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梅娟
【摘要】伴隨語文學科新課標的持續推進,當下課堂教育愈發關注學生語文素養發展,倡導以生為本的發展理念,開展開放性、實用性、全面性的語文實踐活動,打破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解決實際教學中的難點問題,制定科學合理的改革計劃,落實切實有效的創新策略,有效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育難點;創新策略
小學語文新課標關注學生發展、回歸生活體驗、著眼終身教育,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改革與創新策略,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那么如何發揮學生在語文課堂的主體地位,如何激活探究實踐的創新精神,如何落實新課改的根本目標?這些還需要一線語文教師抓住教育難點,綜合“教情”與“學情”,探索適宜的教學改革方案,打造優質高效的語文課堂。
一、小學語文教育難點分析
1.課堂教育理念滯后
我國小學語文教育的最大難點在于如何均衡“應試”與“發展”問題。以往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教師不得不將更多時間與精力用于灌輸知識,卻忽略了個體發展與創新發展。而長期的“填鴨式”教育,抑制學生主觀能動性,也對語文課程失去了興趣,這顯然違背課程改革的根本目標。如何改善課堂教育理念滯后難題,如何激活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如何提升課堂教學實效性,這些都是踐行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思想必須思考的重要問題。
2.課堂參與意識欠佳
想要達成高效課堂的根本目標,需要教師更好地把控語文課堂教學過程,尤其妥善處理“教”與“學”的關系。在傳統的“一言堂”教學活動中,學生參與意識欠佳,學習興趣匱乏,他們常常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一味地被老師的思路“牽著走”,缺乏創新實踐,而且語文課堂索然無味,學習效果也不理想,學生很難鍛煉學習能力、提高語文成績。
3.課堂師生互動不足
新課程改革倡導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從“以教為主”轉向“以學為主”,將課堂主體地位交還給學生,促進師生之間的充分溝通與有效互動。這就需要教師轉變觀念,精心設計課堂活動,通過多元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參與動機,在問題驅動下促進師生互動,實現雙向交流學習。但是如何優化設計,如何吸引學生參與,如何調動思維發展,這些都是當前面臨的教育難點。
4.課堂內容脫離實際
大多數語文教師都過于依賴語文教材,機械地“教教材”,而非靈活地“用教材”,導致課堂教學內容單一、無趣,脫離實際,相較語文教育的本質思想還有一定差距,必然影響課堂教學整體效果。因此,小學語文創新教育需要教師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樹立“大語文觀”新思想,在語文課堂穿插生動、有趣的生活案例,將帶來意想不到的教學成效。改進教學方法、調整教學內容,這是新一輪教育改革應解決的重要問題。
二、小學語文教育創新策略
1.更新理念,踐行開放教育
基于核心素養教育為指導,語文教師應轉變觀念,探索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踐行開放教育,推進有效學習。以“狐假虎威”教學為例,這是一篇帶有諷刺意味的語言故事,告誡人們講究誠信、友善待人。結合課文內容,考慮小學生的生活實踐與認知水平,從生活視角出發設計探究情境:“為什么故事里的老虎能聽狐貍的話?”“生活中什么樣的人和故事中的狐貍比較像?”“這篇故事給你帶來了哪些啟示?”從課文閱讀延伸到開放探索,有效促進深度學習,讓學生經歷自主閱讀與自主思考的過程,順利完成學習目標,體現開放課堂、高效課堂的優勢。
2.多樣形式,喚醒參與動機
多樣教學形式能讓學生對語文課堂保持新鮮感,喚醒參與動機,實現主動學習和有效學習。為了讓語文課堂充滿生機活力,吸引學生注意力,教師應善用信息技術工具,圖文并茂、動靜結合,營造學習氛圍。以“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為例,大多數小學生對小興安嶺比較陌生,閱讀時難以產生共鳴;結合小興安嶺的文字介紹以及圖片、視頻欣賞,制成微課,大家被小興安嶺的美好之景深深吸引,產生深入閱讀的欲望,為課上有效學習活動做好鋪墊。
3.問題引領,促進師生互動
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合理設問也是實現師生互動的起點,有利于推進課堂教學成效。以“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為例,在指導學生課前預習,熟讀課文并掃清字詞障礙的基礎上,結合教學主題布置導學案,將課上探索時間交給學生,開啟互動學習意識,如:“讀完課文,西沙群島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為什么西沙群島的海水是五顏六色的?”“課文主要從哪些方面描寫西沙群島?”以問題為載體驅動串聯文本內容,促進有效互動,深化閱讀理解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
4.回歸生活,豐富學習體驗
語文教育回歸生活,營造寓教于樂的課堂氛圍,既能豐富小學生自主學習體驗,也能提升教學質量,培養學科核心素養。以“小蝌蚪找媽媽”教學為例,本節課設計趣味的角色扮演活動,整合課文內容,劃分合作分組,各組準備小蝌蚪、鯉魚媽媽、烏龜等頭飾道具,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表演舞臺劇,布置情境、設計對話,再適當融入自己的想法,加深對角色的理解。這樣的課堂活動不僅為學生搭建自我展示的舞臺,也有利于實現綜合素養發展,一舉多得。
三、結語
總之,立足新課程改革的根本要求,理性剖析小學語文教育難點,直面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落實改革方案,具有重要意義。從課堂教學重點與難點出發,創設多樣、趣味、實用的課堂活動,踐行開放教育、喚醒參與動機、促進師生互動、豐富學習體驗,讓學生在創新活動中有所啟發、有所收獲、有所發展,實現小學語文深度學習的根本目標,構建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王雅莉.關于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閱讀、寫作能力的思考[J].新課程,2021(5):189.
[2]何泉江.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語文課內外,202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