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蘋 延邊大學體育學院
柔力球于1991年被我國白榕副教授創立,并在之后的十幾年里得到了快速發展。從最初的流行于民間,到最后在國家各大體育賽事上的項目確立,柔力球運動逐漸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國家的認可。隨著柔力球運動的發展和推廣,該項運動也正逐漸朝著年輕化的方向發展。
1991年,我國白榕副教授開創了柔力球,同年,“太極娛樂球”及球拍申請國家專利并獲得批準。1992年,此項目正式面向社會,最終定名為太極柔力球。1996年9月,太極柔力球被納入全國第三屆工人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2002年11月,全國首屆中老年太極柔力球比賽成功舉辦。2009年7月,第一屆全國老年人體育健身大會柔力球交流活動在云南省昆明市召開。2012年1月,成立了中國老年人體育協會柔力球專項委員會。2014年,中國老體協會把柔力球確立為重點項目。2017年,第十三屆全運會將柔力球運動首次列入比賽項目。至今全國已有22個省市自治區正式開始了柔力球運動的推廣和普及,柔力球項目逐漸走向校園變得年輕化。
將民族傳統體育融入體育教學中,是順應新時期體育教育的發展趨勢。很多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是都集趣味、娛樂、健身和競技為一體的,是很多現代體育項目和方式無法比擬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進入高校,可以弘揚民族傳統文化,進而培養學生對民族文化的感情繼而加強學校對學生品德教育的范圍。
柔力球運動符合大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它不僅可以促進身體健康,也能磨煉意志,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也可以為今后的體育教學工作奠定基礎。柔力球運動動作簡單、大方容易學習。
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的體育教學改革,以學生健康為發展中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個性開發,學生參與柔力球運動可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緩解緊張的學習壓力,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傳統民族文化。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柔力球運動的認知程度非常低,對收回的有效問卷進行分析顯示,對柔力球運動有所了解的學生占被調查學生的13.33%;對柔力球運動一般了解的學生占被調查學生的52.12%;對柔力球運動不了解的學生中,所占比例為34.55%,反映出學生對柔力球運動認知的認知程度不足。
針對學生對柔力球運動的喜愛程度方面進行了調查,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學生對于柔力球運動的喜愛程度在喜歡和一般喜歡兩個層次,女生喜歡柔力球運動的多于男生,說明柔力球運動在女生群體中更受歡迎,為以后開設柔力球課程打下良好的前提條件和群眾基礎。
根據調查結果可知對延邊大學體育學院相關教師的7位教師進行了調查,碩士及碩士以上的教師有5人,參加專業培訓的教師有2人,師資力量雖然薄弱但是相對穩定。有4位教師年齡在50歲以上,教學經歷豐富,可以保證學生對于柔力球課程學習的理論知識層面的需求。
延邊大學有兩個室內體育館,有排球場地、健美操場地、體操場地、籃球場地等;室外有足球場、田徑場、網球、乒乓球館和跆拳道館等。柔力球運動對場地的需求很低,在健美操館、體操館等場館都可以滿足教學過程中場地的需求。柔力球運動所使用的球拍和球都是橡膠和塑料制品制作而成的,成本相比其他項目較低,進而降低了柔力球課程在延邊大學體育學院教學過程中的經費支出,所以在延邊大學體育學院開設柔力球課程的可行性更高。
通過問卷調查法,對延邊大學體育學院相關教師的專家們進行調查,延邊大學體育學院相關教師中的7名教師,雖然教學經歷豐富,理論知識和體育方面的基礎技術技能能力強,責任心強,但是并沒有柔力球項目的專項教師,應該加強對任課教師的柔力球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礎技能的培訓,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延邊大學體育學院相關教師的中7名教師中有4名副教授職稱以上的教師,足以顯示出教師的科研水平完全能夠給予柔力球課程開展的理論支撐,但是柔力球運動的科研發展發揮緩慢,這也是影響柔力球課程開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通過調查得知,延邊大學體育學院的學生對于柔力球的認知程度中學生表示不了解柔力球運動的學生比例為60.61%,說明學生缺乏對柔力球運動的認識,進而降低了可行性。
隨著社會發展速度的加快,學校體育應適合社會發展的需要,需從昔日的競技體育為主的運動項目向大學生所傾向的健身類、趣味類和娛樂類的休閑、民族運動項目轉型,在教學中不斷涌現出一些運動項目。柔力球項目的運動技能容易掌握,提高了柔力球在高校中開展的可行性,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