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
摘? 要:本文對面向信息化時代的測繪科學技術新進展進行了探討,文章從闡述新時代測繪科學技術發展概況入手,進一步分析了現代化測繪技術的獨特價值,最后提出了促進測繪科學技術創新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信息化時代;測繪科學技術;發展概況;獨特價值;發展建議
前言
在信息化時代,加大測繪科學技術的應用,有利于全面提升測繪水平與效率,有利于提高測繪數據與地質信息檔案的質量,有利于為社會發展創造更高的綜合效益。因此,要加快信息化時代測繪科學技術的運用,將地質測繪工作成效轉化為國家治理能力的組成部分。
1.信息化時代測繪科學技術發展概述
傳統的地質測繪工作,不可否認其積淀深厚,但是面對地質勘察、生態環境保護等各類新的社會問題,必須認清新形勢,認識到——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測繪領域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技術創新成果,在建設智慧城市、國土資源調查、自然災害防治等方面已經也形成了較為豐富的技術經驗。具體來說,基于GPS、GIS等技術的地質測繪手段得到全面創新發展,還有用于資料使用與檢查、地類信息精確提取、成果質量管理等系列工具,也得到了有效利用。除此之外,信息化管理平臺的建設,可以通過場景展示、圖層管理、查詢統計、三維輔助等功能模塊,實現建筑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為國土、林業、草原等多個部門提供更全面的服務;使相關政府與企業單位管理人員實時掌握環境信息,進行科學高效決策。可見,測繪工作在社會各項事業發展中體現了越來越高的綜合效益。
2.測繪科學技術的獨特價值
2.1全面提升測繪水平與效率
綜合利用近年來積累的技術創新成果,基于GPS、GIS等技術的地質測繪手段得到全面創新發展,還有用于資料使用與檢查、地類信息精確提取、成果質量管理等系列工具,也得到了有效利用,這提升了測繪效率與質量。例如,建庫生產工具集可以將建庫處理綜合效率提升30%左右,這顯著降低了成果差錯率,保證了數據準確性。
2.2提高測繪數據與地質信息檔案的質量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測繪技術得到新發展,地圖自動綜合和制圖功能模塊可自動化完成點、線、面等人工與自然地物全要素覆蓋的綜合與制圖,提升要素位置精度(使其達到毫米級)以及屬性精度,讓地質要素更具可區分性,例如它可以將道路再細分為高速、國道、省道、縣道、鄉道、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連接道等等類型,這就越來越建成更細節化的基本信息庫,形成要素更全面、信息更準確的地質信息檔案。
2.3為社會發展創造更高的綜合效益
信息化測繪技術的全面運用,使得地質測繪工作被賦予了越來越高的綜合效益。例如,信息化管理平臺的建設,可以通過場景展示、圖層管理、查詢統計、三維輔助等功能模塊,為國土、林業、草原等多個部門提供更全面的服務,有利于各級管理人員實時掌握生產情況。
3.促進測繪科學技術創新發展的建議
3.1構造信息化時代基礎測繪體系
進入信息化時代,測繪行業不斷智能化、現代化發展是不可逆轉的潮流,在測繪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方面,必然呈現出越來越明顯的跨界融合、泛在感知特征,這些特征也在城市規劃與三維建模、基礎設施與系統診斷等實踐領域得到驗證。因此,要致力于打造完善的新型基礎測繪體系,通過政策鼓勵、技術推廣等方式支持智能化測繪發展,為地質測繪工作的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持。
3.2促進測繪科學技術的持續創新與發展
當前,測繪科學技術的重要性已經得到了廣泛認知,其紅利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但這些技術的未來發展依然需要持續的研發與創新。例如,當前部分地質測繪單位在使用遙感技術的過程中,往往缺乏具有數據驅動能力的大規模樣本庫,如果涵蓋不同區域的樣本,或是由于行業保守不愿提供樣本,就可能導致樣本數量較少;高光譜、紅外等遙感影像的樣本數據缺乏也是一個大問題。為解決此問題,要開展適合于深度學習訓練,配備測試用的遙感樣本數據集分類標準、標注規范、標注工具等,并且做好樣本庫組織管理和版權保護研究等等工作。
3.3實現多種測繪科學技術的協同利用
考慮到測繪工作本身具有非常強的專業性與綜合性特點,測量對象范圍廣闊,它包括了地表上各種地物、地貌以及地下地質構造、水文、礦藏等,因此,面對的測繪環境差異巨大,必須對測繪技術提出十分嚴格的要求,必要情況下,可以對多種數字化測繪技術進行綜合利用。例如,將人工智能與遙感測繪技術結合起來,就可以形成包含海量多源異構數據的土地資源檔案庫,并且建立從數據處理分析到共享應用的全鏈路,以此大幅縮短遙感圖像解譯周期、提高解譯精準度,同時催生新的遙感應用領域,促進數字化測繪技術應用的變革。
3.4完善測繪數據信息管理體制
當前,科學理論研究領域不斷取得新成果,技術創新領域持續輸出新工藝,這些都有助于我國針對測繪行業建立更完善的高分辨率數據資源體系。與此對應,在測繪數據信息管理體制建設方面也要跟上時代步伐,通過精密的頂層設計與嚴格的制度引導,為測繪行業發展、技術的規范利用提供規范。例如,地區政府可通過盤活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商業遙感衛星、軍用遙感衛星等資源,提升信息捕捉效率與成像質量。除此之外,可以對衛星遙感數據采集實行全面規劃,出臺具有可行性的方針政策,實現更高層面的數據統籌,全面優化數據價值。
3.5夯實人才智力基礎
為了可以及時提供信息和技術服務,促進測繪科學技術的專業化發展,各地區測繪局、相關研究機構要做好人才的引進與配置工作,夯實技術研發的治理基礎;在具體的測繪工作開展中,也要常年派駐技術人員進行支持,確保各類先進技術得到準確、規范操作。以技術人員為例,他們要做好軟件系統與信息化平臺的系統維護,同時積極參與業務,全程參與專題督察、省域研判、例行督查、督查結果整理、技術培訓等工作。除此之外,測繪人員的技術培訓也要得到單位的高度重視,單位可組織GPS定位測量、無人機技術、全站儀水準儀等操作培訓活動,確保測繪人員對技術與設備的運用有相對熟練的掌握;在完成培訓后,可以對參與學習的測繪人員進行技能鑒定,保障他們在培訓活動學有所獲、學有所得。
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對面向信息化時代的測繪科學技術新進展的探討,意義重大。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明確測繪科學技術發展概況及其獨特價值,在此基礎上提出促進測繪科學技術創新發展的建議,構造信息化時代基礎測繪體系,促進測繪科學技術的持續創新與發展,實現多種測繪科學技術的協同利用,完善測繪數據信息管理體制,夯實人才智力基礎。
參考文獻:
[1]孫佳懌.淺談城市規劃中現代測繪技術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36):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