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下,初中生物的實驗教學開展,不僅能促使學生實現全面發展,而且還能使學生自身的綜合素養得到有效提升,從而使學生能夠通過科學的實驗思維對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進行解決,并使學生形成相應的創新意識.實驗是發展學生思維能力、操作能力的有效載體,通過對實驗教學的優化,能夠更好的契合學生的需求,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因此,生物教師在具體教學時,需注重多元化的實驗教學,強化自身教學能力的同時,充分關注學生在課堂學習狀況,從而使師生實現共同進步.
關鍵詞:實驗教學;優化策略;初中生物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1)29-0109-02
初中生物的實驗教學已經成為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學的重要部分.想要實現生物實驗課堂的高效構建,生物教師就需注重自身教學觀念的及時改善,促進自身專業水平與綜合素養的提高,與此同時,生物教師還需為學生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并通過趣味性教學方式,從而使學生的生物知識學習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本文就初中生物實驗的重要性及優化方法進行探究,以更好的促進學生的發展.
一、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重要性
生物實驗是進行生物現象觀察和得出生物結論的重要依據,有利于學生動手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升,培養學生科學、研究的實驗態度.
首先,有助于基礎知識的掌握.實踐通常能夠提供給學生良好的幫助,尤其是生物學科的教學中,其知識相較于初中階段更為復雜,且在理解上存有一定困難,因此,學生需在學習中,通過高效的教學方式對相關生物知識進行掌握.如果教師僅通過單純的理論知識講述,通常無法達到具體要求,而通過實驗,則能使學生更好理解相關知識.同時,通過實驗教學,還能使學生對相關實驗儀器具有更好了解,并通過實驗操作,對相關生物知識進行應用,從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實踐能力.
其次,有助于學生觀察力提高.初中生物具體教學中,通過實驗的形式,不僅能夠使學生通過實踐,對相關生物知識具有全面認知,而且還能通過問題情境,促使學生觀察力提高,并在實驗當中,促使學生對相關生物現象實施分析,并了解到知識的本質,從而使學生通過思考,掌握生物知識中的規律性.另外,通過實驗教學,還能使學生對相關生物問題進行自主探究,并找出相關生物問題的解決方案,從而使學生更好理解相關教學內容的同時,實現自身學習水平的不斷提高.
最后,有助于學生掌握科學方法.生物實驗的教學中,不僅能使學生形成科學觀念,而且還能使學生通過生物知識的學習,形成探索精神,并對相關生物知識實施深入思考,從而使生物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高.而學生在具體學習中,通過正確方法的引導,促進學生對相關生物實驗的指導,且生物教師需對實驗操作中的條件實施控制,以促使學生充分掌握實驗操作正確方式的同時,對實驗結果實施分析,從而獲得相應的實驗結論.另外,初中生物的實驗教學開展,不僅能夠使學生充分掌握相關生物知識,而且還能使學生積極開展實踐學習,以促使學生在該過程中,形成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并使學生形成嚴謹、科學思維.
二、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優化策略
1.實驗方法與步驟的優化
生物實驗通常具有其自身的學科特點,其教學設計以及實施階段,生物教師需注重對實驗方法與步驟優化.對于初中生而言,其通常具有相應的認知基礎以及操作能力,因此,生物教師需注重為學生準備具有探索性的實驗內容,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實驗設計與準備中,并開展獨立操作,實施互動學習,從而師生之間形成良好互動.尤其是實驗方法與步驟的設計與實施時,生物教師需提供給學生足夠的自主發揮機會,并引導學生對實驗程序、觀察、分析、總結等進行自主設計.但是,雖然放權給學生,生物教師也不能旁觀,需對學生在實驗中的操作實施全方位監督,并給予學生相應的技術指導.例如,對“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開展教學時,想要使學生清晰地看到細胞的結構,生物教師就需為學生準備相關的實驗內容,并提供給學生相應的電子課件、顯微鏡、細胞物質等相關實驗材料.因此,在對生物實驗的方法與步驟進行優化時,教師就需根據顯微鏡的觀察順序、使用方法等實施指導.首先,生物教師需對顯微鏡較為常用的方法進行介紹,并通過幻燈片,引導學生對臨時裝片實施制作.其次,生物教師可提出相應的觀察問題,如你觀察的細胞是什么?由低倍鏡轉變為高倍鏡之后,視野有什么變化?為何要先使用低倍鏡,而后再使用高倍鏡?細胞的形態結構存有差異是為什么?再次,生物教師需深入到學生群體中,對學生自身的實驗操作實施相應指導,以此對學生的個性化問題實施解決.最后,生物教師需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成果展示,對相關實驗問題實施科學解答,并為學生準備相應的實驗問題與材料,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思維得到充分激發.通過學生的操作和體驗,學生能夠對實驗方法和步驟形成直觀的感受,從而對實驗方法和步驟進行改進,以更進一步的增強實驗效果,得出實驗結論.
