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倩娜



一、導讀
學生之前已經(jīng)學習過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以及它們的周長、面積計算公式,也直觀地認識過圓。在此基礎上,正式認識圓的有關知識,這也是小學階段最后學習的一個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等都是直線圖形,而圓是曲線圖形。從研究直線圖形到研究曲線圖形,對學生而言是一種跨越。因此,本課以實踐活動引領學生的學習,體現(xiàn)“做中學”。在“做”的過程中,引發(fā)學生的思考、主動探究,通過課前觀察尋找生活中的“圓”,并通過課中“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動方式,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從而促進學習目標的有效達成。
二、主題與課時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教科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圓》——圓的認識(1課時)
三、課標要求
1.圖形的認識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圖形自身特征的認識;二是對圖形各元素之間、圖形與圖形之間關系的認識。
2.通過觀察、操作,認識圓,會用圓規(guī)畫圓。
四、學習目標
1.經(jīng)歷觀察、尋找、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圓”的過程,充分感受生活中的“圓”的舒適與美。在認識圓的過程中,體會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通過自主探究,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參與互動和分享,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在畫圓的過程中,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3.在小組合作中通過“折、畫、量、算”等活動,理解圓的基本特征,提高抽象概括能力。
設計說明:課前從經(jīng)歷觀察生活、尋找生活中的“圓”出發(fā),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密切相關,感受圓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感受“圓”的舒適與美,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帶著對圓的憧憬來到課堂,進行一系列的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學習,從而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和理解圓的基本特征。
五、評價任務
1.課前,把尋找到的圓形物品拍照上傳分享到全景平臺“圓的認識”任務1中。(檢測目標1)
2.當看到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圓”,有何感受?(檢測目標1)
我的感受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會用圓規(guī)畫圓。(檢測目標2)
4.通過小組合作,能完成活動記錄表。(檢測目標3)
5.通過小組交流比較,知道同學間所畫的圓有什么不同,并能說出理由。(檢測目標3)
六、資源與建議
1.之前已經(jīng)學習過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平面圖形以及它們的周長、面積的計算公式,也直觀地認識過圓。在此基礎上,正式學習圓的有關知識。
2.課前經(jīng)歷觀察、尋找、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圓”的過程,充分感受生活中的“圓”的舒適與美,把發(fā)現(xiàn)的“圓”拍照上傳分享到全景平臺“圓的認識”任務1中。
3.本課的學習順序為:把生活中的圓形物體拍下來并上傳分享——談談對“圓”的感受——會用圓規(guī)畫圓,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在用圓規(guī)畫圓的過程中直觀感知針尖所在的點保持不動、鉛筆尖所在的點不斷運動,但圓規(guī)兩腳間的距離保持不變——理解圓的基本特征。
4.本課的重點是理解圓的基本特征,難點是用圓規(guī)畫出規(guī)范的圓,若畫出的圓有斷線現(xiàn)象,則畫出的圓不夠規(guī)范。
設計說明:簡要介紹本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方法、學習順序和重難點,在正式學習前做好學習的心理準備,完成課前學習任務,進而淡定從容地面對新的學習任務,為達成學習目標做好準備。
七、學習過程
(一)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Ipad、一個圓規(guī)、一把直尺、圓形紙片(在紙上想辦法畫一個圓并剪下來)
(二)課前學習
任務一:充分感受生活中的“圓”的舒適與美,初步建立圓的表象
1.觀察生活,尋找生活中的圓形物品。(指向目標1)
2.把尋找到的圓形物品拍照上傳分享到全景平臺“圓的認識”任務1中。(檢測目標1)
3.建議相互學習,對同學的作品進行點評。
