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晶晶
【摘 要】目的:探討將免疫檢驗應用于孕產婦產前檢查的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20年10月至12月期間進行產檢的孕婦86例,隨機抽樣法分為對照組(選擇常規檢查)和研究組(選擇次常規檢查及免疫檢驗),各43例,比較危險妊娠因素檢出率及孕婦檢出滿意率。結果:研究組危險妊娠因素檢出率及孕婦檢出滿意度均較高(P<0.05)。結論:將免疫檢驗應用于孕產婦產前檢查中,可提高危險妊娠因素的檢出率,同時實施針對性的措施,可改善妊娠結局,確保母嬰安全,進而提高生育質量。
【關鍵詞】常規檢查;產前檢查;免疫檢驗;高危妊娠
產前檢查是妊娠過程中最常規且重要的檢查項目,可確保胎兒正常生長發育的主要方式,通過產前檢查可客觀地評估孕婦在妊娠期存在的病理隱患,并能夠及時發現及改善妊娠期孕婦的并發癥[1,2]。產前檢查項目有心肺功能、血壓及胎心音等。目前大部分孕婦只接受常規的產前檢查,只有部分孕婦會進行乙肝、梅毒、艾滋病及微生物的免疫檢驗[3,4]。近年來,醫療技術的發展,發現高危孕婦均存在免疫功能異常的癥狀。因此對該類孕婦進行免疫檢驗可盡早發現其不良妊娠情況,對誤診及漏診的情況進行及時的判斷,并實施針對性的診治方法,可確保母嬰的安全,同時可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5,6]。本文探討孕產婦進行產前檢查時采取免疫檢驗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進行產檢的86例孕婦,選取時間為2020年10月至12月,隨機抽樣法分為兩組,對照組(n=43):常規檢查,研究組(n=43):常規檢查與免疫檢驗。對照組,年齡25歲~30歲,平均年齡(27.26±2.12)歲,孕周34周~37周,平均孕周(35.86±0.24)周,初產婦20例,經產婦23例,體重55kg~70kg,平均體重(62.31±4.53)kg;研究組,年齡26歲~31歲,平均年齡(27.28±2.15)歲,孕周35周~38周,平均孕周(35.89±0.26)周,初產婦21例,經產婦22例,體重56kg~71kg,平均體重(62.35±4.55)kg,兩組一般資料一致(P>0.05)。
1.2 方法
兩組孕婦入院后均接受常規檢查,在妊娠6周~12周開始實施產前檢查,進行個人資料的收集,為其建立妊娠保健卡,囑孕婦每隔一個月進行產檢一次,直至妊娠36周,產檢的內容包括血常規、尿常規、血壓測量、B超、白帶常規、血型、心電圖、唐氏篩查及胎心監護等。
研究組聯合產前免疫檢驗,叮囑患者清晨空腹采取靜脈血,并將血液進行離心處理,分離血清后,對梅毒進行檢測:血漿中梅毒抗體可直接反映出素環狀卡,當檢驗結果呈陽性時,可經采用明膠顆粒凝集進行再次檢驗以確定診斷的準確性,診斷方式:將50ml血清加入卡片內,并將其在卡片上均勻的涂開,將混勻的抗原置入滴管內,轉動卡片后5min查看診斷結果。乙肝、艾滋病的檢驗: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檢驗法,在微量反應板的孔內置入50ml血清,陽性與陽性對照分別為兩個孔,1孔對照為空白,在每個孔內加入酶結合物,后將其封閉并混勻,放在37℃的溫度下孵育30min,將液體取出,滴入洗滌液,放置5s后進行甩干,重復5次,后在每個孔內加入顯色劑,封板后混勻,放在37℃溫度下孵育15min,在每個孔內滴入一滴終止液,采用酶標儀讀數,使用空白孔校零,讀出OD值,若檢驗結果呈陽性,應將血液標本送至實驗室再次進行檢驗以確定診斷結果。微生物感染檢查:對存在的弓形蟲免疫球蛋白抗體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實施檢驗,若檢查結果顯示為陽性,可得知孕婦產生皰疹病毒。上述檢驗均采用酶標洗板機及分析儀,并選擇相對的試劑盒,在診斷期間,必須按照操作說明書實施操作。對檢查結果為陽性的孕婦,必須采取治療措施及護理干預,并實施健康宣教,以減少相關并發癥的發生。
1.3 觀察指標
1.3.1比較危險妊娠因素檢出率。梅毒:卡片顯示為黑色凝聚顆粒則表示為陽性,艾滋病及乙肝:OD值>2.1時為陽性,高危妊娠:存在妊娠并發癥、胎位異常及胎盤功能異常。
1.3.2孕婦檢出滿意度根據本院自制量表實施評估,滿分100分,>85分為非常滿意,70分~85分為比較滿意,小于70分為不滿意,總滿意率=非常滿意+比較滿意。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危險因素診出率
研究組危險因素診出率較高(P<0.05),見表1。

2.2 比較孕婦檢出滿意度
研究組孕婦檢出滿意度較高,P<0.05,見表2。

大部分孕婦對產前的保健意識較差,對產前檢查與診斷認知不足,造成其對產前檢查的重視度較低。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的上升及保健意識的增強,人們逐漸對產前檢查重視起來。產前檢查是指妊娠過程中對產婦及腹中胎兒實施各種檢查,多種病理變化所造成的危險妊娠因素均是通過產前檢查而確定的,因此進行產前檢查是十分重要的[7,8]。
