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 郭莎莎
教育科研是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育兒之本,是提升教師專業發展的強師之路,是構建和諧園所的興園之策。教育科研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先進的管理思想、科學的管理措施及完善的管理制度。教育科研管理不僅是改進科研活動,將科研工作落到實處,使其推進園內各項研究工作又快又好進行的有效手段,更是促進幼兒自身發展、增強教師專業水平、提升園所教育教學質量的有力保障。
北京市順義區南法信中心幼兒園歷來重視教育科研工作,更是將教育科研管理作為科研工作開展的規范與準則,始終堅持在管理中推進研究改進,在管理中促進研究發展,在管理中注重研究成效的原則,力求更大限度地挖掘出教育科學研究所蘊含的教育價值,使教育科研有效發揮出對幼兒、教師、園所發展的引領、提升和推動作用。
改進人員機構,保證教育科研工作規范有序 我們將教育科研的人員機構進行改進,將家庭、社區、后勤人員歸納到教育科研的人員機構中,以“一領導、二支持、三保障、四實施”的建組原則創建出六個不同的科學研究小組,且各組分工明確,各負其責,使教育研究工作規范有序。“一領導”,建立科研領導小組,由園長任組長,業務園長和科研負責人為成員的教科研領導小組,負責園所科研規劃、決策、課題遴選、評估、推廣等工作。“二支持”,一是建立科研指導小組。業務園長任組長,相關專家及園內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為成員。負責組織教師、家長的觀摩、培訓等學習活動,并負責向教師、家長提供有關的學習資料、參考資料及為大家提供咨詢服務。二是建立科研特需小組。科研負責人任組長,家委會家長、社區工作者為主要成員,主要負責課題研究所需要的特殊知識、技能的了解與學習。“三保障”,一是建立科研資金保障小組。園長任組長,會計為主要成員,負責科研課題的開展經費保障及材料采買等。二是建立科研材料保障小組。電教員任組長,各班班組長為主要成員,負責科研課題所用材料的收集、整理、填充及電教設備的準備與應用等。三是建立科研資料保障小組。資料員任組長,教研組長為主要成員。負責課題研究過程及研究成果的收集、梳理、存檔等。“四實施”,實施小組分為設計組、調研組、活動組、梳理組。
改進研究制度,保證教育科研工作管理有力 科研管理因有據而有力。為保證科研工作管理有力,我園制定了《幼兒園科研制度》《幼兒園教科室資料管理制度》《幼兒園教育科研獎勵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為保證科研工作確有實效,我們強化了科研過程管理,實施了項目負責制下的科研層級管理制度,從管理視角將園所科研活動分為三個層級:第一層級是市區級立項課題管理,第二層級是立項課題的子課題管理,第三層級是子課題下各個主題研究活動組管理。立項課題和子課題負責人,以及各科研活動小組組長分別為項目負責人。立項課題負責人負責課題的統籌規劃、研究路徑設計和預期研究成果設計;子課題負責人負責本項目內研究主題設計以及研究小組的組建;研究小組長負責制定本小組主題研究活動方案,并按方案具體實施研究活動。
改進資料收集,保證教育科研工作評價有據 為保證科研工作評價有據,我們強化了研究過程的檔案資料管理。包括電子版檔案資料:創設教育科研電子版數據庫,主要收集課題研究過程中精準的數據分析、研究報告等;紙質版檔案資料:創設教育科研紙質版資料盒,主要收集課題立項、調查問卷、觀察記錄、教師論文等;創建教育科研音像版檔案夾:利用光盤、硬盤,主要存儲收集活動照片、活動視頻、教師錄像課、教研音像資料等。
改進研究氛圍,保證教育科研工作“生態”有趣 幼兒園的教育科研工作由園長全程引領參與。園長的引領確保了課題研究方向與園所發展方向的一致性,使教師研究方向明確;園長的“全程陪伴”,保證了研究中有困難及時解決,有成果及時在園內推廣,使教師研究熱情高漲。研究工作的層級管理使區園丁新星、骨干教師都有了自己的研究平臺,獲得了展示才華的機會;每個教師都成為研究小組成員,研究與自己的工作改進同步,使教師獲得了“研究促進成長”的成功體驗。從園長到教師的全員參與,使教育科研常態化,工作與研究一體化,研究超脫了特定營造的“氛圍”,而成為園所特有的“生態”。
近兩年,剛入園的新教師、非專業教師,由于工作年限、脾氣性格、經驗學識、悟性能力等多方面的原因,在專業知識及技能操作的掌握上存在巨大差距,其任務意識、教學組織能力、班級管理能力、家長溝通技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給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教育研究工作帶來了影響。教師的不會研、不愿研、研不對、無處研等問題使研究工作停步不前,成為教育科研管理亟待解決的問題。
教學研究中的問題分析 問題一:新教師不會研。現階段,幼兒園教師隊伍越來越年輕化,很多教師剛從學校畢業直接來園工作,從未參加過幼兒園教研活動,對幼兒園教研活動的目的、方法、過程不熟悉。研究經驗為零的他們常常感到頭腦空白,無從下手。只能“聽之任之”讓研什么研什么,或“照貓畫虎”看別人研什么,自己就研什么。這樣即使完成了研究任務,卻不明白“為什么要研究、要研究什么,怎樣去研究”。
問題二:個別教師不愿研。在教育科研工作中,個別教師研究意識不強,出現重教學輕研究、重理論輕反思的傾向。其實“慧教學,善研究,懂理論,樂反思”是一個好老師必須具備的四項技能。重我輕他的思想會阻礙自己教育教學能力、研究能力、反思能力的提升,即使自己慧教學、懂理論、有經驗,卻不能將理論與經驗進行整合而在實際工作中得以運用,不利于教學科研工作的開展。
