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潔
(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滑集鎮劉老小學 安徽 阜陽 236400)
語文作為學生學習其它科目的基礎,在一個人的學習和成長過程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如果不能掌握基礎的語文功底,就無法借助語言來表達自己,也不能實現與他人的有效溝通。而閱讀教學之所以重要,也是因為學生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學會有效信息的提煉,并轉化為自己的理解??梢哉f,自主閱讀教學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擺脫了對教師的依賴,這對于學生提升自己學習能力,改善學習效果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要想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是關鍵。倘若學生缺乏閱讀興趣,那么閱讀效果就會非常差。所以,語文教師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另外,教師要多與學生溝通,掌握每位學生的基礎,并為每位學生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合適、有趣的閱讀方法能激發起每位學生的閱讀興趣,他們不再覺得閱讀較為枯燥無味。同時,在學生自主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多思考,思考主人公為什么這樣說,思考每一個段落之間的內在聯系等。通過思考,學生不再是毫無目標地閱讀,他們能從中感受到閱讀的樂趣。
以《北京的春節》這篇課文為例子,課堂上,教師借助多媒體,給學生呈現出一幅京城春節圖。然后提問:圖上有些什么呢?你們可以按照從上到下或者從下到上的順序說一說,又可以按照從遠到近或從近到遠的順序說一說。這樣設計的意圖在于讓學生弄懂圖意,教給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事物的方法。接下來,教師讓學生自主閱讀,并主動思考這是一幅什么節日的圖畫?你怎么知道的?文章中寫了哪些習俗?這些景物是怎樣的呢?這些句子都有什么共同特點呢?在問題的驅使下,學生對閱讀充滿了濃厚的興趣,他們迫切想要從文章中尋找問題的答案。
閱讀對學生的語文能力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培養學生自主閱讀,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閱讀資源,讓學生自主選擇和加工閱讀知識,掌握自主閱讀的方法,鍛煉學生的閱讀思維。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愛種子教學模式開展共同閱讀的教學活動,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的特點和閱讀需求選取文學兼備的經典文章供學生閱讀,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學內容制定共同閱讀活動計劃,可以在活動中讓學生接觸一些中外兒童文學、傳統經典作品、科普人文類文章等,由教師指導學生進行閱讀文章、展示閱讀成果。例如在六年級學習中,學生接觸了《魯濱遜漂流記》、《湯姆索亞歷險記》等多篇故事,對冒險故事表現出了強烈的閱讀興趣。因此,教師就可以以“冒險故事”為共同閱讀的主題,為學生推薦《小人國歷險記》《費恩歷險記》《冒險你來定》等,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閱讀,并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并為故事設計插畫、編排舞臺劇等,在共同閱讀中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發散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閱讀中有所收獲。
對于學習能力還不算全面的小學生來說,自主的進行語文閱讀的理解學習,一定是困難重重的,但這正是鍛煉學生學習能力的關鍵因素。因為在學習閱讀的每一個環節,都要求學生自主進行探索,這就需要學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于閱讀的學習上,根據自己的認知與觀念,對所學習到的閱讀內容進行合理總結,將自己的看法與作者的思想完美融合,不僅可以為閱讀者一絲新鮮活力,更可以開拓學生的創造思維,大大提升學生學習語文閱讀的效率與效果。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時間,讓學生自主去創造一些閱讀故事,在天馬行空的想象當中,開拓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習的能力,真正實現教育的意義。例如,在學習《金色的魚鉤》這一章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這篇閱讀后,引導學生合理想象,老班長還會有其他的哪些心愿,無論所編排的故事是否切合實際,這些都是學生的智慧,這不僅能讓學生更深入的了解《金色的魚鉤》這篇閱讀,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并開拓學生的創造思維。全方位地對小學語文閱讀有深刻理解。
為了保證學生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中的整體性發展,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就一定要合理的運用自主學習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地進行語文閱讀知識的探究與學習,進一步調動學生參與閱讀學習的興趣與熱情,讓學生能夠通過自主探究與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學習意識,進而保證學生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的綜合性發展,推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進一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