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飛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遼寧撫順 113001)
現如今,手機已經逐漸成為每個人身邊必不可少的工具。以往,體育知識、新聞等多以書面的形式進行傳播,但是隨著電子產品的不斷發展,人們可以在各種電子產品上瀏覽體育新聞,獲取體育知識,觀看體育視頻,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民眾對體育的關注度,且這種方式更加便捷,信息獲取也更加快速。現如今,運動健身類APP也開始逐漸進入體育課堂教學中,使課堂的內容逐漸變得更加豐富,學生的課程學習方式也開始逐漸改變,這對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意識十分有利。
APP主要指的是手機上的應用程序,具體來說主要指的是智能手機與移動設備上的應用軟件。
依據實際功能,可以將運動健身類APP分為兩類:健身類APP與運動類APP。其中,健身類APP主要是通過訓練計劃與相關視頻來指導用戶開展合理、科學的訓練,其中也包含有飲食等相關知識。運動類APP則指的是基于智能手機GPS模塊與加速度計科學提供一系列的數據參數,如軌跡、距離、時間、速度、海拔與高度等,繼而逐漸將用戶熱量的實際消耗等相關數據展現出來[1]。
運動類的APP大多會被用于跑步中,如Nike Run-ning,這一款軟件是由Nike公司推出的,其是一款精確地進行數據記錄以激勵跑步人員的運動APP。健身類APP則多用于女性的減脂塑身以及男性的力量訓練等。
1.4.1 便于人際傳播
與其他的傳統媒介相比,APP有著用戶主動參與性方面的優勢。首先,用戶多數都是因為個人的愛好或者是在朋友與商家的推薦之下將APP下載到移動終端上的,完全是在自愿的狀況下下載APP獲取信息的,因此用戶的自主參與性十分高[2]。其次,移動APP登陸方式是需要自主登陸的,并不像網頁上跳出來的廣告一樣,換言之,用戶是完全依照自己的需求來主動接受APP,這也是其他媒介很難實現的。
1.4.2 便于信息記錄與存儲
當前時期是一個無線網絡覆蓋十分寬廣的時代,用戶可以通過移動設備隨時獲取海量信息,在遇到各種緊急問題時,可以利用其進行快速查詢。例如,利用APP來及時獲得各類養生的信息;在購買藥物之前,可以通過此渠道獲得藥品的價格等。并且一些APP就算是在沒有網絡接入的情況下也是可以使用的,因此只需要將其下載到移動設備上,就可以正常使用。
運動健身類APP的激勵作用主要體現在數據這一方面,主要是與自己對比,并不是相對評價[3]。另外,運動健身類APP十分便于攜帶,并且操作起來十分便利,尤其是運動數據是即時呈現的,參與人員的健身目標也是即時可見的,因此需要參與人員具備較強的自主性,這對于幫助參與人員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好習慣十分有利。
運動健身類APP可以幫助參與人員通過渴望運動獎賞這一暗示作用而不斷努力,例如將相關的運動數據曬到朋友圈獲得點贊。另外,運動的過程會促使內啡肽與多巴胺等生化指標的分泌量增加,給予人一種十分強烈的流暢感覺,成就感也會十分強烈,因此,會督促、激勵參與人員每天進行體育鍛煉。
如今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擁有智能手機,因此為APP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實際應用創造了良好條件。但是不少體育教師并未認識到運動健身類APP的應用價值及其存在的優勢。
運動健身類APP在高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需要使用豐富的移動教學資源,但是在當前的高校體育課程體系中,教學的資源仍舊是以傳統的教學資源為主的,就算是有網絡課程資源與移動教學資源,也很少會實現對運動類APP之間的有機融合。基于此,在運動健身類APP用于體育課程教學的時候,移動教學資源的適用性相對較差,很難滿足運動類APP體育教學的實際需求[4]。不僅如此,雖然當前的運動健身類APP可以為學生的自主體育鍛煉給予指導與輔助,但是與專業的課程教授相比,仍舊比較缺乏針對性與特色化的移動學習資源,并且資源的質量水平也相對較差。
對多數教師來說,運動健身類APP作為一個比較新鮮的事物,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還有待更進一步的研究與探索。多數體育教師由于信息化素質較低,缺乏教學的創新與開發能力,因此在運動健身類APP的教學應用方面嚴重缺乏主動性。不僅如此,當前運動功能健身類APP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由于缺少比較明確的激勵性文件,很難開展相對應的培訓活動,多數嘗試都是體育教師的一種自發性行為,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運動類APP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學生對電子產品比較熟悉,因此對APP參與教學活動的方式也比較感興趣。這一教學方式主要是在線上教學,很難在課堂中將其效用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由于多數運動健身類APP都是面向用戶自主運動而開發出來的,并且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節省出來的時間比較有限[5]。當前,體育運動健身類的APP具備的功能主要包含動態數據記錄、運動頻率圖表分析等。另外,學生在體育課堂上攜帶電子設備并不方便。因此其在課堂上發揮作用的空間有限,急需對其進行靈活地調整。
在移動互聯網的背景條件下,智能手機設備廣泛普及,網絡信號覆蓋面積增加,運動健身類APP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應用條件也變得更加成熟。基于此,需要高校教育充分發揮運動類APP的優勢條件,開展創新教學活動,不斷滿足學生的多元化體育學習需求。
要將運動健身類APP的教學優勢盡最大可能發揮出來,對體育教師來說,需要注意開發專門的面向運動類APP的相關教學資源,不斷豐富教學方式,積極開展創新教學活動。互聯網與運動健身類APP上有著十分豐富的體育教學資源,并且還涵蓋有不同種類的特殊性信息[6]。高校體育教師,可以靈活地依照體育教學的實際內容與具體目標,對運動健身類APP的體育教學資源進行深入地開發。例如虎撲跑步、樂動力等軟件的計步等信息記錄功能可以成為重要的教學輔助,十分便于教師深入了解學情,及時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態。不僅如此,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也可以通過運動健身類APP開展交流與溝通。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溝通交往能力也十分有利。
運動健身類APP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不但可以豐富教師的教學手段,拓寬學生學習渠道,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還可以為學生的體育運動提供技術輔助,激發學生的體育運動的興趣與熱情。但是運動健身類APP本身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遵循適度、科學與組合應用的原則,將運動健身類APP與傳統教學方式相結合,靈活創建混合學習的模式。教師應引導學生合理制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及發展方向,充分重視培養學生獨立運動與訓練的能力,并使學生將運動健身類APP作為一種輔助性的工具,同時也需要學生避免對其過度依賴[7]。此外,教師需要增強對學生的指導與監督力度,盡可能制止學生將時間過多地花費到娛樂方面,增強對學生的指導工作,與學生有效互動,幫助學生更好地實現身心健康發展。
互聯網與各種移動設備的廣泛普及,為學生帶來了廣泛的信息獲取方式,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娛樂平臺。多數學生由于自制力相對較差,因此往往會過度沉溺在網絡中,不僅耽誤了學習,而且會對身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而將運動健身類APP應用到體育課堂教學中,不但可以避免學生過度沉溺到網絡中,而且對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也十分有利。作為高校體育教學的組織者與實施者,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正確使用手機的習慣與意識,幫助學生逐漸形成利用APP監督自身運動狀態的自主性,讓學生自主尋找更豐富的學習方式,另外,可通過制定計劃的方式不斷提高學生對運動類APP的應用能力。
綜上所述,發揮運動健身類APP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體育教學效果,使高校體育教學工作與時俱進,并在不斷發展與創新的過程中推動高校體育教學工作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