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躍華 洛陽師范學院
近年來,我國體育產業在國民經濟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日益提升,結構日益改善,體育旅游業作為體育產業的重要部門,也愈發受到國家及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推崇。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指出要發展壯大鄉村產業[1],在此政策助推下,體育旅游成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新動能。體育旅游資源作為體育旅游業的基礎,其開發效果不僅關系到當地經濟的發展,還對區域文化傳承、人才引進、設施建設等方面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關于鄉村振興的主要內容,2018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已作出了明確說明,包括“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可以看出,鄉村振興不僅體現在經濟發展方面,也包含政治、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鄉村振興要在發展經濟的基礎上,提高當地居民的綜合素質、美化鄉村生態環境、促進鄉村文化傳承。而發展當地經濟是體育旅游資源開發與優化的最終目的之一。由此可以看出,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優化與鄉村振興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中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近年來,工廠逐步進駐鄉村,鄉村形成了以農業為主、工業為輔的產業發展模式。從長期來看,該模式并未從根本上改變鄉村人口年齡結構逐漸呈現的“老齡化”現狀,與此同時,鄉村環境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鄉村經濟發展面臨巨大考驗,尋求新的產業路徑成為鄉村發展的核心任務。
鄉村本身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天然的山坡、盆地、河流、植被等為鄉村勾勒出美麗、生態、環保的畫面。利用鄉村地形條件開拓富有當地歷史文化特色的體育旅游資源,從而發展體育旅游業,不僅能夠滿足現代人對于健康、綠色生活方式的向往,也有助于在保護鄉村環境的同時,豐富鄉村產業發展模式,為鄉村發展注入活力。
鄉村經濟與鄉村人口年齡結構互相影響。鄉村發展經濟的方式較為局限,主要來源一般包含種植農作物的收入、當地企業務工收入、創業做小本生意的收入,而這些經濟來源未能滿足家庭日常生活、教育、醫療、養老等多方面的開支,家庭中的青壯年即會選擇外出打工,這也就造成了目前鄉村發展過程中存在的“老齡化”問題[3]。同時,鄉村青壯年人口的減少也反向導致了鄉村經濟發展的落后。
將當地富有特色的歷史文化資源與體育、旅游相融合,建設具有鮮明特色的集觀光、游玩、學習等于一體的體育旅游小鎮,有助于在餐飲、住宿、交通、管理等方面挖掘更多的就業崗位,幫助當地居民解決“在家就業”的困難,改善鄉村人口年齡結構,推動經濟發展,促進鄉村振興。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重要的民生福祉[4]。鄉村生態環境與鄉村經濟發展模式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綠色經濟將會在減少資源浪費、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激發鄉村發展活力。
