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露
(河海大學 江蘇南京 210098)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在信息技術高度覆蓋的大數據時代,新興產業技術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更是對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標準的要求,高校作為輸送人才的重要陣地,要著重加強學生在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服務系統的建設。顯而易見,傳統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社會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想讓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就需積極擁抱時代變化,以學生為本,順勢而為,制定更符合時代發展的教育方針。開展形體訓練教學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塑造更優美的形體,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個人氣質,增強個人的自信心,對其的社交、情感、生活、工作等方面都有著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該文就高校開展形體訓練的重要性與必要性進行闡述,并對形體訓練的方法提出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高校學生正處于青春發育高峰期,身體素質的變化會對身體機能產生一系列的影響,而且大學生在未經過社會與生活的磨礪之前,受挫能力普遍較低,心理素質也不強,形體訓練是促進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對大學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能很好地改善情緒狀態,化解精神與學習上的壓力,大學是人生的新階段,生活環境的變化、學習因素的影響、人際關系的困擾、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等都會產生持續的心理焦慮和壓力,進而形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而形體訓練能有效化解郁悶,在訓練過程中的高度投入,能很好地將挫折感和焦慮感轉移,并且訓練后更有一種痛快淋漓之感,仿佛煩惱已經被汗水沖刷,又有一種一切都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自信感。二是有利于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一部分學生之前沒有養成一定的形體儀態意識,含胸駝背、姿勢不端等嚴重影響自身形象,從而形成自卑心理,形體訓練能有效改善不良體態,并且長期的訓練之后人的體態會更挺拔,氣質更好,體格會更加強健,精力會更加充沛,整個人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更有利于提高個人自尊、平衡情緒,在改善身體表象的同時更會影響到心理內核,使自己的價值得到認可。
形體訓練中,音樂的配合必不可少,音樂是一門高雅藝術,在日復一日的形體訓練中,不同音樂元素的融入能無形之中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曲調與韻律,協調好形體訓練的節奏,對他們的聽覺也能起到良好的塑造作用。同時,音樂也是一種抒發情感、釋放情緒的重要渠道,形體訓練多與舞蹈元素相結合,動作十分優美,是藝術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對于學生的感知美、鑒賞美能力有著一定的提高作用,且美也能起到積極的心理暗示作用。
進入社會歷練是高校學生的必經之路,現代社會是一個充滿變數的社會,無論是生活方式,還是思維方式,科技的進步帶動各大行業高速發展,學生必然被時代的浪潮卷入,要想更好地適應與生存,就必須加強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形體訓練能給人的外形帶來直接的改觀,再通過適度的裝扮,人的整體形象會更不一樣,更容易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獲得進一步發展的機會,并且,一部分職業對形象本身就是有要求的,形體訓練無形之中就成了一個加分項,更能幫助學生獲得好的機遇。
形體訓練是一項長期性的、有針對性的訓練項目,首先要有清醒的認知,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速成的,正如它帶給人的影響和改變是長期的一樣,訓練也是需要持之以恒堅持的。首先,要幫助學生提高形體訓練帶給人正面影響的認知。其次,要優化教學模式。一是針對學生群體的不同,如男、女生身體素質的差異。二是學生個體的不同,如同樣是女生,有些基礎好,柔韌度佳,有些完全還是“一張白紙”的狀態,在這樣的前提下,就需要根據學生個體的差異進行因材施教,比如男生的訓練以增加次數來改善其身體的柔韌性;具備一定基礎的女生主要對其加強協調性與柔軟程度的訓練;同時,訓練形式也可以更多樣化。
形體訓練不難,難的是堅持。大學生作為特殊的群體,在課程的選擇上有一定的自主性,如何突破自我,就需要榜樣的力量去感化和帶動,形體教師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榜樣作用,規范嚴謹的動作,氣質不凡的個人形象,身教重于言傳,教師本人就是形體訓練最好的例子,是一道美麗的風景,讓學生不自覺的羨慕與向往,間接轉化為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高校教學的核心追求,形體是一個人外在美的直接體現,良好的體態能將高校學生的青春活力與精神面貌很好地展示出來,在高校的招生率呈直線上升的新趨勢和教育管理轉型的新形勢下,高校必須積極擁抱時代變化,堅持教育改革的持續深入,使教育教學的理念和目標從技術型向應用型人才轉變,同時要樹立良好的服務意識,通過采取科學、合理、全面的形體訓練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幫助他們激發良好的審美意識,塑造良好的身體形態,提升大學生對于目前社會的適應性及自身的藝術素養;同時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通過科學管理、激勵創新和自我提升等方面全面提升教育管理工作水平,為培養學生的終生鍛煉習慣做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