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 曦,高靈寶
(泰州市人民醫院輸血科,江蘇 泰州 225300)
溶血性輸血反應(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HTR)是一種嚴重的血液異常反應,一般是在輸血后紅細胞破裂造成血紅蛋白流失而發病,若病情輕微,通常會有發燒癥狀,若病情加重則可能會引起多臟器功能衰竭、休克,嚴重者甚至導致死亡[1]。不規則抗體是造成輸血時溶血反應的主要原因,為了增強臨床輸血的安全性、有效性等,在輸血前進行不規則抗體篩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诖?,本研究旨在探討輸血前不規則抗體篩查在避免免疫HTR中的預防效果,為臨床安全輸血提供理論依據,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泰州市人民醫院2017年7月至2021年3月輸血前實施不規則抗體檢測的18 000例患者,將其命名為試驗組;選取泰州市人民醫院2017年7月至2021年3月輸血前未實施不規則抗體檢測的18 000例患者,將其命名為對照組,進行前瞻性研究。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0 500例、女性7 500例;年齡21~56歲,平均(38.04±2.08)歲;2年內輸血次數在0~16次,平均(4.01±1.42)次。試驗組患者中男性10 200例、女性7 800例;年齡18~53歲,平均(37.17±1.12)歲;2年內輸血次數在0~15次,平均(4.05±0.26)次。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輸血要求者;生命體征平穩者等。排除標準:合并免疫性疾病者;合并急性感染者;凝血功能障礙者等。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或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先進行常規輸血檢查,然后對相同血型血液進行交叉配血處理,根據常規輸血模式給予輸血。試驗組患者在輸血前實施不規則抗體檢測,其內容包括:①取患者血液3 mL,37 ℃水浴處理15 min,然后給予離心處理(2 500 r/min,5 min),取血清備用。在微柱凝膠卡中設置3個微柱孔,然后分別滴入50 μL,0.5~0.8%濃度的Ⅰ、Ⅱ、Ⅲ號抗體篩選細胞,并給予編號,同時在3個微柱孔內分別滴入患者血清50 μL,將微柱凝膠卡置于37 ℃的孵育箱內10 min,然后對其實施離心處理5 min,并對其結果進行判斷分析。②如果紅細胞發生凝集,懸浮于凝膠柱的上側或中間,說明呈陽性;若紅細胞無凝集,但是均勻地沉淀在凝膠柱底端,說明呈陰性。把呈陽的患者血清標本重新實施抗體特異性檢測,然后和標準譜細胞給予對照,確定抗體特異性:如果血漿與自身抗體不凝集,與譜細胞內其中1份或若干份發生凝集,則說明是特異性抗體;如果血漿和自身紅細胞及全部鋪細胞都出現凝集,那么屬于非特異性抗體。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試驗組患者的不規則抗體篩查結果。②統計試驗組患者不規則抗體特異性鑒定結果。③比較兩組患者HTR發生概率。根據《臨床溶血性輸血反應的診斷與分析》[3]判定,輸血開始至2 h內,患者體溫升高1 ℃以上,并伴有發熱癥狀判定為HTR發生。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 例(%)]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以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規則抗體檢出率 在試驗組中,225例患者存在不規則抗體陽性。不規則抗體陽性患者中女性、2年內輸血次數≥3次、合并血液疾病、存在腫瘤疾病、存在骨折疾病者患者占比顯著高于不規則抗體陰性患者,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0.05),兩組患者中消化道疾病檢出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試驗組患者不規則抗體的檢出率[ 例(%)]
2.2 不規則抗體特異性 在18 000例患者中,發現225例患者存在不規則抗體陽性,特異性不規則抗體包括抗 -M、抗 -E,其占比分別為40.00%、35.56%;非特異性不規則抗體包括抗 -D、抗 -C、抗 -c,其占比分別為13.33%、6.67%、4.44%,見表2。

表2 試驗組患者不規則抗體特異性篩查結果
2.3 HTR發生概率 試驗組患者的HTR發生概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比較兩組患者HTR發生概率
輸血安全為危重癥患者臨床治療中十分重要的環節,當預輸血患者輸入存在對應抗原的紅細胞時,輸注的紅細胞會受到破壞,進而導致HTR的發生,因此在輸血前對不規則抗體進行有效篩查,對保證輸血患者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義[4]。
臨床研究證明,在輸血過程中,隨著輸血次數的增多,機體輸入異體血量不斷增大,受異體抗原刺激,導致出現不規則抗體的概率相應增大[5]。女性在生育期會經歷流產、妊娠等事件,在多種因素及輸血、免疫刺激等影響下,臨床不規則抗體產生概率較高;合并血液疾病者、存在腫瘤疾病者及骨折疾病者會增加輸血次數,而輸血次數越多,出現不規則抗體的概率越大[6-7]。本研究結果顯示,不規則抗體陽性中女性、2年內輸血次數≥ 3次、合并血液疾病、存在腫瘤疾病、存在骨折疾病的占比均顯著高于不規則抗體陰性
對于輸血患者來說,在配血前一定要接受規范化、專業化的檢查,加強不規則抗體排查,及時發現患者血液內的不規則抗體,以便于為患者選擇合適的血液,由此能夠大大降低HTR概率。不規則抗體是造成HTR的一個關鍵因素,從概念上來看,其是指患者血液內存在一些不符合ABO血型系統中的一些血型抗體,一般是指除了血液中抗A、抗B血型抗體之外的其他紅細胞血型抗體,一般多見于IgG抗體[8]。本研究結果顯示,特異性不規則抗體包括抗 -M、抗 -E,其占比均高于非特異性不規則抗體,提示對于臨床輸血患者,對有輸血史的患者應更加重視輸血前不規則抗體篩查。此外,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的HTR發生概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輸血前不規則抗體篩查可有效降低HTR發生率。
綜上,對于臨床輸血患者,對有輸血史的患者應更加重視輸血前不規則抗體篩查,輸血前不規則抗體篩查可有效降低HTR發生率,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