設計說明:創(chuàng)建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通過課前觀察、尋找、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圓”,激發(fā)學生體驗生活的意識和熱情,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和表現(xiàn),進而感受生活中的“圓”的舒適與美,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
八、課中學習
任務二:閱讀課本,進一步建立圓的表象
1.自主學習:閱讀課本第57頁主題圖。(指向目標1)
2.思考:當看到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圓”,有何感受?(檢測目標1)
我的感受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設計說明:感受到奇妙的自然界和氣勢宏偉的各種建筑,進而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tài)文明理念,感受到今日的祖國繁榮昌盛、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激發(fā)學生更加熱愛祖國,再次感受生活中“圓”的美感,進一步建立圓的表象。
任務三:自主畫圓,掌握方法
1.獨立完成:請用圓規(guī)在下面方框內(nèi)畫一個圓,然后閱讀課本第58頁第一自然段,并用字母O、r、d標出所畫圓的圓心、半徑和直徑。(指向目標2)
2.與同桌交流:你是怎樣畫的,并指出圓心、半徑、直徑。(指向目標2 )
3.與同桌交流:你的同桌畫的圓規(guī)范嗎?如果不夠規(guī)范,那么該如何改進?(指向目標2 )
4.再畫一個圓,并用字母O、r、d標出它的圓心、半徑和直徑。(檢測目標2)
設計說明:通過動手用圓規(guī)畫圓,感知畫曲線圖形與直線圖形的不同,通過閱讀課本了解圓心、半徑、直徑,通過交流掌握用圓規(guī)規(guī)范畫圓的方法,從而突破難點,使畫出的圓曲線清晰勻稱干凈,不重影不斷線,達成預期畫圓目標。
任務四:四人小組合作,通過“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算一算”,理解圓的基本特征
1.拿出圓形紙片沿著直徑折一折,畫一畫折痕,有什么發(fā)現(xiàn)?(指向目標3)
我們發(fā)現(xià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小組合作,量一量、算一算,完成下表。(檢測目標3)
3.看一看:觀察小組成員所畫的圓,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檢測目標3)
不同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理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設計說明:在小組合作探究活動中,充分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通過“折一折”知道了把圓沿任何一條直徑對折,兩邊都可以重合,說明圓是軸對稱圖形;通過“畫一畫”知道了圓有無數(shù)條半徑,無數(shù)條直徑;通過“量一量”知道在同一個圓中,所有的半徑長度都相等,所有的直徑長度也都相等;通過“算一算”知道了在同一個圓中,半徑是直徑的,直徑是半徑的2倍;通過對比“看一看”知道圓心決定圓的中心位置,半徑?jīng)Q定圓的大小。
任務五:運用所學,解決問題
1.完成課本P58做一做第2題。(鞏固目標2)
2.完成課本P58做一做第1題。(檢測目標3)
設計說明:要求找到一個畫在紙上的圓的圓心,反復測量、調整,明白直徑是圓里面最長的線段。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shù)學學習的價值。進一步鞏固畫圓,畫得規(guī)范,畫得輕松。
九、作業(yè)與檢測
1.一個圓里的半徑有(? ? ? ? )條,直徑有(? ? ? ?)條。同一圓內(nèi),所有的半徑都(? ? ? ? ),所有的直徑都(? ? ? ? ),直徑長度是半徑的(? ? ? ? ),半徑長度是直徑的(? ? ? ? ?)。圓心決定圓的(? ? ? ? ),半徑?jīng)Q定圓的(? ? ? ? ? )。(鞏固目標3)
2.填表。(檢測目標3)
3.看一看,填一填。(拓展目標3)
大圓的直徑是(? ? ? ? ?)厘米,小圓的半徑是(? ? ? ?)厘米。
4.畫一個邊長是5cm的正方形。先在這個正方形內(nèi)畫一個最大的圓,再在正方形外畫一個圓,使正方形的四個頂點都在這個圓上。(鞏固、拓展目標2)
十、學后反思
1.通過今天的學習,我認識了圓心、半徑、直徑,分別用字母? ? ? ? 、? ? ? ? ?、? ? ? ? ? 來表示。在同一個圓中,所有的半徑長度都(? ? ? ),所有的直徑長度也都(? ? ? ),d= (? ? ) r,r= (? ? )d。(? ? ? ?)是圓里面最長的線段。
2.回顧今天的學習過程,我印象最深的學習活動是? ? ? ? ? ? ?,通過這個活動,我知道了? ? ? ? ? ? ? ? ?。
3.通過今天的學習,我的收獲是? ? ? ? ? ? ? ? ? ? ? ? ? ? ? ? ?。
4.通過今天的學習,我的疑惑是? ? ? ? ? ? ? ? ? ? ? ? ? ? ? ? ? ?。
設計說明:引導學生從系列的活動中,學會總結歸納所學知識,并從學習經(jīng)歷中反思學會了什么,提高學習自信。讓學生提出疑惑,一方面幫助學生養(yǎng)成提出問題的習慣,提升數(shù)學素養(yǎng);另一方面便于教師收集學生學習經(jīng)驗素材,進而對這些素材進行分析和歸因,改進學習活動設計,尋找促成學生形成正確理解的學習途徑。
責任編輯? 吳華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