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誠
(武昌工學院 湖北武漢 430065)
青少年身體綜合體質的不斷削弱,已成為我國甚至全世界共同面臨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體育教學工作存在一定的問題。通過完善體育教學內容等方式,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是我國教育市場提出的首要策略[1]。在我國引進的眾多前沿教育課程中,Spark課程對中國教育的影響最為顯著,其理念與中國教育市場的前沿教育理念具有一定的適配性,經過多年的教育改革發展,Spark課程已受到了全社會的認可。盡管該課程具有廣闊的教育視野,但在融入我國體育教育實踐教學工作時,仍存在一些潛在問題。該文將以Spark課程的核心理念為指導,在遵循教育部門發布的《體育教育與健康課程教育指導標準》的基礎上,開展體育工作實施的相關研究。
S pa r k課程是美國發行的可操作性較強的教育指導課程之一,全稱為“the sport play and active recreation for kids programs”,即兒童運動、娛樂活動教育課程,是指由學校體育教師通過組織課堂活動的方式,增加學生每周運動的時間,改善學生身體肥胖問題的體育教育指導課程。Spark課程的核心理念在于為每名學生提供平等的機會,使學生在游戲中形成對體育活動的參與感,從而實現其樹立終身運動的正確意識[2]。根據對課程的實踐調研發現,在課程中合理地融入體育運動游戲,可使傳統的體育教學工作由“平緩狀態”向“活躍狀態”過渡,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學習也將實現由普通認知到深刻認知的轉化。
根據教育部門對我國中小學體育的要求,學生每堂體育課中,至少應有40%~60%的游戲時間。這種教育理念恰好與Spark課程的核心教育指導理念相適配,可為教師的體育教學工作提供更好的發展空間。對Spark課程進行分析可知,課程面向的主要群體為學生與教師,基于教師層面分析,Spark課程的引入要求教師改進傳統的教學方法與課程表現形式,實現前沿教育理念與教學全過程的融合;基于學生層面分析,Spark課程的引入要求學生在參與活動中重視體育運動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升學生自主參與運動的意識。
有些體育運動技術的難度較大,并且需要學生連貫地完成,雖然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作以解釋和說明,但無法使學生完全理解及領悟要領,更無法針對學生做出的每一個動作進行細致的判斷和分析[3,4]。而Spark課程的引入,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Spark課程的可操作性較強,旨在提升體育教學課程的有效性與課程質量。
應用Spark課程開展體育教學,要求教師從學生的身體健康層面入手,Spark課程教學更加尊重學生的興趣與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強調學生在體育課程中的參與程度,更好地發揮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主動性與能動性,以此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5,6]。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融入Spark課程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切實可行的。
制定體育課程教育目標是教學工作實施的前提,也是衡量教學效果、評價教學工作有效性的依據,是對教學理念的細化。對于學生而言,體育課程教育目標是引導學生參與課堂運動的依據[7]。為了滿足新時期學校體育教學工作改進的需求,按照Spark課程教育領銜理念,從體育課程總體工作層面、分解工作層面、社會工作層面,制定學校體育教學目標。體育教學課程總體目標主要有:具備規范的運動行為,了解體育運動的益處;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與運動習慣;通過課程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認知。課程教學分解目標主要有:要求學生主動參與運動,且運動行為標準;學會多種體育項目運動技巧,并從中獲得快樂;樹立的體育運動精神(遵守運動規則等)。面向學生的“終身運動目標”:學會制訂長期運動計劃,生活中不暴飲暴食;自覺履行并完成設置的體育運動目標;掌握遇到運動緊急突發情況時的處理方式;掌握運動學、心理學、生物學之間的聯系;熟知中國體育運動的核心精神與發展歷史;可通過實踐總結經驗,完善運動計劃。
按照上述教學目標,制定規范化的體育教學目標。對目標展開分析可知,該文制定的目標是對Spark課程理念的延伸,因此涉及的內容更加詳細[7,8]。整體主線遵循“身體健康第一”的原則,從多個方面對學校體育教學提出了要求。盡管該文設計的教學目標與Spark課程教育目標存在一定差異性,但究其本質,兩者的最終目的與人才培養方向是相同的,因此該文設計的教育目標的實操性更強。
在Spark理念的基礎上完成教學目標制定后,該文將根據Spark課程的教育指導方向,從Spark課程的娛樂功能角度,采用融入多元化體育教學活動的方式,對傳統體育教學工作進行完善[9]。Spark課程教學基礎活動內容包括:常規伸展活動,如簡單的拉伸運動,并由教師為學生講解當堂課活動規則,時長在8~10min;基礎有氧活動,如保齡球、慢速跑等運動量較低的基礎型有氧運動,時長在10~15min;體能訓練,如“Bingo”游戲、蛇形跑游戲、數字跑游戲、追逐游戲、團隊移動游戲等,活動時長在10~15min。
Spark課程教學體能主導活動內容有:快速活動,如進攻防守練習活動等,時長在8~10min;循環練習活動,如計時移動、柔韌性身體循環練習、有氧運動循環練習,時長在10~15min;娛樂活動,如地圖挑戰活動、跳繩活動、跳皮筋活動、集體跳繩活動,時長在10~15min;空間感知活動,如捉迷藏活動、Spark趣味活動、接飛盤活動、“防守”活動,時長在10~15min;舞蹈活動,如Pata舞蹈競技活動、韻律舞節奏感比拼活動、方塊舞等,時長在10~15min。
Spark課程教學技能主導活動內容主要有:橄欖球運動,如彩帶活動、空中拋擲行為訓練、接球訓練、傳球訓練等,時長在15~20min;足球運動,如小組訓練(5人為一個小組)、競賽訓練、傳球訓練,時長在15~20min;排球運動,如小組訓練(3~5人為一個小組)、站點游戲等,時長在15~20min;曲棍球運動,如合作傳遞訓練、發球訓練、站點排球運動等迷你類活動,時長在15~20min。
按照上述內容,設計多個教育指導方向的體育教學活動,并規劃體育組織教學行為,提高每個活動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價值[10]。通常情況下,每個Spark課堂都應該具備3個主要模塊,分別為前期快速熱身活動、情景課堂導入活動、核心體育運動能力訓練活動。每個活動之間都應具備一定的銜接性,使學生在不同的環節中可以學習到不同的知識。
在此過程中,每堂課程的開始都應設置導入環節,教師可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方式,在教學中播放具有激情的音樂,使學生感受到良好的教學氛圍,從而使學生快速融入體育教學課堂。
該文對Spark課程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從體育教學課程總體目標、課程教學分解目標、面向學生的“終身運動目標”3個方面,制定體育課程教學目標,并從基礎活動、體能主導活動、技能主導活動3個方面,應用Spark課程設計體育教學活動,從而實現對傳統體育教學工作的完善,解決學生體育運動時長不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