2.實驗組織與調度的優化
生物實驗通常有著完整的操作流程,生物教師需通過巡視觀察,提供給學生相應的指導,以呈現出教師具備的宏觀掌控的意識.同時,想要使學生更好地步入實驗操作的環節,教師還需注意以下問題:第一,生物教師需指導學生對實驗的有關內容實施準備與預習,明確具體實驗目標、流程、步驟及其注意事項,以確保實驗順利開展.第二,生物教師需注重學生的培養,將學習優異的學生分為幾個小組,促進其帶有作用的充分發揮,從而確保實驗的順利開展.由于生物實驗的內容相對較多,教師引導學生參與到實驗中,需將實驗的相關操作方法講解給學生,對實驗的過程實施全程監控,以此對實驗組織以及調度進行合理優化,從而使實驗具有的形塑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例如,對“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開展教學時,生物教師可對光合作用進行模擬演示,讓學生明白植物在光照的條件下,葉綠體內會發生化學反應,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水進行反應,生成有機物,同時放出氧氣.生物教師可先指導學生梳理與學習光合作用原理,并為學生呈現實驗材料,以促使學生充分了解到實驗流程以及規則,并通過演示實驗,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以促使學生深入了解與掌握實驗操作的具體流程,能夠通過自主設計與操作,理解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條件,掌握光合作用的原理,能夠結合具體的情況對實驗中的不足進行改進和優化,實現學生的高效學習.
3.生物實驗的媒介與材料優化
初中生物的實驗開展,通常需將多媒體作為輔助,并提供充足的實驗材料當做保障,以促使教師形成相應的創新意識,并選擇相應的媒介,對實驗材料實施整合,全面評估實驗的操作氛圍,從而確保生物實驗實現順利開展.生物實驗的具體教學中,通常涉及到多種媒體,如網絡、多媒體等,教師可通過網絡對實驗材料進行查閱,并通過多媒體對實驗動畫進行模擬.在對實驗材料進行準備時,生物教師需引導學生充分關注實際生活當中的實驗材料,并經過搜集與應用,促使學生通過實際生活呈現生物實驗,這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充足的實驗機會,而且還能使學生形成相應的生物學習意識與習慣.例如,對“植物細胞”開展教學時,生物教師可為學生準備相應的蒸餾水、綠茶、佳得樂各一瓶,并提出相應的實驗問題:“無機鹽、水在生物體當中是怎樣分布的?無機鹽與水在生物體當中是怎樣分布的?無機鹽與水在生物體中有何作用?”以此使學生對于水在生物體中具有明確認知.然后,生物教師需引導學生觀察蒸餾水、綠茶、佳得樂等液體,并通過多媒體對實驗視頻進行播放,引導學生觀看,以此使學生對無機鹽和水存有的方式進行深入了解,并為學生后期學習奠定基礎,從而使學生實現高效化學習.
綜上所述,初中生物的實驗教學中,通常對學生自身的學習成果、學生學習效率及素質修養、實驗掌握情況、實驗教學出路都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初中生物的實驗教學當中,教師需注重實驗主題和學生實際生活的契合,注重生物實驗的教學模式創新,實驗的教學體系健全,引導學生進行實驗的設計、操作和觀察,能夠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改進,優化實驗效果,提高實驗效率.從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科學精神、生命觀念、社會責任感等素養,使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周燕.初中生物實驗探究教學策略的應用[J].神州,2019(2):89.
[2]李金剛.初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探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5):129-131.
[責任編輯:季春陽]
作者簡介:呂順祥(1979.8-),男,江蘇省江都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從事初中生物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