常規產前檢查無法檢查出較隱匿的疾病。有研究證實[9],在孕婦產前檢查中進行免疫檢驗,可有效檢查出孕期胎兒的傳染性疾病,經指導及干預,可改善妊娠結局。本文通過在孕婦產前檢查中進行免疫檢驗,使危險妊娠因素檢出率提高同時使孕婦檢出滿意度提高。近年來,檢驗技術的發展,免疫檢驗在產前檢查中的應用得到重視及認可。免疫檢驗主要是對梅毒感染、微生物感染、艾滋感染及乙肝病毒感染等高危妊娠因素實施檢測,該類傳染性疾病的傳播方式包括母嬰、性傳播及血液傳播,其中經母嬰傳播的風險最高,且傳播途徑較多,包括母乳喂養、宮內感染及陰道感染等,甚至母嬰接觸也會導致感染的發生,對新生兒的正常發育及成長均造成不良的影響[10,11]。梅毒感染對新生兒的影響很大,若孕婦在孕期感染梅毒,其分娩出健康胎兒的概率較小,大部分產婦會出現胎死腹中、早產、流產及胎兒發生感染等不良情況[12]。艾滋病毒會損害孕婦的免疫力,同時會增加其死亡風險,艾滋病的潛伏期較長,危害性大,孕婦感染2周內難以檢查出來,而4周內會發生淋巴結腫大及高熱的現象,4周后各種癥狀會消失,需要最低6周才可檢測出HIV抗體,因此,需在產前將處于潛伏期的病毒檢測出來,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從而確保母嬰安全[13,14]。微生物感染是導致孕婦孕期感染及宮內感染的主要原因,易造成胎兒發育不良及智力障礙等不良情況。乙肝病毒感染會易造成孕婦患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等疾病,孕婦一旦患病,治療非常困難,且會對胎兒的生長發育造成影響。產檢進行免疫檢驗可精準的檢測出危險妊娠因素,及時發現高危疾病,并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措施,最大程度降低母嬰不良情況的發生,改善孕婦的生存質量。本文研究的結果得知,在孕婦產前檢查期間進行免疫檢驗,高危妊娠因素的檢出率高于常規檢查,說明,常規檢查對傳染性疾病的檢出率較低,同時會增加高危因素的發生及新生兒的感染風險,而產前免疫檢驗可精準的檢驗出高危妊娠因素,避免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以確保母嬰的安全,同時可提高產婦的生存質量[15]。
綜上所述,產婦在產前檢查時進行免疫檢驗可使危險妊娠因素的檢出率提高,最大程度改善妊娠結局,減少相關并發癥的發生,以確保母嬰的安全。
參考文獻
[1] 謝彩麗,蘇曉婷.產前系統性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檢查在胎兒先天性心臟病早期篩查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婦幼保健,2020,35(20):3836.
[2] 林曉平,于慧.胎兒游離DNA檢測技術與唐氏篩查在高危孕婦產前檢查中的應用對比[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20,30(18):2245-2251.
[3] 胡新革,田騰娃.產前超聲高反饋與低反饋在降低孕婦焦慮和改善其健康行為方面的作用效果[J].中國婦幼保健,2021,36(7):1683-1685.
[4] 鄧鳳蓮,盧岷,劉可,等.早孕期規范化超聲檢查在胎兒前腦無裂畸形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2021,32(4):285-288.
[5] 李娜,蘇建強,孫聰欣,等.20周胎齡胎兒腸管內徑超聲檢查結果對不良妊娠結局的預測價值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21,24(18):2314-2317.
[6] 陳偉,李菲,邱進,等.ABO、Rh和Kell血型系統在產前檢查中的價值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20,41(20):2458-2464.
[7] 周松蘭,李春,周瓊,等.妊娠早期血清betatrophin和纖維凝膠蛋白-3對妊娠期糖尿病的預測價值分析[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21,44(3):215-220.
[8] 王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乙型肝炎e抗原雙陽性的乙型肝炎病毒攜帶產婦進行母乳喂養的安全性[J].中華傳染病雜志,2020,38(1):44-48.
[9] 林彭思遠,卜秀芬,曾黎,等.產前診斷重度胎兒生長受限的Wolf-Hirschhorn綜合征三例[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21,24(4):278-282.
[10] 魯力.產前雙胎反向動脈灌注序列征超聲分型及臨床意義分析[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21,30(3):219-224.
[11] 陳麗媛,徐詠,王輝,等.Turner綜合征無創產前檢測準確性和妊娠選擇的臨床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21,29(4):842-848.
[12] 曾芳,何鳳萍,楊祥康.孕早期血清miR-125b、miR-124檢測在唐氏綜合征產前篩查中的價值分析[J].川北醫學院學報,2021,36(3):307-311.
[13]袁珮,張玢,劉建兵,等.母體性染色體異常對無創產前檢測胎兒性染色體非整倍性的影響[J].中華醫學遺傳學雜志,2020,37(6):617-620.
[14]王潔.孕早期胎兒頸項透明層超聲檢查聯合母體癌胚抗原、游離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檢測用于胎兒發育異常的診斷價值[J].中國基層醫藥,2020,27(9):1101-1105.
[15]劉滿梅,王海燕,梁蕾,等.產前超聲監測胎兒心頭比和頸項透明層厚度對高齡妊娠胎兒出生缺陷風險評估[J].中華生物醫學工程雜志,2020,26(6):546-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