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美娜
(福建省晉江市龍湖鎮強民小學 福建 晉江 362200)
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包含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部分。總結來說,就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要提升思維品質,發展綜合能力。但是在當前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學生卻存在不喜歡寫作文,寫作質量較差等問題。那么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應該如何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呢?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就這一問題進行了探索與研究。
許多學生之所以不喜歡寫作,是因為不知道要寫什么,無法與寫作內容產生共情。為了提升學生的寫作熱情,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例如部編版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寫作主題是“猜猜他是誰”,也就是要求學生通過外貌、行為、事件等描述一個人。教師在引導學生圍繞這一主題寫作時,就直接要求學生先鎖定周邊的一位同學,然后總結該同學的特點。由于對自己的同學比較熟悉,學生在總結的時候并沒有難度,于是就會積極的參與進去。像有的學生就自己同桌的突出特點進行了總結:烏黑的頭發,扎著一個簡單的馬尾,笑起來很陽光;平時喜歡做些手工作品,像疊千紙鶴、做小花籃等;另外學習成績也很好,也會幫助其他人解決難題。通過這樣的總結,學生就了解了應該如何描寫人物。而且有的學生也非常好奇其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因此也會積極的參與到“描述同學特點”這一活動中,與其他人互相描述。在此基礎上,當再被教師要求圍繞這一主題寫作時,學生就可以游刃有余的進行人物的刻畫。教師引導學生應用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寫作練習,填充作文中的細節,降低了學生的寫作難度,有效提高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實踐意識,促進了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1]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學生存在這樣的問題:積累了大量的寫作素材,但是并沒有應用這些寫作素材的能力,進而導致學生守著大量的寫作財富,卻難以提升寫作水平。那么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呢?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時,可以將閱讀與寫作結合在一起,豐富學生的練習形式。例如《火燒云》這篇文章運用了大量的修辭手法描寫火燒云的特點,像比喻句、排比句。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這篇文章時,就要求學生仿寫文章中的語句。比如文章中用排比的手法描寫了火燒云剛上來時的場景,教師就要求學生也應用排比的手法描寫自己平時見到的云朵變換的景象。在這一練習中,學生逐漸掌握了排比手法的應用方法和在文章中的作用,在之后的寫作練習中也會嘗試應用這一修辭手法。當然,除了仿寫之外,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在閱讀的間隙中續寫、改寫、縮寫文章內容,或者借助課本文章創編表演劇本等等。教師利用閱讀開展豐富的寫作練習形式,使學生在這些形式中切實掌握寫作技巧,將積累的素材應用到寫作中,最終促進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與此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其他方面素養的發展。[2]
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時,可以遵循部編語文教材中的融合理念,將教材中的各個板塊融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循序漸進的進行寫作練習。例如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寫作主題是“我想對您說”,是要求學生寫給家人一封信。而在寫作板塊之前,還有《慈母情深》《父愛之舟》等文章,以及以“父母之愛”為主題的口語交際。教師在開展本單元的習作指導時,就可以將各個板塊融合在一起。比如在引導學生學習完《慈母情深》之后,教師組織了口語交際活動,要求學生說一說,自己父母日常生活中的哪些行為展現了對自己的愛。有的學生說自己的母親每天不管多么辛苦,都會抽出時間陪自己讀半個小時的書;有的學生說自己的母親遇到下雨天接自己的時候,會用雨衣牢牢的把自己遮住,但是有時候自己會淋到。文章的閱讀初步調動了學生的情緒,口語交際則使學生的情感進一步深化,另外也使學生整理了自己的思緒,組織了語言表達的方式。在此基礎上,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圍繞“我想對您說”這一主題進行寫作。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在寫作中自然流露出自己的感情,其寫作質量也就得到了提高;與此同時,學生的綜合素養也得到了提升。
綜上所述,本文從提升寫作熱情、培養應用能力和循序漸進教學三個角度,就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寫作指導策略進行了探究。寫作教學一直以來都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學生寫作素養的提升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希望本文的一得之見,可以為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議,以促進學生在科學的指導下鍛煉寫作能力,保持寫作熱情,最終促進學生寫作素養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