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通信技術普及不斷成熟下,以短視頻為代表的新媒體徹底顛覆了受眾的文化消費習慣。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數據流量的費用降低以及短視頻的盛行,許多新聞的呈現方式選擇運用短視頻。短視頻以其優勢傳播速度快、范圍廣、內容豐富,成為當前信息傳播的途徑之一。本文將從平臺的算法、受眾、新聞的產出者三個方面論述短視頻傳播過程中的問題,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新聞類短視頻;信息繭房;新媒體
短視頻是指視頻簡短,以簡短的時間敘述完整的故事,并借助視頻軟件進行拍攝,在互聯網上進行呈現的視頻。在新媒體時代下,短視頻不僅是休閑娛樂的工具,也逐漸成為人們接受新聞的首選渠道之一。短視頻使得新聞的傳播更加的快速、簡潔。但在發展中也存在著許多問題。例如在新聞傳播中假新聞層出不窮,也暴露出受眾盲目跟風、新聞生產者為博眼球編造新聞、傳播平臺不審核新聞來源直接進行發布等問題。
一、融媒體背景下短視頻現狀
據2021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現在我國的網絡視聽用戶高達9.44億人次,網絡視聽產業規模破6000億元。在2020年后半年,我國新增網民4915萬,在這其中超過四分之一的新網民接觸互聯網是因為使用視聽類的應用;不僅如此,超過五分之一的人是因為短視頻才第一次上網,其次才是通訊類軟件。在短視頻用戶中,僅僅是過去半年內就有接近一半的用戶上傳過短視頻。人們從之前單向接受媒體所傳播的東西,轉變為人人都是傳播者。2月2日吉尼斯世界紀錄發文宣布,李子柒作為中國短視頻博主,其在海外的粉絲量創了新高,以1410萬的YouTube訂閱量刷新紀錄。這一紀錄也證明了,短視頻不僅深受我國用戶的喜愛,國外網友也對短視頻喜愛有加。而在短視頻下,越來越多中國的傳統文化,被國外友人所熟知。作為一種傳播渠道,短視頻的興起對中華文化的守正創新起到了推動的作用。然而作為一個新聞的傳播渠道短視頻在其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在2021年5月22日,微博誤報袁隆平老先生逝世,該消息瞬間被推上了熱搜,引起了眾多網友的廣泛關注,給社會造成極大的困擾。
以短視頻抖音為例,抖音推送機制成為冷啟動,指的是一個視頻最開始被推送到200到500人的區間,以一周為期限,一周之后根據該視頻的完播率、點贊量從而進入二級篩選推送,點贊量、完播率高的進入到1000人的區間,在這種算法下人們喜愛的視頻會不斷增加點贊量。
二、新聞類短視頻中存在的問題
在短視頻時代下,短視頻的主要內容不僅有美食、美妝、旅游等,新聞類短視頻也成為了短視頻用戶的需求之一。但在推送機制下新聞類短視頻中新聞質量參差不齊。
(一)平臺算法存在的問題
大數據時代,科學技術發展使得平臺算法更智能化,方便生活以及出行。平臺的算法測算用戶的喜好,從而用戶會一直刷到自己所關注、喜愛的信息內容。例如在淘寶平臺,搜索一個關鍵詞,未來一段時間的淘寶使用中都會有該產品的推薦,它們會以價格不同、商家不同等方式出現在用戶的視角。在這種算法迎合用戶的情況下,平臺算法構筑了信息繭房,信息繭房會導致網絡群體的極化,信息繭房一旦出現,該群體內的人會喪失和外界的交流,長期在繭房中的受眾會產生盲目自信等問題。并且信息繭房會導致社會粘性的丟失,人們會沉浸在自我世界中,忽略社會的發展,因為個體與個體之前缺乏一些粘性,就會導致社會現象會變得人心渙散。
(二)受眾群體的問題
