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軍
摘要:近幾年來,我國電力的快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電力配網工程的發展電力事業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電力配網工程的建設逐步趨于完善,配網工程數量進一步增多,施工質量將直接決定配網工程的控制和管理,配網工程的各項質量管理工作必不可少.本文通過分析施工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著重探討了控制各項問題,優化質量管理工作。
關鍵詞:配網工程 施工質量 控制與管理
項目質量管理是配網工程建設的重點工作之一,在項目管理中,應始終秉承安全是“根”,質量是“魂”管理理念,著力重點抓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切實做好事前控制
一是做好示范工程建設。開展示范工程標準化建設,以點帶面,帶動了工程建設質量提升,同時也為農網工程施工的業務技術培訓提供了實訓教材,取得了明顯成效。
二是做好技術教育培訓。開工前,采用課堂與現場教學相結合的培訓模式,組織開展全員技術培訓,重點圍繞配網工程典型設計、典型施工工藝、農村低壓技術規程、電力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施工通病防治措施等內容講解,通過強化施工規范與標準學習,不斷提升了施工作業人員的技術素質。
三是強化專業管理學習。為適應農網建設工作需要,在開工前,組織監理、供電所、施工單位等有關農網工程管理人員,由工程專責組織學習《典型設計》等技術規范和公司管理規定等專業知識,通過業務技能培訓與學習,進一步拓寬了每個參建人員知識面,增強了綜合管理能力,保證了質量監測、管理的準確性。
四是統一規范標準。質量管控關口前移,在業主項目部組織設計、施工、監理及運維單位開展設計交底時,重點交代臺區、線路走向規劃定位標準,明確規定了鐵附件層間距以及引流線、接戶線、拉線制作以及螺栓穿向等施工要求和尺寸,形成了統一的建設工藝標準,進一步確保了“三通一標”的貫徹落地。
二、事中跟蹤檢查,動態控制
一是抓實項目交樁復測工作。關口下沉,由業主項目部安排專人組織設計、施工、監理及運維單位對項目每個變臺位置、高低壓線路走向及桿位進行定點交樁,現場尋求最佳臺區位置和出線方位,確定最佳實施方案,為工程建設質量做好鋪墊。
二是抓細施工質量過程管理。質量管控一定要深入現場,具體到細節,要善于發現和解決問題,使可控范圍的錯誤、失誤、偏差最低限度發生。在工程實施過程中,按照項目屬地管理原則,每個項目所在供電所派出同進同出人員全過程跟蹤檢查,做好協同監管。同時,專業部門也下放一定權力,供電所有權向施工隊發放安全質量隱患整改通知單,并可按規定進行處罰,強化了過程質量監管力度。工程監理嚴控工序質量,建立了隱蔽工程查驗聯動機制,會同業主對工程從設計、施工、驗收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監理和指導,特別是臺區接地裝置工程隱蔽實體質量驗收,驗收合格后方能進入下道工序,確保了工程建設質量。
三是抓好施工質量監督指導。開展常態化質量巡視、點評曝光工作,利用配電網工程月例會,對工程中出現的安全、質量等問題進行通報分析,及時糾正質量管理缺陷與不足。公司指定專人負責技術質量指導,接受業務咨詢,同時充分利用微信平臺,不定期的發布好的現場典型施工方法和標準工藝,加大技術交流,推廣便捷、高效的施工工藝,保證工藝質量。
四是抓嚴現場驗收。開展三級竣工驗收,每一個工程完工后由施工單位做好自檢工作,然后由相關運維單位再次驗收,最后由公司組織設計、監理、運檢等部門共同進行驗收,按照“逐基到位”的原則,嚴把現場驗收關,對存在的質量問題紀錄在驗收報告單上并限期整改,確保設備“零隱患”移交。
五是嚴格標準考核。建立工程協同配合機制,各級管理人員經常性開展工程工藝、質量的監督檢查,對一些質量、工藝差,不符合技術標準的項目,堅決進行整改。通過考核,督促施工對提高整體施工工藝標準的執行力。
三、事后總結,提高管理質效
在實項目施過程中發現問題處理后,及時總結問題產生的原因及預控措施,形成管理經驗,開展工程質量“回頭看”工作,總結分析過程管理不足,不斷總結好的管理方法及控制措施,在后續施工活動中重點監管,不再發生同類問題,保證施工成果達到預期目標。
結束語
在科技逐步進步及人們生活質量逐漸提升的進程中,人們對電能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電力企業必須大規范的進行配網工程的建造,同時在進行配網建設中做好質量控制及管理工作,使人們的實際用電需求得到滿足,進而使電力行業快速且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10 kV配網工程施工管理及有效質控方式研究[J]. 方林益. 技術與市場. 2018(11)
[2]10kV配網工程施工管理及質量控制[J]. 詹少先. 科技風. 2018(26)
[3]簡析10kV配網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質量控制[J]. 李智勇. 科技風. 2017(24)
[4]配網工程項目管理中的質量控制探究[J]. 廖偉靈.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2017(06)
[5]配網建設工程質量管理的優化策略研究[J]. 鄧秀麗. 科技資訊.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