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倩
【摘要】每個語文老師都需要不斷深入學習先進的語文教育理論思想和教學方法,合理地設計結合自己的語文教育教學內容和其他的教學發展目標,來不斷應用恰當的語文教育教學方法和手段實現新的教育教學目標。在新教學課程和閱讀教學方法規范的創新要求下,小學高年級段的語文課在閱讀教學中已經逐步引入“讀寫結合”的閱讀教學方法手段。小學高年級語言閱讀教學的聽說讀寫相互結合的教學形式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充分發展其掌握語言和文本表現力的能力,提高他們的閱讀組織中對語言、文本以及詞組等的表達能力和語言寫作技巧。對于不斷提升語文學習水平和成績也同樣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讀寫結合;教學模式
引言
語文這門學科的閱讀是小學生掌握各種文化知識的重要基礎,在我國小學的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仍然是語文這門學科課程教學的一個重要核心內容,特別是當學生進入高年級之后,閱讀數量也正在逐漸增加,對于學生的閱讀水平也有著更高的要求,閱讀數量的提高可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提升寫作水平。因此,在我國小學高年級的語文教學中,若將閱讀教學和寫作課程有機融入到一起,以讀促寫、以書導讀,就能夠高效地提升小學生語言表達水平以及運用能力。進而幫助學生提升語文水平。
1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
1.1教師的課堂教學模式過于簡單,學生對于閱讀的學習缺少興趣
對于中國的小學生來說,特別是中國小學的高年級學生來說,這個年齡階段正好就是一個很有興趣的時候,對于一切事情都會產生好奇和富有興趣。如果,老師在所進行的閱讀教學中,僅僅是按照課文的順序和教學要求去進行閱讀教學,那么就可能會導致出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學生不會專心聽講,對于老師所講內容也不會感興趣,甚至會出現課堂上搞小動作,嬉笑打鬧等行為。
1.2閱讀的數量少,會直接造成學生對于寫作的素材認識不足
我國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在語文閱讀教育中進行多方面的學習,對于閱讀的素材主要都是來自于課本。雖然在課本上所閱讀的材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它們的數量相對較少。這就可能會直接導致學生在開始進行寫作的過程中,因為素材單一而導致無法將寫作進行下去的情況。閱讀對于寫作也有著巨大的影響,如果閱讀量較少,就會出現在寫作文時詞窮或者是千篇一律的現象。這樣不但沒有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反而可能帶來學生很害怕寫作文的后果。
2.提升在閱讀課堂教學中的讀與寫相結合的課堂教學手段和方法實施
2.1閱讀與仿寫有效結合
針對小學生的這一特點,仿寫教育活動是提升其寫作技能很有效的教育方式,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增強對于修辭技術手法、寫作技巧等的掌握能力。例如《桂林山水甲天下》這節課中,運用大量的排比詞句,使得學生們深刻感受到漓江山水的靜、清、綠,以及桂林山的奇、秀和險。此外,還有一個比喻,將山脈的形態比作為一個老人、巨象和駱駝,呈現出形象的畫面。教師可以考慮讓學生在詩歌中描述故事家鄉或者旅游中所去過的風光和美景,必須通過排比、比喻等多種修辭方式,在極大地提高其寫作能力的同時,充分調動學生對于家鄉或者是大自然的向往和熱愛之情。
2.2閱讀與續寫、改寫有效結合
有的文章采用開放式的結局,有的文章則主要是作者本身給出的結局,但若是故事中的情節被改變,則往往會導致有一種完全不同的結局。因而可以把閱讀與續寫、改編等有效地結合起來,鍛煉小學生的書寫能力。續寫法就是在原來故事情節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將原來的故事填補得完整,改寫法則在原來的基礎上對故事進行情節的更新。以《游山西村》一首古詩為例,教師在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并理解這首詩詞意思的基礎上,可以將其改編成敘事文,講述陸游在旅途中充分地展現山村的特色自然風光和傳統民俗習慣。也許這樣就可以讓學生繼續寫下"柳暗花明又一村"后面所遇到的一切人和事。通過對這首詩的繼承續寫、改編,讓廣大學生增強對于此詩的深刻印象,尤其更多地去理解"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蘊含的價值觀和人生哲理,同時也極大地鍛煉廣大學生的續寫及繼承改編詩歌的能力。
2.3閱讀與讀后感相結合
讀后感主要含義是在泛指廣大小學生在認真完成這樣一篇文章閱讀后所產生的各種不同情緒性質的觸動,通過這樣一篇教學文章的各種讀后感和各種不同情緒性的觸動抒發,可以有效地啟迪廣大小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積極性。在學生看完一本新的書和一部電影后,學生們也都會對此文章產生一些深刻感觸,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一文、,教師首先對文章內容做詳細的閱讀講解,同時還非常希望教師可以將這部書與電影結合進行課外放映,使得學生充分認識這件事情發生的一個根本原因、歷程及其最終結果,然后再讓全班學生一起去詳細寫一篇電影讀后感,深入體會董存瑞的不懈奮斗犧牲愛國精神,激發學生的民族主義愛國精神意識和民族情感,從而一定要十分珍惜今天的美好和幸福生活,認真地學習,為盡快實現新的祖國繁榮富強而不懈努力奮斗。
3.結語
在我國小學高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將讀與寫相互結合的閱讀教學模式、方法對于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書寫水平、觀摩能力和語言表現能力都具有重大意義。教師也一定要不斷地探索改善教學方式,應用一些符合大多數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其個性化發展要求的教學方式,進而培養和激發大多數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和寫作興趣。
參考文獻:
[1]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在小學中年段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王秀梅.試題與研究.2021(15).
[2]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在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連珊珊.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