體育旅游業作為體育服務業的重要內容,具有綠色、健康、休閑的發展特征,是最具活力的朝陽產業之一。將體育旅游業作為鄉村經濟發展的手段之一,不僅有助于提升鄉村經濟水平,還會在美化鄉村生態環境的同時,實現鄉村可持續發展和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鄉村文化是鄉村精神的體現[5],鄉村文化及其附帶作用在鄉村建設、發展乃至鄉村振興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6]。體育旅游業在鄉村發展中的目標與鄉村文化的作用一致,兩者有機結合、相輔相成,不僅有助于鄉村形成“體育搭臺,文化、旅游、經濟唱戲”的良好發展模式[7],為鄉村注入活力;同時,也有助于打造富有當地歷史文化內涵的體育旅游品牌,為體育旅游業注入靈魂。
香鹿山鎮位于宜陽縣東北部,北依熊耳,南臨洛水,東接洛陽高新區,與縣城隔河相望,洛陜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是一座蓬勃發展的新城。近年來,香鹿山鎮按照工業主導、農業調優、旅游帶動、城鄉統籌、民生改善縣域發展五大路徑,根據功能定位和產業布局將全鎮規劃為洛河濱水產城融合示范區、香鹿山森林公園休閑康養拓展區、椒鹿原美麗鄉村振興區三大板塊,實施工業強鎮、商貿重鎮、教育大鎮、體育名鎮、文旅小鎮、生態美鎮六鎮建設,傾力打造宜居、宜養、宜游、宜業、宜商、宜購、宜學、宜創、宜樂九宜新城。
香鹿山位于河南宜陽縣北城區北側,西起甘棠火龍崗,東至楚凹胡家嶺,東西長4.5公里,南北寬1.3公里,總面積158.3公頃。2002年10月,香鹿山森林公園開始建設,綠化面積達到13300畝,包括27道嶺、29條溝、大小山頭65個,栽植側柏、刺槐、五角楓等60多個樹種。如今,香鹿山不僅是宜陽縣城居民休閑的好去處,也成了宜陽縣對外的一張綠色名片。
香鹿山鎮歷史人文遺存眾多,境內有召伯聽政處東漢八官城、九曲城、唐時合璧宮、邵窯遺址等歷史文化資源。
鎮后的香鹿山上窄下寬,上下左右邊沿齊整、兩側對稱,酷似一個倒扣的香爐,因此名為香爐山。唐時,武則天喜歡此地風景秀麗,常來游獵,偶遇神鹿,改此山名為香鹿山,沿用至今。
近年來,香鹿山鎮建設并拓展了許多體育場地設施資源,賽事資源也在此基礎上日益豐富。它擁有富隆特體育產業園、國家皮劃艇訓練基地、鳳凰嶺射擊射箭基地、汽車摩托車越野基地、水上運動中心賽艇基地。同時,一園四基地配套有食堂、旅店、美術館、醫務室等設施,為運動隊訓練、大型賽事開展、培訓活動承辦提供了平臺。
另外,香鹿山鎮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香鹿山面積廣闊,山川相間,植被覆蓋率高,適宜開展山地騎行、定向越野等戶外項目。其中開辟有目前河南省最大的縣級城郊森林公園,栽植側柏、刺槐、五角楓等60多個樹種,環境優美,是休閑、旅游的好去處。
香鹿山鎮以“示范帶動、串珠成線、片狀發展、全域提升”的發展路徑,持續鞏固迷迭香約趙老屯、惠水河畔大柳樹、人民公社郭坪村、三治融合北留村、召伯遺愛古甘棠鄉村文化旅游精品線路,全力提升青島啤酒、甘棠廉政教育基地、張書軍紀念園、香鹿山森林公園等旅游服務設施,舉辦甘棠清風·召伯文化節、鳳凰谷槐花節、迷迭香文化節等節慶活動,構建鄉村游、工業游、紅色游、文化游、生態游、體育游全域旅游發展目標,實現農旅配合、產旅結合、文旅融合的發展新模式。
香鹿山鎮依托“一園四基地”體育產業布局,承辦第14屆全運會激流回旋、雙多項飛碟賽事及其他各類國家、省、市級錦標賽、邀請賽等,謀劃建設宜陽香谷山林康體樂道,創新舉辦山林馬拉松賽、七彩騎行拉力賽等,推出“韻動體育城、醉美香鹿山”宣傳口號,爭創國家級“文化體育小鎮”新名片[8]。
宜陽香谷樂道位于香鹿山椒鹿原美麗鄉村振興區,全長34.8公里,寬6.5米,5米為車行道,1.5米為自行車賽道、步行道。同時,按照3公里一個停靠驛站(臨時停靠點),五公里一個休息港灣(民俗特色村),高標準進行設計規劃。目前第一期全長10.8公里已全部完工,并按照果林、花卉、蜜源植物和景觀花草搭配、林灌草木結合的方式進行綠化美化,串起迷迭飄香趙老屯、實至名歸櫻桃溝、惠水文潤大柳樹、人民公社郭坪村、四治融合北留村、召伯遺愛古甘棠等美麗鄉村建設觀景線。宜陽縣全民健身·萬人健步走活動曾在這里舉辦,并受到參賽觀眾的一致好評。
