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消息? 為進一步加強廣東省基礎教育學科教研基地項目建設。10月10日至11日,韶關市省級高中音樂教研基地首次專題培訓會在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高級中學舉行,基地成員、各縣區音樂教研員、高中音樂學科組長及乳源瑤族自治縣中小學全體音樂教師等近90多人參與本次活動。
培訓的首場講座是由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廣東省特級音樂教師、廣東省基礎教育系統名教師、廣東省中小學名教師工作室主持人、廣東廣雅中學校長助理宋曼蕾的“基于標準的學習目標與教學設計敘寫”專題。宋老師以案例分析方式,闡述在學習目標與教學設計敘寫中,學習目標表述應該規范、準確并具有可操作性,而且教學設計需將評價設計貫徹教學過程,實現教學目標的達成。接著,基地成員韶關市田家炳中學教師譚國兵展示了高中《音樂鑒賞》模塊課例《學堂樂歌》。譚老師的課堂生動有趣,語言詼諧,通過學生聆聽、演唱、編創等方式,感受和理解“學堂樂歌”的背景和風格特點。宋曼蕾以“你學到了什么”為切入點組織教師們議課研課。她引導教師討論如何在教學中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策略,如何確立教學目標及其在教學中的達成,現場研討氛圍熱烈。
基地成員乳源高級中學教師俞振發主持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乳源瑤族傳統歌舞校園傳承實踐研究”結題鑒定會。鑒定會議程共四項。一是觀看課題成果之一——乳源縣中小學學生表演的瑤族傳統歌舞。二是聆聽課題主持人俞振發的結題報告。三是由課題鑒定專家組組長程建平點評發言并宣布鑒定結果。四是由程建平結合課題研究內容作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的微講座,解讀了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相關文件精神,剖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進什么,進多少,如何進”的問題,鼓勵中小學音樂教師發掘本土優勢,打造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的本土傳統校園文化。
最后,參培學員觀看了基地學校——乳源縣高級中學舉辦的一年一度的“校園(班級)瑤族竹竿舞大賽”。此項目是該校獲得省美育特色課程的成果。
本次培訓活動將成為基地項目建設的新起點,基地成員將以活動中的收獲化為動力,積極探索和實踐,同聚力,共成長,期待成就更好的自己。
(韶關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