問題三:非專業教師研不對。由于對學前教師需求的不斷增大及對教師文化要求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非專業教師加入幼兒園教師的隊伍。從教師的基本情況看,非專業教師與專業教師最大的差別是所學專業的不同。教師們所學專業雖然與學前教育迥乎不同,但為學前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使幼兒園的教學資源更廣闊、豐富。但反向來看,由于所學專業的差異性,導致非專業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參差不齊,教師掌握的知識經驗在教學研究中派不上用場或派錯用場,對幼兒園的教育科研工作產生影響。
問題四:骨干教師無處研。骨干教師有著豐富的教育經驗,先進的教育理念,是幼兒園教育教學的排頭兵,是推動幼兒園前進發展的核心力量。特別是從事幼教工作多年的“老骨干”,他們的學識、經驗甚至在園長或教研組長之上。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有的骨干教師從事后勤或其他園內工作,脫離教育教學的實踐研究。無“研”的機會,無“研”的時間,無“研”的舞臺,將骨干教師的理論知識、教學經驗、專業技能埋沒,阻礙其輻射引領作用的發揮。
教師的觀念問題、成長需求問題、資源利用問題成為影響幼兒園教育科研工作的首要問題。
制定出以下科學管理措施 措施一:對新教師和非專業教師給予重新定位。發現教師的困惑、需求、長處及閃光點,加強對不同層次教師專業發展路徑的研究,明確教師的成長目標與實際需要,制定教師成長計劃,為教師設計出教育研究工作的心靈藍圖。如對于新教師的成長計劃要依據實際水平及實際需要而定,用適宜的方式為新教師搭建學習、解惑的平臺,使新教師逐步明白“為什么要研究、要研究什么、怎樣去研究”。而非專業教師的成長計劃一定要依據教師身上的閃光點而定,要讓非專業教師的專業知識學有所用。
措施二:通過講座、面對面交流、優秀教研經驗學習等形式,轉變個別教師觀念,鏟除教師研究路上的絆腳石。使教師明確,教育科學研究猶如充電的連接線,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是提高教師自身能力的保障。面對任重而道遠的幼教之路,需要科學研究來幫助教師鋪磚砌石,使其成為“慧教學,善研究,懂理論,樂反思”的四有老師。
措施三:充分利用園內骨干教師資源。為骨干教師創設“研”的機會,尋找“研”的時間,搭建“研”的舞臺。請骨干教師運用請骨帶教、請骨帶學、請骨帶研的方式加入園內的科學研究活動,發揮其骨干教師的輻射引領作用。一是請骨帶教,請骨干教師手把手地教授。舉行拜師會,請每位骨干教師收1~2名新教師為徒。從和徒弟談心,了解徒弟的真實想法與需求,以及生活中、工作中所遇到的疑慮及困惑,師傅要手把手地教授、幫扶、指導。二是請骨帶學:請骨干教師帶領學習。每月開展一次“骨干教師大講堂”培訓活動。此活動以解決教師的實際問題為出發點,以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為目標,針對教師教育教學研究中的所疑所惑、所需所用,給予適宜性、實用性的培訓指導。三是請骨帶學,請骨干教師帶領研究。骨干教師以年齡班為分界線,創設“研論群”。骨干教師把自己的好書推薦、學習心得、教育智慧等不定時地發到群里與大家分享、討論、研究,使教師在研究過程中有問可詢、有困可解。教師們不但學習到最前沿的知識,也逐步掌握了適宜有效的研究手段與方法,促進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研究能力的提升。
措施四:為教師搭建花樣學習平臺,提高教師專業水平。花樣一,他建平臺。他建平臺是幼兒園、家庭、社區三個維度搭建起的學習平臺。幼兒園主要是本園的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經驗型老教師或園外的專家、學者等組建的平臺主講人。家庭主要是由特長家長組建的主講人、社區是由社區專業人士組建的平臺主講人,他們通過來園講座、交流等形式引導教師學習提升,也可組織教師走出去進行學習和觀摩,以此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水平。花樣二,自建平臺。鼓勵教師通過自學、進修、函授學習等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識與底蘊,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素質和可持續化發展。花樣三,互助平臺。青年教師、非專業教師所附才華不同,掌握技能不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長。每位老師都是自己的老師,而自己也是他人的老師,大家用自身的長處搭建起互助的平臺,使他人和自己均得以多項的學習與發展。
教育科研管理是多方位的、多渠道的,它隱含在教育研究中的方方面面。管理者不僅要用先進的管理思路、豐富的管理經驗、適宜的管理策略促進教師多向能力的提升,更要在管理中關注研究的有效性,引導教師研有所思、研有所用、研有所獲,最終實現幼兒、教師、園所的共同發展。例如,在教師業務學習活動中觀教師學習提升能力,在組織教育活動中觀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在一課三研的活動中觀教師的觀察、研究、反思能力,在課題文獻資料的查找活動中觀教師的收集、查閱、整理能力,在科研成果的交流與推廣中觀教師梳理、分析、總結能力,在案例、論文的撰寫活動中觀教師的思考、撰寫能力。
教育科研管理規范化對于提高幼兒園的整體水平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幼兒園需要探索出科學有效的科研管理辦法,通過多元化的科學研究方式提高幼兒的自身發展,增強教師專業水平,提升園所教育教學質量。特別是對于幼兒園教師年輕化、非專業化而言,教育科研管理要促進新教師、非專業教師、經驗型教師向研究型、科研型教師邁進,助推幼兒園科研工作穩步前行,不斷發展。
(作者單位:北京市順義區南法信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