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

摘? 要:隨著我國建筑業的蓬勃發展,公路橋梁行業的發展也越來越繁榮,在橋梁施工的過程當中開展混凝土澆筑作業是不可或缺的一項工作。
關鍵詞:公路橋梁;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
引言
在公路橋梁施工當中經常會進行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作業,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究竟是指什么?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混凝土澆筑時的過程,如果混凝土的體積收縮超過了規定的時間,那么就需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來有效控制因為溫差或收縮變形而引起的裂縫發展,這種施工技術就可以理解為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最近這幾年來,我們國家公路橋梁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質量相對而言有了很大的提高,對于裂縫的控制也有了很多經驗和技術積累。
1大體積混凝土概述
關于大體積混凝土,就是建筑結構最小的截面積大于等級1m2的混凝土結構,且施工應當規范化、系統化,明確施工工藝要點,從而提高施工效果與質量,減少資源方面的消耗。另一方面,通過研究了解到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具備復雜性的特征,在具體應用中結構極易出現溫度變形情況,也需要求技術人員對溫度進行嚴控,通常溫度應控制在25℃左右,若是溫度應力比拉伸力大,則會產生裂紋。特別是施工裂縫,如果不及時處理,會增加維修的難度和成本。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因具有表面系數低、內部溫度上升快的特點,所以在分析中不能夠分離出許多混凝土結構,若是混凝土出現眾多裂縫,相關工作人員務必采取一系列應急措施,預防裂縫及大體積施工,確保施工質量。對于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其具備體積大的特點。相比于普通混凝土,開展混凝土施工工作時,水化熱很難及時釋放。外部空氣溫度和內部溫度較低,溫差會導致裂縫。此外,要嚴控原材料組成與選擇使用,對原材料成分進行認真檢查,以免大體積混凝土質量下降。
2公路橋梁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現狀
2.1裂縫問題
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產生裂縫的原因包括許多方面,一是因水泥水加熱造成的。在工程建設之前,要把水泥與水兩者密切結合在一起,確保施工活動的有序進行。相比于普通的混凝土,由于水泥和水混合時的溫升和熱量較少,大體積結構的截面較厚。但由于表面系數不大,影響了水泥的冷卻空間,會進一步蓄熱,其有可能導致裂縫現象的出現。許多混凝土結構是利用20%水固化水泥的,其他的均是蒸發。若是實際的水泥蒸發量高于原有標準,水泥蒸發量就會產生更多的蒸汽量;若是超過收縮值,混凝土就會出現收縮,此時就會出現間隙。在建筑結構施工中,一般體積比較大,且會使用許多混凝土材料,在此過程中砌塊與混凝土粘結力就更高。此外,在一部分建筑結構當中,結構基礎既會造成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外部黏結,也會因溫度效應而造成大體積混凝土內部出現黏結現象。
2.2水泥水化熱
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中,水泥中的膠凝材料與水充分混合后,會發生劇烈的水化熱反應,釋放一定的熱量。由于混凝土結構斷面的密度與強度特點,極大的阻礙了熱量的流散,使熱量聚集在混凝土結構內部。而外部結構因暴露在外界環境中溫度逐漸降低,進一步增大了內外部結構的溫度差異,形成一定的溫度應力。當溫度應力超過混凝土結構自身的耐受限度,就會產生結構裂縫問題。經理論研究與實踐積累證實,不同品類的水泥材料,由于組成成分不同,發生水化熱反應的劇烈程度,以及釋放的熱量也存在較大差異。
3公路橋梁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應用
