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交通工程項目建設不僅有助于推進城市化進程加快,亦對城市經濟發展有著重要影響。但是些許法律問題的存在使得目前交通工程建設頻繁出現貪污腐敗、安全管理不到位等現象,進而影響到交通工程價值的體現。所以本文立足于交通工程建設存在法律問題的分析,以此為前提實施有效對策來促進相關法律完善。
關鍵詞:法律問題;交通工程;法規;解決對策
現階段我國交通工程建設在經濟持續發展的帶動下呈現出一片繁榮,交通工程建設在完善城市基礎性設施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受限于施工周期過長、投資巨大、技術負責等因素的影響,致使現階段交通工程建設不可避免的出現些許法律問題。倘若交通工程建設法律問題未加以有效解決,輕則影響到項目建設的順暢性,重則導致交通工程項目的價值體現造成不利影響。正因此,探討如何有效解決交通工程存在的法律問題,對于推動我國交通工程建設事業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一、交通工程建設存在法律問題分析
(一)法律適用性問題
目前交通工程建設中部分法律仍存在適用性較差的問題,以《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為例,是房屋拆遷糾紛解決過程中可以依據的最高層次條例,但是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形勢下,該條例相對籠統的內容已經無法滿足實際需求。對于現階段不同地區拆遷補償形式、安置標準無法做到有效規范[1]。也正因該條例實施在交通工程建設中無法適用,增大項目前期征地拆遷工作的開展難度,甚至因拆遷糾紛的出現而影響到項目順利推進。
(二)法律針對性問題
目前我國交通部門尚未對交通工程造價監督進行相關規定的規范性、系統性制定,使得實際工程造價監督期間因法律缺失針對性頻繁出現官員腐敗、質量瑕疵等現象[2]。要想實現開展規范化、合理化的項目造價監督,建議相關部門依據項目實際情況的分析,在充分掌握地域需求、優勢的基礎上進行造價監督規定、制度的配套化、完善化建設,真正實現將腐敗、造假等現象抑制在萌芽階段,通過提升法律針對性來保證交通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
(三)法律漏洞缺陷存在
盡管我國針對交通工程建設涉及的法律條例進行持續完善與優化,但是在多因素的影響下,仍有部分法律缺陷、漏洞存在于交通工程項目建設中[3]。首先,對于部分建設問題的處理尚未進行標準的明確與統一。其次,項目建設期間針對現場安全檢查的開展,其法律尚未對安全執法行為、評判標準以及違規行為處罰規定等方面進行規范,不僅影響到工程現場施工的順利進行,對于現場安全隱患的消除同樣存在不利影響。
二、我國交通工程建設中法律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重視對法律制度適用性的提升
要想保障相關法律條例在交通工程建設中得到充分應用,需在明確交通工程特殊性的基礎上,進行交通建設法律制度的針對性、具體性完善[4]。若情況允許,可在制度完善過程中充分汲取其他發達國家優秀經驗,或者是借助聽證會、官網發布等渠道來獲取民眾想法與意愿,將其中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內容融合于法律法規中,以確保交通工程建設期間相關法律的應用有更強的適用性。另外,為避免出現諸多缺陷與漏洞,可借助周期性的形式進行法案劃定實施,以期通過法律完善來推進交通工程項目的順利建設。
(二)重視對現行法律查缺補漏
深度剖析交通工程建設中實施法律存在的不足與漏洞,并第一時間修訂調整來提升法律效率。參照現階段新形勢、新問題、新要求等,對陳舊法律條例進行適時、適當修改調。通過對現行法律進行優化條件,避免法律滯后性問題的存在對交通工程建設產生負面影響。
(三)重視對法律監管制度優化
加強監督管理制度的完善與優化,對于提升法律法規效力依據發揮其最大作用有著重要影響[5]。例如做到在交通工程建設全過程中做到法律法規的遵循。縱觀現階段交通工程招投標工作開展,部分企業為爭取中標資格,選擇在投標期間實施“兩套皮”模式,對于自身不達標實質通過身披“守法法人”進行掩蓋。當企業中標后則會顯露出真實的不法實質,導致交通工程建設質量難以嚴格把控,甚至會導致豆腐渣工程的出現。鑒于此,需認知法律監督管理制度完善的必要性,采取科學手段措施進行交通工程建設全過程監督,并強調工程建設期間各法律法規的全面執行,有效避免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出現違法現象。
(四)重視對腐敗問題監督強化
腐敗問題的存在不僅影響到交通工程能否順利建設,亦對交通工程項目價值及其效益的體現產生負面影響。所以需提高對腐敗問題監督的重視度,并依據相關要求制度進行腐敗懲處力度的加大。之所以單獨強調腐敗問題,主要原因是交通工程建設中腐敗問題出現在具備常規特點的基礎上,甚至各環節的開展均于腐敗問題存在一定聯系。同時,腐敗問題對于交通工程的影響不僅體現在項目建設質量、安全等方面的把控,民眾人身財產安全同樣受到腐敗問題的直接影響。所以,必須以完善且科學的監督監管體系進行腐敗問題管理。為提升腐敗問題監管監督的全面性,可視情況落實民眾舉報機制,并強調交通工程建設各環節的開展體現出透明化、公開化的特點,進而有效打擊交通工程項目開展期間存在的貪污、行賄等問題,以此營造出更為純潔、綠色的建設環境。
結束語:
綜上所述,法律問題的存在影響著交通工程建設質量、安全的把控效果,亦對交通工程后期運行效益的體現產生不利影響。為此,要想為交通工程創設綠色、規范的建設環境,需深度剖析當前項目建設隱藏的法律問題與漏洞,在此基礎上采取科學對策來持續優化、改進相關法律法規,進而在顯著提升現行法律法規效力的同時,有效規避項目建設期間貪污腐敗、受賄行賄等現象的出現,支撐我國交通工程建設事業的長久發展。
參考文獻:
[1] 廉秋子. 我國交通工程建設中的法律問題與對策[J]. 法制與經濟(中旬刊),2010,000(008):27-30.
[2] 申守義. 我國交通工程建設中的法律問題與對策[J]. 活力,2015,000(003):46-46.
[3] 趙洪超. 解析交通工程建設中的法律問題與對策研究[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000(022):976-976.
[4] 馬興仲. 交通工程招投標存在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 水路運輸文摘,2019,000(004):100.
[5] 祁婷. 工程招投標中存在的主要法律問題研究[J].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經濟管理2016,00(35):00270-00270.
作者簡介:
李明(1978.4-),女,漢族,籍貫山東鄆城,本科學歷,初級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