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欣
(河北省滄州渤海新區南大港產業園區第四完全小學 河北 滄州 061000)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小學語文教學要重視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的提升。而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怎樣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讓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促使自身全面發展,這是每個語文老師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1.1 課堂教學環節。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課前預習的情況、課堂互動以及課后鞏固這三個環節。在進行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適當提示學生,讓他們能夠對課文內容有目的地進行預習,從而提高預習效率。[1]通過預習能夠讓學生對課文知識有一個大概的了解,讓學生帶著疑問進入課堂教學,老師則可以從疑問點進行教學。而課堂的互動環節能夠讓學生們相互交流各自的觀點,更深入地對文章中心進行了解,這是提升學生自身綜合能力的最佳途徑。通過課后復習,將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習到的知識進行鞏固,讓學生總結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以及閱讀后的感悟。課堂教學環節的設置是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關鍵性因素。
1.2 注重課外閱讀。僅對課本中的知識進行閱讀是遠遠不夠的,課外閱讀也應該重視起來。學生通過課外閱讀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框架體系,自主閱讀能力得到一定的培養。學生還可以將課堂中的閱讀技巧應用到課外閱讀當中,讓他們學以致用、融會貫通,從而形成一個牢固的知識結構體系,這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十分有幫助。
2.1 提高學生自主閱讀聯想力。學生的自主閱讀聯想能力和語文閱讀教學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否則閱讀聯想這一活動就不具備可實施性。在學生進行閱讀活動時,不應該一味地只顧著按照課本內容讀文章,而腦子不進行思考,學生應該嘗試根據自己對文章的理解來對文章內容進行復述,適當地添加一些自己的感受和感悟,這對于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聯想的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積極促進作用。鼓勵學生除了利用文字表達自己的閱讀感悟,還可以用圖畫來表達,這不僅僅是一種藝術性的創作,更是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情感理解,從而更好地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質量。
例如,在學習《巨人的花園》時,可以先讓學生描述一下自己想象中的巨人的花園是什么樣子的,然后還可以鼓勵他們畫出來,然后在進行課文閱讀活動,從而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們的聯想能力。
2.2 提高學生對文章的想象力。在學生進行閱讀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文章中文字的內容描述展開合理化的想象,這對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內容是非常有利的,這不僅是一場對審美能力的旅行體驗,更是學生創作的靈感之源。例如,在學生學習《草原》這一篇課文的時候,有一句話這樣講:“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2]語文教師可以憑借著自身的經驗,讓學生們展開想象,學生通過無限的想象更能感受到草原的魅力所在。
想要提升學生閱讀想象力,就需要老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鍛煉學生們的思維能力,讓他們能夠通過朗讀文章去感知文中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這樣,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可以進行更多的想象,從而提高學生語文的想象能力和語感能力。
2.3 提高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閱讀思維能力是學生根據自己現有的知識體系去理解材料內容的一種閱讀能力。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有著大量記憶性和操作性的工作被現代科學技術所替代,對人們的閱讀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而對于小學閱讀教學的開展就必須適應社會的發展,對閱讀教學進行改革,引導學生由淺到深地進行閱讀活動。
例如,在學習《霧在哪里》時,看完題目就會引發學生思考霧在哪里?,然后讓他們帶著問題對課文進行閱讀,通過在尋找霧的過程中來理解文中“霧是一個又淘氣又頑皮的孩子”,然后讓學生來說一說霧還會把什么藏起來,藏起來后的景色是什么樣子的,從而鍛煉了他們的閱讀思維能力。[3]
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對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也是如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做好指導工作。教師可以多開展各式各樣的閱讀活動,培養學生們對閱讀的興趣,傳授給學生們閱讀技巧和方法,豐富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從而提高學生們的自主閱讀的能力,與此同時,還要注意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是一個長期而漫長的過程,需要我們從小學就開始抓起,從而有利于提高民族整體的文化素質和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