在大數據下的推動下,短時頻可以精準刻畫用戶畫像,用戶的年齡區間、性別、喜好等都會以數據形式將用戶形象精準的刻畫出來。用戶畫像使短視頻用戶會精準的接收到自己所喜好的視頻內容,在這種長期狀態下,用戶會對短視頻內容深信不疑。 在“‘萬物皆媒’的泛媒體時代,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傳播主體,每個組織或機構也都擁有自己的組織傳播渠道”[2]短視頻衍生出內容生產者ugc,ugc指的是用戶是信息的生產者的稱呼,其優勢就是更加的親民,所以會使其受眾盲目跟風,大肆宣傳、大量轉發,甚至常常以批判的角度去評判事物,導致網絡環境極其惡劣,自身卻沾沾自喜,對事件真假毫不關心。
(三)新聞生產者的問題
在短視頻中ugc成為了新聞提供的力量之一,而ugc區別于傳統主流媒體,ugc新聞內容存在虛假信息。假新聞指沒有按照事物本來發生的樣子去客觀、真實的報道。一般可以分為幾種形式:①是篡改新聞內容,將新聞中的地點、時間等細節進行更改。②是為吸引大眾,夸張新聞中一些嚴重的事態,從而增加關注度。③是編造一些不存在的事物,異想天開毫無依據可言。④是井底之蛙型,只關注新聞中一小部分斷章取義去進行評價。
在傳統主流媒體時代,受眾主要靠主流媒體的信息為主,傳統主流媒體對新聞真實性有很嚴格的篩選。并且當時信息傳播速度很慢,假新聞傳播很緩慢,接收到假新聞的群體是有限的。在這種新媒體的背景下,假新聞的傳播可以無形之間擴大了接收信息的受眾面積。新媒體的特點就是:傳播速度快、傳播成本低、受眾廣泛。加之短視頻深受受眾喜愛,受眾的盲目崇拜會導致網絡環境惡劣,嚴重影響社會風氣。
三、新聞短視頻解決問題的探討
針對上述問題,接下來筆者將從平臺算法、受眾群體、新聞產出者三方面進行具體建議。
(一)優化平臺算法,推動轉型升級
平臺推動了信息繭房的出現,其會針對用戶喜好進行內容推送。這會使用戶接收到的信息是單一的、局限的。對平臺算法進行整合,讓其可以正確的推動社會的發展。首先國家對其應立規章制度,算法推薦是大數據下的新的事物,法律現在的立法更多是偏向于網絡的管理,對于算法推送方面較為薄弱。其次算法推動應該更加的人性化,要確保用戶的選擇權,如此的平臺算法才能更好地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
(二)引導輿論導向,提升受眾素養
短視頻用戶是信息的接收者,新型的主流媒體是傳播者,在傳播關系中是信息傳播主體,所以主流媒體要正確的引導輿論導向,減少用戶的集合行為。并且受眾本身要培養有自我思考的能力,要勇于接收不同的事物,同時在接收到信息時應該先思考消息來源、信息真假等方面。做到不盲目跟風,不信謠不傳謠。
(三)提高新聞產出者個人素養
新聞產出者作為傳播者,要提高自我職業素養,需要練腳力,下到基層,了解基層情況從而真實報道信息;練眼力,眼力背后是辨別力、判斷力,要練就“火眼金睛”一眼分辨新聞真假;練腦力,有目的的進行思考,新聞內容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要有深層的含義;練筆力,要保證新聞真實性、準確性,同時筆力也是四力中最重要的,腳力、眼力、腦力最后的呈現方式都是通過筆力。作為傳播者要對受眾的思想進行引導,使社會更有穿透力、感召力、引領力和凝聚力。
習近平主席曾說過:“人民在哪里,宣傳就要到哪里。”如今人民摘取信息在互聯網網上,宣傳要緊跟時代腳步?;ヂ摼W上的消息宣傳要遵循事物本身規律。要壓實互聯網企業的主體責任,絕不能讓互聯網成為傳播有害信息、造謠生事的平臺。短視頻雖然興起時間短,但構建和諧社會生活,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措施。
參考文獻:
[1]肖建國.基于融媒體大背景下深入研究移動短視頻新聞的有效傳播途徑[J].記者觀察; 2020(05)
[2]秦剛.融媒體背景下移動短視頻新聞傳播分析[J]. 西部廣播電視;2020(10)
[3]李佳蓉.媒體融合背景下移動短視頻的傳播模式研究[J].新聞文化建設;2021(01)
簡介:張麗嬌(1999-),女,漢族,籍貫:山西太原,本科,單位:四川電影電視學院,主要研究方向:廣播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