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85年鄧穎超同志首次提出了“紅巖精神”。之后,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志都對紅巖精神發表了重要論述。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紅巖精神的重要論述,進一步強調了其時代意義,為新時代研究闡釋弘揚紅巖精神指明了方向。
關鍵詞:新時代;紅巖精神;傳承和發揚
一、前言
紅巖精神是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反動統治中心在重慶歌樂山,對一大批中國共產黨和革命志士進行殘忍的屠害,但是幾年時間中,這些中國共產黨員和革命志士在百般拷打和非人般的折磨下,仍然保守黨的秘密,對當的一切活動守口如瓶。在極其艱險、復雜、惡劣的環境中,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為了實現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力促抗日統一戰線的鞏固和發展,在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共南方局的領導下,堅持抗戰、團結、進步,反對投降、倒退、分裂,與國民黨頑固派展開了有理、有利、有節的斗爭。不論是經過種種酷刑仍然堅如磐石、正義凜然的江竹筠、王樸;還是擁有好的出身,并且可以擁有好的生活條件的沈安娜、劉國志。他們在極其險惡的斗爭環境中,在特殊的戰場上,深懷民族大義,高舉愛國主義偉大旗幟,不顧個人安危,不怕流血犧牲、出生入死,以實際行動捍衛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紅巖精神的實質,是無產階級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生動體現,是無產階級革命家崇高理想、堅定信念、高尚情操和優秀品格的集中反映,是在特定的斗爭環境中表現出來的共產主義精神,是在長期斗爭中形成了一種代表成熟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崇高思想境界、堅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浩然革命正氣的精神品質,紅巖精神曾推動中國的民族民主運動走向全國勝利,新中國建立后,仍然是鼓舞全國人民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宏偉事業而奮斗的巨大精神力量。
在新時代的條件下,雖然沒有硝煙戰火,沒有槍林彈雨,但是我們面對著更為艱巨的任務,在祖國日益強大之時,面對國內人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以及世界錯綜復雜的局勢,我們要不斷的應對各種挑戰,堅持始終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宗旨。紅巖的英烈們用自己的生命奉獻給國家,他們的事跡教會了我們人只有獻身于社會,才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創造無限的價值。在新時代,我們不僅要緬懷先烈,更要把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跡發揚光大,弘揚艱苦奮斗、求真務實的革命精神,發揚不為自我、甘于奉獻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將紅巖精神融入到工作學習中去,做一名合格的歷史傳承和發揚者。
二、對紅巖精神的傳承需要具有崇高思想境界。
表現為甘于奉獻和勇于犧牲的家國情懷和民族大義。解放戰爭時期,延安方面對國民黨軍、蔣介石方面的行動了如指掌,從而能做出正確的軍事部署,這都歸功于一個被稱為“按住蔣介石脈搏”的女特工-沈安娜,原本沈安娜可以進入浙江省政府做一名速記員,但她拒絕了,當時正值白色恐怖時期,沈安娜對國民黨迫害進步青年大為反感,后經人介紹打入國民黨內部做起了為黨提供情報的工作,一做就是15年,這15年里沈安娜從未有過一絲放松,每天在緊張的氛圍中搜集情報,這也造成了晚年的沈安娜在夢中還喊著,我暴露了,從后門走等等的夢話,讓在場的人聽了為之動容。今天,在建設新中國的今天,我們有更艱巨的任務,更需要倡導崇高的思想境界,需要真正樹立高尚的精神和共產主義崇高思想,構筑起中華民族的精神長城。
三、對紅巖精神的傳承需要具有堅定理想信念。
表現為對中國共產黨的絕對忠誠和對共產主義信念的執著追求。堅定理想信念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是共產黨人戰勝一切困難的力量源泉。在國民黨統治區復雜險惡的政治環境中,在燈紅酒綠、高官厚祿的現實誘惑下,南方局領導下的共產黨人通過樹立崇高的革命理想信仰,促使自己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能永葆堅定信念。因參加革命,被敵人逮捕,囚禁于重慶中美合作所。他哥哥兩次拿重金贖他出去,敵人只要他在投降書上簽字。他面對哥哥流著淚搖著頭說:要釋放必須是無條件的!哥哥跪在地上求他,他仍然堅定地搖頭不讓步。上刑場前,他慷慨激昂地說,“與其跪著求生,寧愿站著倒在黎明前的槍口下”,“只要黨還在,我就等于沒有死”今天,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建設偉大事業,更應該不忘初心,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努力前進。
四、對紅巖精神的傳承需要具有巨大人格力量。
具體表現為襟懷坦蕩、團結一心的革命精神和顧全大局、自我犧牲的高風亮節。以周恩來同志為代表的南方局工作人員,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堅持艱苦創業、自力更生,以巨大的人格力量影響了國統區的各界人士,使他們領略到了共產黨的偉大,中國共產黨人的魅力,使他們看到了中國的未來和前途,毅然投身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今天,我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仍然亟需提倡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舍身忘己的人格風范,這既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的要求,也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不可缺少的內容。在全社會、全民族都樹立和發揚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人格魅力,有助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和整個社會風氣的好轉,有助于實現國家的富強和維護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也將為新時代增添無限的人格魅力。
五、對紅巖精神的傳承需要具有浩然革命正氣。
具體表現為勇于犧牲的奉獻精神。浩然革命正氣在如今的新時代也是一種難得的優良品質。奉獻精神是一種無私的表現,在重慶渣滓洞和白公館監獄里關押的革命志士,敢于犧牲、甘于奉獻,犧牲小我成全大家的精神正是一種浩然的革命正氣,正如劉國志犧牲時說的,“與其跪著求生,寧愿站著倒在黎明前的槍口下”。這慷慨激昂的話語響徹半空,正是因為有這些具有不怕犧牲、用于奉獻的革命志士,用生命和鮮血換來了革命的勝利。今天的和平年代,在各個工作崗位上,在每一個角落里,不是更需要我們擁有這種用于奉獻的精神嗎,在建設新中國的今天,我們尤其應該弘揚浩然革命正氣。當前,發展每前進一步,問題每解決一個,無不是與斗爭相關聯。社會需要浩然正氣,人民需要精神鼓舞,要讓人間正氣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六、總結
2018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全國人大會議重慶代表團審議時專門提到的“紅巖精神”,逐條回顧“獄中八條”等。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要經常想一想紅巖先烈們的凜然斗志、英雄氣概,時刻用堅定理想信念補足精神之鈣”.新時代紅巖精神的傳承和發揚尤為重要,我們一定不要忘記先輩們的優良品質,并將之繼續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王春山 用紅巖精神凝聚新時代干事創業的精神力量
[2]趙尚亮 紅巖精神的傳承和發揚
陶蘋,女,1977.03,遼寧黑山人,研究方向:黨校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