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全
(福建省三明市第三中學 福建 三明 365001)
初中階段的道德與法治學科知識十分零碎,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理性思維能力有待提高,進行零碎知識的有效學習和諸多內容的理解分析,可能顯得比較吃力。通過應用思維導圖工具,幫助初中生進行要點、難點、關鍵點的匯總,完整構建起知識結構,他們的“學以致用”更加輕松,才有機會突破自我,從而在個性化發展的道路上走得越來越遠。關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有效應用,筆者闡述了幾點自己的看法。
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實踐,僅靠教師一個人的努力遠遠不夠,學生也要積極配合,并且產生主動探究的濃厚興趣。具體來說:教師做好備課工作,應該利用信息技術廣泛地搜集相關資料,整合主要的教學內容后,制作出適合學生學習理解,能被所有學生接受的思維導圖。教師需要了解初中生實際的發展情況,針對他們哪些知識容易混淆?哪些問題探究吃力?哪些內容不感興趣?等等有全面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可以結合教學目標、教學難點設計出優質的教學方案,始終做到“心中有數”,教學指導“有的放矢”,才能夠取得最優化的教學效果[1]。學生完成預習任務的時候,可以根據思維導圖做筆記,及時找到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例如:學習《青春時光》時,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學生應該明確這節課的“主題”,及時理清課題的分支,如:“青春的心弦”、“青春的證明”等。緊接著,學生需要在教材內容中確認關鍵字詞,最好用不同顏色的筆圈畫出來。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既有利于學生本節課知識要點的理解記憶,也有助于他們的獨立思考,使他們后續制作屬于自己的思維導圖更便捷,高效預習目標的達成更順利。
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的內容很復雜,要讓學生直接理解、深刻記憶的話,他們很容易產生抵觸學習的不良情緒。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教師可用思維導圖進行道德與法治學科內容的歸納整理,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后,適時放手學生們自主學習[2]。有效開展教學活動,通過提出幾個問題,充分調動初中生投入思考、小組討論、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小組成員結合教師制定的思維導圖展開激情的討論,或者合作修改思維導圖,添加一些新的要點,有目標的完成深度討論、系統學習,他們不再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積極思考后就能獲得不一樣的認知體驗。思維導圖起到鍛煉初中生思維能力的重要作用,幫助學生更清晰、更明了的理解知識內容,促使他們高效學習,進一步提升學習質量。比如,講授《維護公共利益》時,有效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了解什么是個人利益,什么是公共利益。鼓勵學生們根據思維導圖進行內涵總結,啟發他們用身邊的事情舉例,課堂討論“個人行為準則”以及“社會道德”的真正含義。小組討論的時間不宜過長,能夠培養學生們合作共贏的精神就算成功,在此基礎上,必須傳授他們提煉重點、關鍵內容的正確方法,借此機會真正促進初中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全面發展。
初中階段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開設目的是:讓學生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同時樹立起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使學生產生社會責任意識,立志成為社會所需的優秀人才。思維導圖不僅僅是課堂教學的輔助工具,還可以作為課后作業的布置工具,學生作業的檢查方式[3]。初中生借助思維導圖進行道德與法治教材內容的梳理,每一節課結束后展開主動的復習,動手制作思維導圖,有利于他們操作能力的不斷提升,更好地強化記憶,學以致用機會多多。比如,教學完《維護憲法權威》一節的知識點后,將學生制作的思維導圖收集起來,要求他們默寫思維導圖中的知識內容,之后展開對比,從而找到知識點記憶不深刻,問題理解不到位的地方。通過思維導圖的有效運用,學生們都可以成為有理想、高素質、最優秀的棟梁之才。
總之,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學實踐環節,思維導圖輔助工具的應用價值非常高,有利于學生們思維的充分活躍,使他們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信心十足的走向更大的成功,進而創造出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