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裕
(蕭山區朝暉小學 浙江杭州 311203)
該學校是杭州市乒乓球傳統項目學校。乒乓球是一項周期性較長的運動,要讓學生時刻保持良好訓練狀態,激發訓練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終獲取比賽的優異成績,培養學生對乒乓球運動的情趣顯得尤為重要。
心理學表明:“人的情趣是在學習和實踐活動中逐步發展起來的,是具有可塑性的。同時,能隨著人的意志和需要而不斷轉移。”那么,如何從枯燥無味的乒乓球訓練中培養學生對乒乓球運動的情趣呢?針對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依據相關的教學經驗,探究在實踐中得到的感悟。
搜集、查找有關文獻資料,加強對論文的理論指導,盡量追求科學性、完整性。
將在乒乓球訓練實踐中積累的教學經驗加以整理、總結,獲得第一手資料,使論文理論聯系實際,更具說服力。
作為一個乒乓球教練員,首先一定要理解和關心學生。設身處地站在隊員的立場上,對隊員的內心世界進行體察,這樣才能理解學生的行為,并對學生的行為采取寬容的態度。
關心學生,不需要長篇表白,只要把隊員當成自己的孩子,天冷了提醒他們多穿衣服,不要著涼;訓練成績不好時,鼓勵他們不要灰心,有困難及時給予幫助。只要誠心誠意,哪怕是一句話,一個動作,也能溫暖隊員的心。
理解關心學生,就容易引起學生感動。感動能化解學生心中的疑慮與障礙,使其能在比較順暢的心態下研究自己的行為,具體體現在:能引起隊員的反思,專心細致地分析自己在訓練中的技術性細節,而這種分析往往會獲益非淺,頓悟多多,從而使隊員在反思中得到升華;感動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隊員就容易接受教練,信任教練,愿意聽從教練的指揮,也就能很好地灌輸教練的訓練意圖,使隊員對訓練產生情趣。
在乒乓球訓練中,要盡量給學生適當的表揚而不是批評。表揚要真誠,對于那些在競爭中處于劣勢的個體而言,教練應給予更多的關注和鼓勵,設置情境使其有成功的體驗,以免產生自暴自棄的心理,失去興趣。
在表揚的同時,可以適當進行獎勵。對優秀隊員的獎勵非常必要,它無形中鞭策其他隊員向受獎者學習,激勵獲獎者更自覺地向更高目標邁進。但多數隊員很少獲得獎勵,這樣就會挫傷一些后進隊員的積極性和進取精神,所以應增設“進步獎”。
“進步獎”的設立主要根據隊員的實際情況來確立,要著眼于訓練、學習進步,讓全體隊員都有“奔頭”,要使隊員通過努力獲得。“進步獎”可使大部分隊員都有可能成為進步者。當多數隊員看到一位原來與自己水平差不多,甚至不如自己的同學,通過努力有進步獲獎時,心中會想到別人能獲獎,我也要爭取。
“進步獎”還能調動隊員訓練的積極性,激發集體“你追我趕”的競爭效應,效應越大,效果越好。“進步獎”關鍵在于培養隊員的榮譽感和上進心。要使學生形成這樣的認識:訓練、做事,貴在進步。隊員獲得了進步獎,知道了自己的成功,就會產生一種愉悅的心理體驗,由此而產生努力進步的心理,訓練也就有興趣。
尋找乒乓球運動中的一些先進事跡及個人,如乒乓球國手中技術全面的王勵勤、善于用腦的劉國梁等,以故事形式對學生進行熏陶,有利于他們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培養不畏困難、不怕辛苦的精神。每當學生聽完此類故事后,訓練時都會特別努力,眼神中蘊藏著執著和追求。
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通過現代多媒體教育手段,向學生展示一些我國優秀的乒乓球運動員在國際比賽中的精彩片段,感受國歌在體育館內奏響、國旗在場內飄揚的激動場面。
做游戲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滿足學生的體育需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
變化、新奇、刺激、對比是維持注意的必要因素,同樣也是引起和增大情趣的主要方法。所以要根據學生技術水平,不斷地改革,從教師的指導到乒乓室的布置都要精心設計,力求有新意。
例如,在乒乓室布置這一內容中,乒乓室中除了張貼一些著名的乒乓球運動員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把優秀學生的照片放上去,要讓學生覺得參加乒乓球訓練是一項多么有意義的活動;要把取得的榮譽放上去,要讓學生覺得自己是有實力去爭第一的。
升降臺訓練法。在規定時間內,根據隊員積分多少來調整訓練配對,得分多者升臺,積分少者降臺。比如,練正手三點拉一點30min,隊員每個球輪換一次,可規定主練方3板后發力(也可6板),形成1/2臺對全臺。主練方贏球得2分,陪練方贏球得1分,到一定時間鳴哨停止,積分多者升,積分少者降,30min可以升降多次。也可根據隊員實際情況提出不同要求。
