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巍 李慧
【摘要】引入少兒趣味田徑作為主要內容,結合其自身特點能夠使學生對田徑產生極大興趣,使學生在身體和心理上都能得到相應的鍛煉。
【關鍵詞】少兒趣味田徑;體育課;優勢
體育課是中小學生學習體育知識、鍛煉身體的主要方式,體育課的趣味性是把學生吸引回課堂的重點,少兒趣味田徑的產生實則非常符合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的硬件要求,鍛煉的方式和方法也符合中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
1課改的要求
國家教育部剛剛出臺政策要把體育課程的投入加大,增加體育成績在升學考試中的比重,由此看來中小學生身體素質的下降已經引起了國家層面的重視,這也為體育課程改革在政策上扎下了根基,適應社會變化和發展,體育課的趣味性將是一個突破點。
對于中小學生健康標準也要進行修改,目前對大學生的體制健康測試的修改工作已經開始,已經在數據統計方面了,不就將會有新的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出臺,中小學生標準也將改進。
2少兒趣味田徑的特點
少兒趣味田徑實則是在體育教學方法和內容上都具有符合時代氣息的一項運動,方法上講求趣味性為主,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并參與其中,內容上也不單調,對學生運動技能的教授也非常容易。
2.1場地要求小,器材非專業化
少兒趣味田徑對場地的要求很小,不用專業的田徑運動場也能夠實施教學,所以在全國各地都可以進行,這種廣泛性是其他運動項目不具有的;而且對器材的非專業化要求也是其特點之一,教師不用再擔心因為安全問題對田徑的影響,比如說像鐵餅、鉛球、標槍等田賽類項目也可以教授,利用簡化的器材就可以把一項運動技能完全地講授出去,并且還能夠得到足夠的練習加以鞏固,這樣田徑課就不會再像以往那樣的單調乏味了。
2.2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意志,完善體育心理,享受運動快感
少兒趣味田徑不但在運動技能對學生有所培養,在心理上對學生也進行培養,它本身的教學內容有很多是需要團隊協作才能夠完成的項目,這點和素質拓展尤為相似,講求團隊的凝聚力和團隊意識,對于學生人格的完善和為人處事方面都能夠得到正確的指導。學生一旦融入到趣味田徑后,就會有意無意地參加了體育鍛煉,長久下來就會將體育鍛煉作為自身的習慣而堅持下來。雖說趣味性極大,但畢竟是體育競技類項目,所以競爭中享受體育帶來的快樂也是少兒趣味田徑的特色。
2.3難度不高,強度不大,培養對田徑的興趣,讓學生達到終身體育
少兒趣味田徑項目的設置簡化了田徑項目并且多了集體項目,所以運動項目本身的強度不大,難度也不高,適合中小學生理發展的要求,注重對于技能的掌握而不是追求力量的加強,這樣就不會對學生本身的身體素質有過分的要求,大多是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享受田徑運動帶來的快樂,培養了學生對田徑的興趣,田徑課再不會是單調乏味的課程,而是充滿歡樂、鍛煉身心的課程,非器械類的項目,學生在課外也可以開展,使學生達到終身體育的目的。
2.4具有觀賞性、普及性
既然是競技類項目,少兒趣味體育的觀賞性就不容置疑,前文提到的各個國家的比賽也證明了這一點,如果這一項目在我國能夠得到廣泛的推廣,那么一項適合廣大中小學生生理和心理的運動賽事將會興起,到時候體現的不是運動超人,而是團隊協作精神和良好的身體素質。
3改善教師隊伍、端正任課態度
培養現有的教師隊伍和補充青年教師是改善我國體育教師隊伍的有效途徑,現有教師應在學校的統一調配下進行嚴格的培訓,尤其是從來未從事過體育教學的教師,專項技能薄弱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體育教師老齡化也是擺在面前的問題,少兒趣味田徑的加入對此也解決了,教師只對運動技能加以指導,并不需要大強度的帶隊練習。補充青年教師能夠進一步豐富教師隊伍的年齡結構,對田徑教學會有一些新的方法和思路,是能動有效地發揮出趣味田徑的特點的主力軍,也是把趣味田徑中國化的探路者。隨著教學內容的豐富和方法的多樣,教師的職業倦怠將會有很大的改善。
4加強學校和教師對外交流
少兒趣味田徑作為中小學體育課程主要內容,會進一步加強教師間的交流,學校間的互相交流也會增多,互相取長補短目的就是為了使課堂更豐富、學生得到適當的鍛煉,對國外的各種經驗也可將積極的東西引入進來。
綜上所述,少兒趣味田徑非常適合在我國城鎮中小學體育課堂推廣,結合地區特點對教學的方法和內容可以進行適當的改變,這樣不僅能夠極大地豐富課堂內容,避免教學的單調性,也不會浪費過多的財力和人力,非常適合我國的當前中小學教學現狀。
參考文獻:
[1]姜東.淺談少兒(趣味)田徑運動對田徑運動文化的傳承作用[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1,01:27-29.
[2]方明芳.在我國學校發展與推廣少兒趣味田徑的意義研究[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02:121-123.
[3]孫南,鐘宇.不同田徑教學內容對學生情境興趣激發的實驗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02:88-92+104.
[4]王偉楠.“少兒趣味田徑”運動在沈陽市小學體育活動中的實驗研究及項目推廣實踐[D].沈陽體育學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