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紹華
2021《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以學習活動方式劃分美術學習領域,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關聯,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像力和創造力,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增強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發展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與能力。要把握這樣的理念方向,激發學生對蘇州園林藝術的傳統審美的熱愛。美育工作是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重點工作內容之一,而大單元教學是當下中小學美術改革的趨勢。
首先什么是大單元教學?
“大單元教學 ”不是教材中的“主題單元教學”,大單元教學是以知識體系為核心,把一個學段做為整體通盤考慮,跨學段、跨學科進行知識的有效遷移,重構符合教學實際的新知識系統,使課堂內容無重復,教學環節要緊湊,課堂內容倍增的一種教學思路和授課方式,它是從單篇(單章)教學發展到單元教學,進而發展到單元主題教學。根據這個要求將蘇少版9年級《蘇州園林》設計成4個大單元的模塊:欣賞、探究 、創作、實踐;通過《蘇州園林》大單元教學可以培養哪些初中美術學科的核心素養呢?主要包括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文化理解五個階段。
(見表)
通過這樣的模塊組合,培養大單元教學“大學習”的觀念,讓學生在老師引領下在生活中發現學習和積累對蘇州園林藝術美的素材經驗;目的不單單是為了知識的量化,(考試是知識量化儲備最簡單的方式)而是把學習做為一種終身的能力,終身的習慣去打造,去研究藝術。
一、圖像識讀階段:主要是指學生對美術作品、影視作品、數字圖像以及生活中的圖像符號特征進行分析,識別其造型、比例、色彩、技法等。筆者整理了中國園林和蘇州園林的許多景觀照片和視頻素材,含建筑、樹木、山水布局、細節工藝以及相關藝術家文征明(設計師)、吳冠中、貝聿銘、謝孝思等;通過大量的解讀可以讓學生了解、欣賞和辨別。通過師生努力:尋找園林發展的歷史、地位價值和文化遺產等知識:
二、美術表現階段:主要是指學生借助現代與傳統的技術、美術語言,創作具有一定思想、文化內涵的美術作品,或者將自身對美術作品的想法、情感表現出來。本節課可以用不同的藝術語言來組織;這一階段可以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造型語言能力和興趣去實施。
三、審美判斷階段:主要是指學生結合形式美的原理,分析、感知、比較美術作品中蘊含的各種美,辯別生活中的視覺和文化現象,表達自己的看法。蘇州園林設計美學歸納如下;一“曲線之美”:這里例舉了大量東西方園林的差別;將西方園林幾何的設計原理(理性)和東方園林的詩情畫意抽象山水(感性)的審美情趣(如文征明的拙政園設計)區別開來; 如圖
設計美學二:山水畫意(天人合一)營造具有自然情趣和藝術美感的“城市山林”設計美學三:時間+空間設計( 幽、 深 、遠、 靜、 奇),1間隔法、移步換景(廊),2不同季節的花卉3蘇州園林的窗戶成為載體,借景、移景成為園林的設計理念;設計美學四:變化統一,園林建筑整體色彩黑白灰基調,粉墻黛瓦,營造自然之美宛如水墨畫。大單元教學需要的是將指向審美判斷更具有全面、對比和多元化,而不是以往單一的教師和教材制定的審美目標,從根本上要求學生在人文背景下能按照美的規律去自由、獨立的思維判斷分析事物,逐步提高審美素養和能力。
四、創意實踐階段;主要是指學生通過想象、聯想的方法,構建具有創意的作品,通過傳統和現代的材料、工具、方法將創意變為實際。圖為教師用騰訊錄屏CorelDRAW軟件制作的《太湖石幾何剪影》配合后期快影作的步驟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去用電腦繪制,不局限于外形,將太湖石的皺透瘦漏特征表現出來即可。另外可以讓學生去實地調查(如太倉南園、弇山園等),可以圖文并茂(如速寫、手賬插畫);可以邀請園林工作人員做講解;大單元教學需要的是將指向學習任務分解和重構,優化教學資源。
五、文化理解階段:主要是指學生從文化的角度,對不同國家、民族的美術特點進行分析、詮釋,培養學生尊重不同國家、民族文化內涵的精神。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全體學生必修的藝術課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本次大單元教學中,把握蘇州園林的文化符號:1人文之美(歷史、文學、戲曲——江南城市文化的涵養) ;2 自然之美(山水——太湖、奇石、樹木花草);3藝術之美(畫境——文人的詩情畫意);4匠心之美(工藝——精致蘇工細作)。江南城市文明的代表,園林的發展是經濟文化的縮影。如滄浪亭得名:在湖南漢壽境內叫做滄浪水,2000多年前屈原被楚王放逐來到這里;北宋慶歷四年蘇舜欽在汴京(開封)遭貶謫,號滄浪翁,作《滄浪亭記》。留園本來叫劉園,乾隆末年嘉慶廣西右江兵備道劉恕買下了東園的舊址“寒碧山莊”而得名劉園。后主人盛康購得改留園,盛氏出身中藥世家,經李鴻章介紹,獻丹藥治好了慈禧太后的慢性皮炎,慈禧太后高興之下,就把臺灣海峽的釣魚島等三座小島賞給盛家種草藥。通過這樣的層層深入,展示園林的文化內涵和情感價值?!按髥卧虒W ”優勢特點:把整個中、小學段美術做為一個整體大框架解讀,建立系統內容和授課內容,它時時審視當下的內容和以前、以后的知識的聯系和地位,從不孤立的考慮單個教學內容。傳統教學單兵作戰,大單元教學是以每一個學科的教師團隊為單位,發揮教師合力。教學視野大,不再是只盯著知識點、考點,把多學科、課內課外、校內校外,視野從學習放大到了生活,真正實現了美術教學生活與實踐的聯系。大單元教學是義務制教育階段美術教學改革的適切之路,是培養中小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有效載體,對課程的建構、學科的實踐、項目的研究、學生的展示、文化的影響等各個層面影響深遠,有益于探索美術教育運用形式與策略,改進美術教學模式,提升學生整體素養和潛能開發。
參考1《羅伯特J.馬扎諾》大象出版社 主編 盛群力 肖龍海
參考2王曉燕《探討高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中國校外教育(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