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凱
(山東德州慶云云天中學 山東德州 253700)
(1)耐久跑是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必修全一冊)中第九章田徑中的內容,主要是指在供氧充分的情況下機體長時間跑步的能力。練習耐久跑能有效提升高中生的心肺機能,發展提高有氧代謝能力[1]。高中練習耐久跑要求一般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術;重點掌握耐久跑的呼吸方法;了解“極點”和“第二次呼吸”;克服“極點”現象是耐久跑教學的難點。
(2)耐久跑目前在基層學校的開展差強人意。主要表現為內容本身比較單調乏味,缺乏趣味性,體育教師教學方法的落后與墨守成規,這都將會直接導致學生學習興趣的下降和學習主動性的缺失,從而導致學生耐力素質逐年下降(已經成為歷年體質測試下降最顯著的項目),影響學習效率和耐久跑本身的健身價值,形成非良性循環,最后導致課堂效果大打折扣。
(3)高中生的心臟器官、呼吸系統發育基本接近于成人水平,其生理特點適合參與越野長跑、耐久跑等項目的鍛煉。此外,高中生的認識水平決定其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對創新教材的渴望要更加迫切。
2003年,我國教育部印發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本科專業課程方案》中,田徑類課程中就包括定向越野等,并從2004年新學年開始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含綜合大學、師范院校、體育院校)本科體育教育專業中施行。這表明定向運動作為基層體育教學的一種擴展,必將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手段在全國各級院校普及開展。全國各地涌現了眾多定向協會、俱樂部、社團、學校代表隊,并組織有高水平的賽事,特別在高校、社區等開展得有聲有色。
定向運動課程的開展符合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總體發展趨勢,有利于體育課程目標的全面實施。定向課程的開展使體育教學的空間得到拓寬,這充分體現了現代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以及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2]。
定向運動是腦力與體力的結晶,于前程的研究[3]表明在生理機能方面百米定向運動在增加學生的肺活量與提高肺通氣水平上有較好的促進作用,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呼吸系統的生理機能,對學生的速度素質、下肢力量和耐力素質有較好的促進作用[4]。
比賽中運動員需要積極有序的動員思維、識圖辨向、設計路線,充分考驗其方向感、邏輯思維與組織策劃能力;另外,比賽的全程要求運動員具備較好的體能與耐力素養,以及在關鍵時刻能拼搏堅持的毅力,其健身價值不容小覷。在引入高中校園后,相信定向運動必將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高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進行體育課活動的積極性,提升課堂效率,從而對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實現學校對學生的全面培養目標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利用價值。
當前各級各類中學校園定向運動師資、器材普遍比較匱乏,劉曉杰[3]在對煙臺市6所中學學校體育教師的調查中發現,僅有2名是有過專業訓練的定向運動教師,且這2名教師在大學之前訓練的運動項目是徑賽項目;從事定向運動教學的教師大部分是田徑項目專業畢業,原因與定向運動對速耐基礎要求高的特點有關,絕大部分基層高中并無定向運動專業畢業從教的教師。
定向運動無疑是對場地要求比較低的項目之一。在器材方面,對于高中體育教學來說,定向運動所需要的設施要求并不高,大型比賽中使用到的價格比較昂貴的打點器、專業繪制的地圖等可以量力而行。在體育教學中,只需要比較簡易的標志物、指北針、地圖等作為比賽的設施,這對于學校的財政支出要求非常低,開展起來也較為方便。
現行的體育與健康教材與基層體育教學實際決定了課堂模式的單一性。盡管傳統耐力訓練與定向運動訓練都能提高中學生的耐力,但是從教學效果來看,耐久跑的教學目標很難達成,因為耐久跑相對于定向運動內容缺乏興趣性,形式比較單一,學生從思想上比較抵觸長時間的單一的跑步訓練,而學生在參與定向運動的教學中,挑戰環境與內容的不斷變化,吸引了學生的運動興趣,所以學生在練習中疲勞感降低,學生能保持較高的熱情主動參與。
結合上述理論與實踐經驗,提出下列建議供高中體育課開展定向運動參考:立足校園環境,設計運動線路。如用一張校園平面圖作模板,在此基礎上加以改進設置線路和標記點。標記點明確,地圖界面清楚,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用彩色地圖增強指導性和趣味性,更好地繼承冬季長跑或者越野跑的優良傳統,推出定向運動賽事。定向運動可以在任何季節舉辦,但結合實際情況,安排在冬季長跑期更為適宜。無論是準備、出發階段還是最后沖刺階段,組織者都要發清楚指令,明確要求,并對違紀現象及時處理,關注比賽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細節,在運動中體驗和體現人文關懷,做好服務工作。由于高中學業緊張,在實踐中往往發現不少運動員賽完不久就回到教室自習。但其實完成賽程后的運動員身體缺水、缺氧情況嚴重,因此可以在終點設立飲用水分發點,讓運動員補充水分,驅寒休息完畢再回班級。賽前充分準備,貫穿日常教學。要樹立不是為比賽而比賽的觀點,注重日常教學過程,著重培養學生的正確體育觀,教育學生充分理解鍛煉身體、勤于思考與搞好學習是有一定相關性的。
(1)定向運動項目雖然普及較晚,但是相較枯燥單一的耐久跑而言,其具有獨特的健身價值和趣味性。
(2)定向運動校園師資、教材標準匱乏,教師培訓力度欠缺是影響校園定向運動普及發展的相關因素。
(3)高中學校可以嘗試進行耐久跑教材與定向運動的適度融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1)體育與健康課程中定向運動的推廣需要各級領導的支持。課程教學的開展還需要時間,但是其發展潛力是可以預見的。
(2)加強教師培訓力度。為基層中小學教師提供更多的業務提升、學習機會,并配備合理的教材教具,提升定向運動項目的普及度。
(3)定向運動專業人才培養。各級各類院校要重視對定向運動專業人才的培養,適當儲備能勝任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中定向運動項目教學的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