留村村建成了集文化大院、惠民籃球場和文化大舞臺為一體的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配有農家書屋、文化活動室、老年幸福院、文體器材室、家風家訓館等8個活動場所,極大地滿足了群眾精神文化需求。鎖營村建成文化廣場5個,占地面積1300平方米。其中,擁有健身器材10套、活動室1個、放映室1個、籃球架2個、乒乓球案子1個,為村民開展文體活動提供場所保障,并且做到了活動開展經常化。
香鹿山鎮組織六十余名舞蹈愛好者積極參加全縣“舞動船城”全民廣場舞暨千人共舞展演活動。大力培育基層文藝骨干、不斷豐富轄區文化活動。香鹿山鎮邀請縣健身舞蹈協會老師對職工進行健身操培訓,營造“我運功、我健康、我快樂”的全民健身氛圍。在鎮廣場舉辦“為國旗添彩、千人共舞”活動,豐富廣大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鎮文化站邀請文化局老師對各村婦聯主任、廣場舞愛好者進行健身廣場舞培訓。
體育旅游配套設施不完善,將對游客量及游客體驗形成非常大的影響。宜陽縣香鹿山鎮承辦有許多國家級、省市級比賽,比賽地點大都在偏僻的香鹿山上。在調研中發現,香鹿山比賽地交通不便、停車場數量有限;酒店多為民宿,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數量仍需進一步擴充;配備的醫務室數量有限,提供的就診服務范圍較窄;附近商場數量較少,商品不齊全,價格偏高。落后的配套設施導致大型比賽游客體驗度較差,長此以往,游客大量流失,不利于更多賽事落戶,對提升香鹿山鎮體育旅游知名度產生嚴重影響。
歷史文化特色是體育旅游業發展的核心所在,體育旅游小鎮亦是歷史文化的展示載體。宜陽縣香鹿山鎮實現了體育旅游與歷史文化產業在一定程度上的有機結合,但仍然存在融合程度不深的問題。香谷樂道雖然串聯起鎮中美麗鄉村建設觀景線,但僅僅是地理位置上的淺顯聯系,未能通過特色產品售賣、文藝書畫展等形式很好地將鄉村歷史文化展示出來,不便于參賽者及觀眾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特色,從而也不利于當地傳統文化的深入和有效的弘揚。
培育體育旅游平臺,建立配套產業生態圈,打通產業鏈條,抓好跨界融合,有助于進一步激活體育旅游市場活力,推動小鎮高質量發展。香鹿山鎮依據功能布局打造涵蓋工業、商貿、體育、教育、生態、文旅的六大小鎮,但在體育小鎮目標建設中,與其它五大板塊聯系甚微,“體育+”模式還不能充分體現,集觀賽、觀光、健身體驗、親子互動、休閑度假于一體的育旅游配套產業生態圈尚未形成。這將導致整個小鎮出現“賽事期間熱鬧、賽后冷清”的局面,不利于體育小鎮的長遠發展。
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是擴大體育旅游業規模的基礎[9]。香鹿山鎮在布局六大小鎮建設時,可以打造基礎設施綜合服務體,共同為鎮內文化、生態、體育等相關產業共享。此外,體育旅游可充分挖掘與文化旅游在比賽環境等方面的相似點,在提高資源利用率的同時,促進體育旅游與文化的融合。
旅游產品的特色化和獨特性是提升其產品競爭力和吸引力的有效手段[10]。打造體育旅游業品牌即是特色化和獨特性的核心體現。香鹿山鎮可以目前承辦的大型體育賽事為基礎,通過創新營銷方式,將其打造為品牌賽事,促進賽事功能的升華,從而進一步將本地區開拓為體育旅游、戶外運動的圣地。以此循環,引進更多賽事,擴展當地體育綜合品牌。
體育產業鏈的完善程度決定著體育旅游業能否激發自身活力、突出競爭潛力[11]。香鹿山鎮體育旅游業的發展涉及體育用品生產和銷售、體育廣告、體育場館、運動競賽和表演等。它需要以體育旅游業為主體,在此基礎上完善相關產業鏈條,形成包含資源層、服務層、衍生層的完整產業鏈。同時,尋找不同產業中的價值融合點,促進產業鏈條穩固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