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旋菁


【摘要】童話是兒童想象力的搖籃,亦是生命成長的方舟。童話體裁的課文在小學階段占比大,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想象思維和創新思維,提高語言能力和文學素養。為更好地促進我校“悅活課堂”的構建,教師需要全方位把握童話內涵,充分發揮童話的育人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的活力和內在動力。
【關鍵詞】悅活課堂;童話教學;思維訓練;語言訓練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沒有了童話,孩子們就無法生活;沒有了童話,周圍世界對于他就會變成畫布上的畫。”童話教學的過程中,課堂應該成為學生真正的活動陣地。完成這項育人理念,首先要求教師有足夠的童話育人自覺性,在童話教學中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語言,使學生個性得到張揚。
廣州市南沙區金洲小學的“悅澤教育”理念下,“悅活課堂”要求教師轉變傳統思維,打造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輕松、愉悅氛圍的課堂。所謂“悅”,指心情愉悅,學生是積極向上、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的;所謂“活”,代表師生思維互動下碰撞的火花,尊重學生的天性,激發學生思維的閃光點。
針對如何在構建師生和諧關系,將童話文本與生活實際巧妙結合,有的放矢的實施思維拓展和育人方面,筆者以二年級課文《蜘蛛開店》為例,做了以下嘗試:
一、串聯導入,愉悅心靈
第斯多惠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精心、巧妙的課堂導入能夠抓住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激發學生的濃烈求知欲,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教師在童話教學中,可以以童話內容為線索,設置關卡為線索,恰如其分地導入。如《蜘蛛開店》一課,教師以“讓我們一起坐車去蜘蛛的商店逛逛吧!”為楔子,多媒體平臺上出示蜘蛛商店的圖片(如圖1),一張張小汽車的圖片頭頂是課文的生字詞,以開車闖關的形式帶領學生完整地復習一遍上節課的基礎內容。
第二步,教師出示小游戲,要求學生選出蜘蛛店里的商品和顧客。本環節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兩名學生上臺通過觸摸電腦屏幕的方式,從眾多掉落下來的氣球中選擇正確的答案,答對數量多者獲勝(如圖2)。當課堂進入這一部分時,在好勝心的驅動下,大部分學生都樂于加入到這次智慧的比拼中。教師在愉悅的課堂氛圍中,精準定位學生的學情,為接下來的教學做準備。
以活動為核心、以問題串聯為導入的童話教學,不僅尊重和準確運用了文本,體現了文本無可替代的價值,更是準確把握學生的閱讀起點,做到眼里有學生,心中有學情。在實現“悅活課堂”的課程目標上,這樣的課堂導入可以使課堂教學如春風拂面般輕盈自在,亦能真正放飛童趣,淡化牽引。
二、情感朗讀,趣味融合
童話教學,要注重發揮教材的“例子”功能。朗讀是小學語文活動的核心組成部分,充滿情感的朗讀更是理解童話的前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根據板書示意圖講故事。”是《蜘蛛開店》的教學目標之一。學生帶著強烈的朗讀動機和代入感充分朗讀課文,為復述做足準備。在“悅活課堂”的構建過程中,教師的朗讀指導應該更加細致和到位,比如:
師:蜘蛛怎樣才能讓別人知道他在賣口罩呢?
生:掛招牌。
師:既然是招牌,那就要讀得大聲,吆喝出來,才能吸引顧客,誰想來叫賣?
生朗讀:口罩編織店,每位顧客只需付一元錢。
師:你的吆喝聲把顧客吸引過來了,蜘蛛心情怎么樣?
生:很高興!
師:可蜘蛛高興得太早了!為什么呢?
生:因為顧客是一只河馬。河馬的嘴巴很大。
師:你能讀出河馬嘴巴的大嗎?
生朗讀。
師:有點高興,又有點傷心。我和你比比賽,看看誰厲害!(師朗讀,配上夸張的動作和表情)
生:老師厲害!因為有動作和表情!
