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秀云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的方式變得更加多元化。這使得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有效提高,并且通過多種教學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加深。目前有許多小學數學課堂都采用“問題導學”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全面發展。本文主要根據“問題導學”模式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進行討論,希望能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提供參考價值。
關鍵詞:問題導學;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學研究
引言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課堂發生了較大的改變,也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進行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需要緊跟時代的發展,結合現代化的教學方式,致力于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在這種情況下,問題導學的教學方法就是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新方法,這種方法目前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廣泛應用,通過問題導學的方式能夠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滿足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要求,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進行學習[1]。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應用問題導學的方式,并開展相應的教學設計,達到高質量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一、問題導學模式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
(一)趣味問題的引入,激發學生的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外界事物還保持著非常強烈的好奇心,容易被外界事物影響和吸引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在教學過程當中引用趣味的事物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在課堂開始之前,通過趣味性的問題引入,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還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除此之外,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比較活躍,無法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所以通過趣味問題的引入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將精力集中在課堂上,讓學生可以活躍思維,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2]。
比如,教師在講解圖形這一內容時,為了激發學生對圖形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堂講解過程當中,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圖形,或者學生喜歡的動畫片當中的圖形,引入問題在生活或者動畫片中有哪些常見的圖形,分別叫什么名字,這時候學生就能夠回想自己喜歡的動畫片或者生活中的事物,這樣就能夠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并且活躍學生的學習思維。在講解圖形的過程當中,教師還可以在問題提出之后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在紙上或者用紙裁剪出自己回憶出來的圖形或者老師要求的圖形,這樣就能夠加深學生對圖形的認識和記憶。教師還可以使用卡通積木的教學工具,讓學生加深對圖形的認識學生,通過對圖形實物的觀察,在日后的學習當中可以得到有效的幫助[3]。
(二)創設教學情景,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應用
小學數學知識許多都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并且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數學知識,還要運用數學知識,讓學生在生活實際當中感受數學的重要性,能夠在生活實際當中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所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并且在情境當中通過問題導學模式,讓學生在情景當中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在解決過程當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這時學生在生活情景當中,不僅可以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還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探究意識,讓學生思考在生活實際當中應當用哪種數學知識去解決,增強了數學應用能力,并且加深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感情,基于此,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興趣也就提高了[4]。
比如,教師在講解有關數量單位的知識過程當中,里面所涉及的單位有長度單位。在生活當中也有許多有關這些單位的應用。所以教師在創設情境的過程當中,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創設路程的情境,比如學生從家出發到學校路經幾個標志點,每個標志點離家或者離學校距離的單位應該用哪個表示,再比如一個硬幣的高度應該用哪個長度單位表示,在這幾個問題之下,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可測量的物體進行測量,在測量過程當中學生可以對物體的長度得到準確的數據[5]。之后教師在對長度單位或者面積單位進行講解,讓學生明白知識上每一格表示的意義在測量較小物體時,可以用毫米來表示長度單位,在測量課本寬度時,則可以用厘米或者分米來表示單位,通過創設實際測量的教學情境,學生可以更好的理解相關的長度單位,加深對這些單位的理解,在實際生活當中遇到相關的問題,學生就能很快的對物體測量的單位作出反應。
(三)通過小組合作學習,開展問題探究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能夠有效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小組合作學習當中,學生可以進行自主思考,自主學習,并且與小組內學生進行討論,把自己的想法展現出來,有效凸顯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收獲到知識,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但是由于小學期間學生的學習能力還有所欠缺,在自主學習過程當中會受到一定的阻礙,如果教師讓學生對知識進行獨立探究,難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并且還會讓學生無法探究到數學知識的內涵。所以教師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過程當中,可以加入問題導學模式,讓學生根據教師的問題來進行自主思考和討論,這樣有目的性的進行學習學生的探究興趣就會有效提高,并且探究內容也會一一呈現,在完成一個探究問題時,學生的成就感和信心也會增加,促進學生進行下一個問題的探究[6]。
二、總結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已經發生了較大的改變,教師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有效提高了小學數學課堂的效率與質量,并且極大的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求。通過問題導學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凸顯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向琳琳. "問題導學"模式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研究[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7(44).
[2]孫小平. "問題導學"模式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研究[J]. 好家長, 2018(42):105-105.
[3]袁紫薇. "問題導學"模式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研究[J]. 魅力中國, 2019(45).
[4]盧紅嫻. "問題導學"模式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研究[J]. 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 2019(07):152-152.
[5]楊敏敏. "問題導學"模式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研究[J]. 家長, 2019(17).
[6]季秋香. "問題導學"模式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研究[J]. 數學大世界(小學三四年級版), 2018, 000(006):86.
[7]胡曉娟. "問題導學"模式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研究[J]. 成功:教育, 2018, 000(021):P.11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