記數訓練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某項訓練計劃的總數。比如,正手擺速每人練20min,可規定隊員在5min內共拉多少個為一組,可分3組完成計劃。此種訓練方法,對于隊員固定動作,形成正確動作概念有利,但隊員往往因為記數而不敢發力,訓練質量不高,所練技術不符合比賽要求。所以一堂訓練課中,記數法與升降臺訓練法及其他方法交叉配合,舉一反三使用,效果非常好,隊員興趣也非常高。
在訓練中,教師除了要貫徹好精講多練的原則外,平時的實戰訓練更是不可忽視。從集體的“爭皇打”到兩人的“五局三勝”,從“星期冠軍”到“月擂主”,從“自己乒乓球隊”到與“外校球隊的交流”,教師一定要注重訓練形式的創新,引導好學生的訓練情趣。
在訓練中,只要求隊員靠間接情趣來訓練,容易引起隊員疲勞和注意力渙散。而要求隊員靠直接情趣來訓練,則不利于訓練任務的完成和水平的提高。所以,教練員還應運用直接情趣與間接情趣互換的規律。兩種情趣的交替應用沒有固定的程式,需要教練在實際訓練中創造性地運用。
利用直接情趣提高隊員的積極性,安排訓練計劃時一定要有變化,讓隊員感到有新意。比如,訓練課進行到1h后,練左右結合30min時,由于隊員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訓練質量下降,可采取前20min每人10min記總數,后10min要求隊員采用升降臺訓練法。通過變化訓練方式來增加新鮮感,提高興趣。
根據隊員所掌握的技術水平、接受能力,合理地安排訓練計劃。如果計劃太難,超出隊員實際水平太多,或安排訓練計劃太簡單,隊員輕易就能完成,也不利于提高隊員訓練情趣。訓練計劃安排要本著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
隊員的訓練情趣還與是否疲勞有關。疲勞有兩層含義:一是指生理上的疲勞,如強度過大的訓練或睡眠時間不夠、得不到很好的休息等都影響隊員訓練情趣;二是心理上的疲勞,如對訓練厭倦。對此,教練員訓練方式要豐富多彩,力戒單調乏味、一灌到底。
學生的求知欲都是很強的,而求知欲又是學生探求知識并帶有情感體驗色彩的一種內心渴望。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給學生適當的自主權,讓他們在完成規定動作后,可根據自己的主觀愿望,運用自己已獲得的知識、能力進行訓練。
例如,在學習“正手攻球”技術動作時,教師可先提問,什么樣的姿勢才能有利于這一動作的發揮。在學生充分思考、激勵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再進行講解示范,最后取得的訓練效果,實踐證明是相當成功的。
又如,在教會學生扣殺半高球后,他們就可能提出疑問:比球網低的球怎么殺、特別高的球怎么扣等。這時,組織學生討論這些問題,養成動腦的好習慣,還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思維想象及表達能力。
堅強的意志是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無論做什么事情,“吃敗仗”是避免不了的。因此,日常乒乓球訓練不但要重視平時各項技術的學習,而且要針對各位學生不同的特點培養他們克服困難、堅持到底、頑強拼搏的精神。當然,意志的支持并不是盲目的,而是要建立在分析和判斷的基礎上。否則,產生的情趣就會因缺乏科學性的指導而變成盲目的行動。
例如,在進行技術動作訓練過程中,教師邊示范,邊指導練習。對完成動作有困難的學生,教師及時地進行鼓勵和幫助,幫助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激勵他們努力訓練,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
另外,培養隊員自覺訓練紀律,對于發展情趣是很重要的。這是一項長期細致的工作,要特別注意培養一個良好的集體。在良好的集體中,有助于培養隊員良好的情趣。培養良好的集體,應強化以下幾點。
第一,要樹立好典型。通過觀察和民主推薦,把那些守紀律、球技高、訓練刻苦的隊員樹立為榜樣,讓隊員學有方向,真正做到“撥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
第二,要有目標。要求隊員制定近期和遠期目標,目標越明確、越具體,就越能激發隊員的行為和大腦活動的積極性。
第三,注意培養好隊干部,發揮隊干部的積極性,做到以點帶面。
綜上所述,乒乓球教練員在實際訓練中應該認真學習和領會新課標的精神,挖掘學生的潛力,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只有這樣,才會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從有趣到樂趣,從樂趣到志趣的發展,匯聚起積極心態的正能量,進而形成對乒乓球運動可持續發展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