熱愛之情,并且要在整個的學習過程中保證學習的激情和動力,當明確了學習目標之后,教師就需要針對學生的情況進行相應的基礎訓練,呼吸是歌唱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正確的呼吸方式對于他們的演唱環節尤為重要,要讓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了解到正確的呼吸方式。
(四)注重音樂作品中表達的情感,豐富表演者的情感體驗
藝術品著重表達的是情感,所以作為一個演唱者來說,他們內心的情感應當豐富且真摯,在表演的過程中應該全身心的投入,這樣才能夠打動聽眾的心,通過情感傳遞的藝術品使得人們對于歌曲的故事和人物形象了解更加清晰,所以在聲樂課堂上,無論是針對發聲練習還是歌唱練習,都需要將音樂情感的表達貫穿其中,著重于培養學生在情感表達方面的自信心。語言是歌唱中最直接的表達方式,所以在表演的時候應該做到發音準確,并且,演唱過程中要注重句子的語氣和語調,因為一般的情感表達也會受到語氣和語調的影響,同樣的歌詞用不同的方法演唱所呈現出來的情感內涵是有所差異的。在具體的歌唱訓練過程中,需要將字頭字尾的發音形式進行得當的處理,比如一般的音樂中,字頭應當準確且清晰,而且在發音的時候最好能有一定的爆發力。字尾的發音要做到押韻、準確、干凈,不能給人一種拖沓的感覺。在語氣方面的練習中,應該將若因號的字詞進行語氣弱化處理,如果搶拍重心的話,那么表達出來的效果和歌詞內容本身可能會造成沖突。如果想要對自己的感情色彩有一個準確的把握,那么就需要全面的分析歌曲本體,用自己的聲音進行一個情感傳遞,將音樂的深層內涵多方面的重塑。歌唱者需要進行深刻的音樂形象,塑造明白自己在演唱過程中要表達的人物形象,揣摩作曲家所要傳遞的音樂思想,歌曲的類型可根據不同的原則分類,根據表達對象分為演唱給自己或祖國,在形式上有傾訴或者是熱情訴說,針對自身的形象來說,是涉世未深的年輕人還是滄桑的老者,它們都對應著不同的聲音表達方式,塑造出來的音樂形式也是各有不同的。同時還應該注重伴奏的搭配,作為初學者應該要認識到伴奏音樂存在的作用,尤其是鋼琴伴奏,它對于整個音樂作品的風格和基調有著極其重要的定位作用,通過鋼琴聲音和人的聲音交錯能夠將歌曲豐富的情感有一個充分的表達。
(五)使用多媒體豐富教學方式
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再適合當前時代背景下的音樂教學需求,如果只是靠老師的講解來進行音樂知識的學習,那么他們在這方面是很難有一個全方位的知識體系,所以教師必須要進行教學策略的改革,選擇各種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涵,音樂教學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培養具有音樂素養且全面發展的音樂人。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會選擇多種途徑進行教學活動的展開,這樣可以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有更多的激情參與到教學中來。比如教師可以選擇多媒體進行教學活動的輔助,充分發揮多媒體在教學活動中的技術作用,或者也可以尋找一些趣味性的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課堂上播放音樂家的作品,讓學生對于音樂的創作者有一個清晰的認知。甚至還可以選擇對比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看待音樂作品之間的差異。
(六)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一般都是以灌輸式的教學為主要方法,老師通過蘿卜教學的方法讓學生進行一個簡單的模仿,而沒有對學生有一個啟發式的教學,這對于他們以后的發展來說并沒有好處,甚至會使得他們未來的發展和創新能力進入到一個困境,與聲樂教學訓練開展的目標是嚴重不符的,所以,整體的教學模式也比較死板,對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來說是極為不利的,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出現,老師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了解每一個學生之間的不同,通過分析學生個人的條件和特征采取多層次的教學策略,通過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保證每個音樂特長生都能夠將自己的最優秀一面呈現出來。
(七)本土音樂文化融合到教學過程
民族音樂在唱法上雖然與其他音樂形式有所差異,但是他們也有著一些相同的基礎——氣息與共鳴,其不同之處主要體現在如何運用方面。美聲唱法一般要求演唱者要氣沉丹田,其具體表現就是要將氣吸向腹部吸收,然后隨著隔膜下沉產生運動,這樣在演唱的時候就會得到體內氣息的支持,演唱出來的作品也會更加流暢大氣。民族演唱法采用的是胸式的,不需要將氣息呼吸到腹部,只需要在腹部以上的部位就可以,具體位置與胸部位置極其接近,它會隨著胸部輪廓張而進行運動,在此呼吸形式下進行聲音的延長,雖然美聲和民歌的演唱方法有所不同,但是他們最明顯的不同之處在于共鳴位置。通過各種專項訓練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相關的發聲技巧,這樣做能夠為他們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八)聲樂教學需要進行適當的采風活動安排
在聲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還應該組織適量的采風活動,這樣可以讓學生對于音樂情感以及音樂創造的背景有一定的把握。藝術本身來源于生活,它是對于人們日常生活的一個再現,也是對于生活認知的升華,藝術內容是對生活深層次的挖掘,但是它又高于生活主體。在進行聲樂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組織學生走出教室,前往更佳寬敞的空間,帶領學生展開一些采風活動,這樣有助于拓寬他們的聲樂視角。從當前的教學現狀來看,高中的音樂特長教學已經有了比較固定的方式,教師在課堂上先帶領學生進行一個發聲練習,然后才會進入到歌曲的演唱部分。學生日常的聲樂練習一般都是在琴房之中展開的,并且他們在這部分的學習一般都是自主模式的,這對于他們未來的專業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在聲樂教學中最為主要的就是情感部分的教學,教師需要選擇合適的方法來引導學生,準確的用情感帶動發聲,使音樂成為表達內心情感的一種載體,如果學生長時間在封閉的環境內進行教學,那么他們就無法有一個豐富情感的認知,目前已經有很多負責聲樂部分教學的老師認識到了這部分的不足,他們會主動帶領學生參加一些音樂表演,讓學生認識到音樂的魅力,并且不斷的通過提升自己的演奏技巧使自己在專業領域上有一個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在進行民歌教學時,更需要將學生領出去,讓他們了解當地的風俗,從而在生活實踐中來了解這一音樂在特定環境中的表達方式,采風不僅可以讓學生對于民歌的表現形式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同時也能夠對于音樂的創作背景和歌曲中各組成元素的運用有一個明確的認知,這樣在進行歌曲的表達時,在情感方面就有所依靠,通過這種實踐方式的教學效果要比理論教學來得明顯。
三、結語
如果想要在高中音樂特長班中展開有效音樂教學,就需要在音樂特長生的日常管理和專業訓練技巧方面進行一個深入的挖掘。總的來說,高中的音樂教學特長班在展開教學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學生和學生學校的具體情況,大力開展各種創造性的教育工作,從而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找尋到適合自己的音樂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田林華.淺談高中音樂特長生聲樂教學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20(27):115.
[2]蔣劍星.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學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求知導刊,2020(40):80-81.
[3]李泉波.核心素養下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的美學視角小文理導航(上旬),2020(10):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