師:當你把自己想象成為小蜘蛛,遇到大河馬的時候,就能深切體會到小蜘蛛此時的心情了。
童話之所以充滿魅力,因它的結局開放自由,任由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蜘蛛第三家商店——襪子編織店迎來了同樣特殊的顧客蜈蚣,蜘蛛匆忙嚇跑了,留給讀者無盡的想象,耐人尋味。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讀出蜘蛛的無奈和恐懼,教師可以設置以下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和討論。
師:蜘蛛開口罩編織店,足足織了一天;開圍巾編織店,足足織了一個星期。如果蜘蛛繼續接蜈蚣的訂單,會發生什么故事?
生:蜘蛛每天織啊織啊,從白天織到黑夜,廢寢忘食,終于在第99天把襪子都織完了……
師:你們的想象力真豐富。那如果蜘蛛跑回網上,還可能發生什么故事?
生:蜘蛛把自己三次開店失敗的經歷寫成了一本自傳,給其它小動物引以為戒。
三、整體把握,思維代入
童話教學,要注重發揮教材的“料子”功能。學生思維能力要發展,除了要有豐富的語言材料做準備,更需要清晰的思維導圖作保障。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引導學生講述故事,不僅內化了文本,幫助學生積累文本語言,更是為學生接下來展開想象、拓展思維鋪墊。
《蜘蛛開店》故事結構反復,句子內容相似,句式結構相同。只有整體把握三次開店和三次失敗的經歷,學生才能將內容準確串聯,巧妙復述。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應該將課文句子提煉成簡練的短語,邊講邊板書,如,第一次開店是“口罩編織店”,顧客是“河馬”,用了“一整天”……最終,這樣的詞語形成一個思維導圖,呈放射狀分布。這樣的板書,學生一目了然,在領悟童話文本的同時,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為復述搭建更牢固的支架和框架。
“悅活課堂”是學生個性生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引導他們帶著自己的思考和靈感自覺參與到課堂。在對《蜘蛛開店》的課文充分了解后,學生可以根據板書示意圖,加上動作和表情,自由講述蜘蛛開店的過程。在這個學生情緒飽滿、興趣高漲、注意力集中的討論環節,正是教師與學生教學相長,知識與智慧碰撞出火花的時刻。學生的答案不再拘泥于課文,伴隨著他們腦海中蜘蛛的表情、動作和語言……
四、巧妙創編,“悅動”語言
童話教學,要注重發揮教材的“引子”功能。在“悅活課堂”下,教師除了營造愉快、趣味的意境,更要著重于提示兒童的想象力和故事力,以教材為媒介,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續編故事,通過創編的形式,對文本進行整體回顧和把握,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使學生進一步領悟文本中蘊含的道理。
在前面的環節中,學生已經清晰明白蜘蛛三次開店的經過。經歷過三次失敗的蜘蛛,必定迫不及待想做個成功的商人。教師把這個任務拋給學生的時候,應該進行適當的引導,激發他們講述故事的信心和動力。如,指名學生為蜘蛛的商店加入不同的動物和商品,更是要引導學生關注到蜘蛛開店失敗的原因——價格。只有讓學生避開蜘蛛開店失敗的核心原因,才能讓創編的故事具有可行性。
“悅活課堂”下的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將時間和空間交給學生,允許他們組成小組進行合作創編,引導他們借助線索圖搭建知識框架,再逐步豐富故事內容、語言,更有甚者可以分角色表演,最終上臺競賽展評。這樣的童話創編,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悅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總之,尊重學生個性化和情感體驗、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多元解讀和創編的童話教學,不僅能充分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更是為“悅活課堂”的創建打開了另一扇窗,為“悅動”學生的思維和語言夯實基礎。同樣,只有遵循童話的價值取向,童話教學的育人功能才能充分彰顯。
參考文獻:
[1]李蕾.小學低年級“童話育人”問題與對策研究[D].魯東大學,2016.
[2]李文.朗讀為先——以《蜘蛛開店》教學為例談統編教材童話教學[J].小學語文教師,2018(Z1):61-63.
[3]劉建平.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7(9):118.
責任編輯? 楊?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