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秋瑩
摘要:基層青年文藝人才是藝術教育、藝術培養等基層藝術工作的人才儲備軍,基層青年文藝人才的發掘和培育對于加強和創新基層文化傳播,和諧穩定創建基層文藝起著基礎作用。在培養基層青年藝術人才的過程中,以何良性機制引導其成長過程,調動青年文藝人才其積極性,端正其審美觀念,是基層青年文藝人才培養路徑的重要探索。
關鍵詞:基層青年;文藝建設;人才培養
在當代以國家為主導大力發展和建設文化事業的今天,青年文藝人才作為文藝人才群體的重要分支,國家對青年文藝人才的培養越發重要。基層青年文藝人才在藝術人才培養中具有不可替代性,是基層文化事業繁榮發展的主力軍。近年來,新時代基層青年文藝人才的建設和培養取得了不錯的成就,但就發展過程,發展情景和發展趨勢來看,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本論文希望能針對當下基層青年文藝人才培養中所取得的成果進行創新研究,又能夠發現在青年文藝人才培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得以突破和改善,并對青年文藝人才培養的隊伍建設提出有益對策。
一、基層青年文藝工作的發展現狀及問題研究
基層青年文藝工作者的發展中存在著基層青年文藝人才隊伍的不穩定、展演和展覽藝術作品傳統、單一,表演形式相對固定、演出經費緊張、演出環境差、演員流動性大、演員年齡結構不合理、受眾群體單一且趨于老齡化等問題。明確基層青年文藝人才的培養目的,青年文藝工作者隊伍的建設不僅要做到對基層青年文藝人才的吸納、挖掘和培養,還要適當放寬門檻,讓更多基層青年文藝愛好者有機會參與和加入,擴大基層文藝隊伍,讓具有過硬技能的專門人才踏上文藝工作的道路,為青年文藝愛好者的學習進步和自我展示的舞臺,并對基層青年文藝工作者的長期職業發展進行指導和規劃。
因對基層青年文藝人才培養注重程度不夠,提供的資源支持不夠,導致基層青年文藝人才隊伍不夠龐大。社會各界營造的社會環境氛圍、物質環境,社會形象和社會地位較低、薪資水平及福利待遇等物質資源配置跟不上等原因讓基層文藝工作者對于職業期望、工作生活狀態同自身的期望不符造成心理落差,造成基層青年文藝人才的流失,給基層文藝工作者的長期發展造成困境。
二、基層青年文藝人才培養的發展路徑研究
(一)促進身份認同,投身文藝事業
職業認同、入職動機、條件支持、薪資待遇等內外部因素沖擊著基層青年文藝工作者的發展。基層青年文藝工作者要注重提高自身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的提高,多多參加外出培訓、大師班、采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學習,提升專業能力,開闊青年文藝工作者眼界,提升青年文藝工作者的業務能力,加強基層青年文藝工作者的學習意識。工作環境的優化和自身價值的實現,能讓基層青年文藝者全身心投身基層文藝事業。文藝作品的創作要了解群眾的需求和心聲,從文藝工作者自身和外部演出環境上的創新入手,明確群眾作品的創作方向,在創作觀念、創作題材、創作語言及藝術表現形式上靈活變通以賦予藝術作品更大的生機和活力,吸引更多的、更年輕的觀眾群體。如藝術作品加入新科技元素,演出形式多樣化能使演出程序更加便捷等,推動了我國的文化事業的發展,對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和推廣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提高重視程度,加大宣傳力度
政府、文旅部門投入資金收納技能扎實的基層文藝人才。改善基層文藝青年的生活條件讓基層青年人才消除后顧之憂,讓他們以積極向上的狀態投入到傳播基層文藝的工作中;改善基層青年文藝工作者的工作環境,提高工作效率;擴大培養基層青年文藝人才隊伍,實地考察尋找民間藝人,適當引進業余愛好文藝工作者,樹立更牢固的人才意識。在現代化、信息化發展的超傳播時代,融媒體環境下的基層文藝工作同樣需要借助于融媒體的傳播,打造品牌效應,讓更多的受眾接受它,喜歡它。強調強化演員內功、打造精品劇目固然重要,包裝和宣傳對于提振文藝工作影響力也同樣重要。線下演出線上同步直播的演出方式,認清新時代觀眾群體的分化以及審美選擇,多種渠道、多種形式的利用融媒體環境的傳播優勢,拓寬基層文藝工作者的發展路徑和可持續發展,達到傳播參與積極、觀眾認同廣泛、文化傳承效果高效的目的。
(三)創新培養方式,拓展培訓內容
通過有經驗的中老年專業院團文藝工作者對基層青年文藝工作者的“傳幫帶”;定期培訓,院團、高校幫扶,提高青年文藝工作者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提供學習和進步的平臺,“文化下鄉”、“文化進校園”、培養熱愛文藝的“愛好者”和“接班人”等方式,創新培養方式,拓展培養內容,激發基層青年文藝工作者的工作活力,激發基層文藝人才的創作熱情。開展曲藝、書法、美術、舞蹈等交流演出,方便文藝愛好者相互切磋、交流學習,吸引更多基層青年文藝愛好者。在基層青年文藝人才整體培養的同時,加大對基層不動地域、不同傳統技藝文藝愛好者的培養和挖掘,合理利用人才資源,為優秀的青年文藝人才提供更好的平臺自我展示和交流學習,為基層青年文藝人才提供崗位和展現自己的舞臺,有效擴大培養基層青年文藝人才的隊伍。
(四)建立長效的培養基層青年文藝人才機制
建立基層青年文藝工作者的發展培養的體系,促進基層青年文藝工作者的培養。營造和諧且受尊重的社會環境氛圍,促進基層文藝工作者的社會形象的改善、社會地位的提升,提高薪資及福利待遇,改善物質資源。通過多種宣傳方式吸納文藝愛好者,從本專科院校、高職院校等選拔培養熱愛文藝工作的青年合理開展相關的文藝課程的學習,為培養基層青年文藝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發展基層文藝事業,建立培養基層青年文藝工作者的機制,培養優秀的受眾群體,激發青年文藝工作者的工作活力。群眾對文藝工作者的積極反饋能更加激發青年文藝工作者的熱情。同時,多組織各藝術團體間展開交流合作,統籌發揮各類人才的作用,設立基層文藝工作者培養專項基金和基層文藝工作者獎勵基金,建立長效培養機制。
青年文藝工作者的工作,隨著廣大群眾對文藝需求的多元化,要求基層青年文藝人才要符合文藝需求,全面發展,更有針對性的服務大眾,為人民創作、為人民抒懷。基層青年文藝人才是開展基層文化傳播、發揮文藝工作感召的專門人才,培養基層青年文藝人才的過程需循序漸進,受演出資金、演出環境等客觀條件限制和影響導致基層青年文藝工作者隊伍不穩定的發展現狀中存在的問題要通過自身身份認同、提高重視程度,加大宣傳力度、創新培養方式,拓展培訓內容,建立長效的培養基層青年文藝人才機制等策略加以解決,從而提高創作能力、增強責任感、與時俱進,培養出熱愛文藝事業、熱愛本職工作基層青年文藝人才。
參考文獻:
[1]高國慶.高層次文藝人才成長規律探析及啟示[J].藝術家,2018,(07).
[2]王章華,伍益中.湖南文藝人才隊伍建設和培養現狀[J].藝海,2019,(02).
1課題:山東省人才服務行業協會課題《基層青年文藝工作者培養策略優化研究》,項目編號:20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