3.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為改善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還需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對各環節作業實行科學規范和管理,降低質量問題的出現幾率。在管理制度建立中,一方面要注重上崗制度的完善性。做好員工崗前培訓工作,規范員工行為,提高專業能力,加強施工環節把控,為維持各項參數數據的準確性。同時,做好上崗前各項檢查工作,要求施工人員落實安全防護措施,本著對自身、對單位負責的態度開展澆筑作業。另一方面要完善獎懲制度內容,充分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明確自身作業要點并加以落實,避免質量問題的出現。
3.2溫度裂縫控制措施
相關的施工人員應調整砂石的含量,將泥漿含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且在混凝土中添加適量的粉煤灰作為添加劑,以確保抗裂性。從當前的工程經驗來看,一個科學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方案已經在有效利用水泥、提高水化率、降低混凝土散熱次數、保證泵送強度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得混凝土質量得以大大提高,也使得經濟效益得以大大提高。在施工中大體積混凝土出現裂縫是經常見到的一種問題,模具的入模溫度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必須將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以有效解決溫度開裂問題。為了控制溫度,必須將澆鑄溫度控制在較低的范圍,這可以通過添加一層低熱水來實現。此外,應將運輸混凝土所需的時間保持最短,并將混凝土的硬化時間增加至5小時或更長時間,以避免對工作的順利進行造成干擾。在進行澆筑作業時,要注意的是不能在過短的時間內完成澆筑施工工作,這就會使得混凝土熱量不能夠被完全地散發出,且水熱峰值過早出現也會對混凝土結構的穩定性造成不好影響,因此要采用相對較慢的澆筑速率以確保施工質量。澆筑溫度的數值不應超過18℃,從而減少混凝土模具中入模溫度對結構穩定性的影響。大體積混凝土的模具對于混凝土質量有著較大的影響,而且根據施工經驗可以知道大體積混凝土的拆模工作主要需要把控的影響因素就是溫度,所以相關施工人員需要對于溫度的監控和管理工作引起非常高重視,確保在模具拆除過程中混凝土的溫度合理地控制在一個溫度范圍內,避免出現偏差。大體積混凝土模具的側面拆卸是非常重要的工序,按照相關規定拆卸完成時內外部溫度差要控制在25℃以下。若是溫差不能達到標準,相關工作人員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溫差小于25℃,然后才能繼續進行模切工作。
3.3大體積混凝土溫度監測
監測大體積混凝土的實際溫度,不但能夠明確不同混凝土部位的溫度變化,還能夠結合變化情況來對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工藝及養護手段進行改良與優化,最大化地避免大體積混凝土內外溫差過大而引發一系列的溫度附加應力,降低混凝土體積穩定性。在進行大體積混凝土溫度監測時,應當明確原材料初始溫度、入模溫度、澆筑時環境溫度、拌合時環境溫度這類節點,并測算澆筑完畢混凝土的實際水化熱,準確掌握混凝土結構的溫度場變化情況,對于保障大體積混凝土工程的實用性和耐久性至關重要。當前已經步入信息化時代,可以借助混凝土測溫儀來保證溫度監測的準確性,可自動記錄數據,實時存儲并發送至云平臺,確保數據永不丟失,且擁有簡而易懂的上位機軟件,可顯示實時采集數據并生成溫度變化曲線。測溫點布置,因筏板分3個板塊進行澆筑,故每個板塊在4個角距離邊緣5m設置1個測溫點,每個板塊設置4個測溫點進行檢測。混凝土溫度要求:第一混凝土體在入模溫度基礎上上升不超過50℃;第二混凝土降溫速率控制在2℃/d~4℃/d;第三混凝土表里溫差≤25℃。以第1個板塊檢測數據為例,得出實際數據符合混凝土養護溫度要求,綜合檢測點數據,測溫結果曲線。
結語
公路橋梁的建設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作業,在整個工程當中顯得格外重要,所以為了盡可能提高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必須要嚴格控制好施工技術。
參考文獻
[1] 陳彥紅,陳季,楊建新,等.大體積現澆抗裂混凝土施工裂縫防治研究[J].森林工程,2021,37(1):105-110.
[2] 吳麗秀.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分析[J].江西建材,2020(12):161-162.
[3] 李祥斌,張奇.淺談大體積混凝土溫控技術[J].四川水泥,2020(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