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綺絳
(廣東省河源市第二小學 廣東 河源 517000)
語文學科除了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形象思維的能力,還要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及表達能力。隨著語文新課改的實施,有些教師仍然不轉變教學模式,對學生實施灌輸式的教學,忽視了語文的口語教育,阻礙學生自主性的發展。新時期,教師要因材施教,對于處在小學高年級的學生要尊重不同學生的個性,通過營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活動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
1.1 改善教學環境。影響學生學習因素除了遺傳,最關鍵的就是環境因素,因此教師改善小學語文教學環境是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最有效手段。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改善語文教學環境。
首先,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摒棄“滿堂灌”的教學理念。小學語文新課改的要求是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要提高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關注到班級中所有學生,然后制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手段,加強語文口語教學,使學生認識到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性[1]。例如,我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時,我先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地球的美麗可愛,同時播放《地球出診記》科幻故事錄音,激發了學生對“保護環境保護地球”這一話題的興趣。接著出示幾幅因破壞環境帶來嚴重后果的圖片。然后再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也就水到渠成了。在整個過程中,我始終以學生為中心,只做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傾聽者,教師也可以適時參與到交際比較困難的小組中,引導學生大膽交流,做到人人參與,暢所欲言。
其次,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教師利用多媒體可以把抽象的事物變得更加直觀形象,口語交際課堂在多媒體的輔助下將會變得更加有聲有色。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通過圖片、影像、聲音等,激發學生交流的欲望,引導學生想說,敢說,會說,善于與同學交流。在教師的循循善誘下,口語交際這個教學目標也就達到了。教師給學生創設了良好的口語交際環境,連平時少言寡語的學生也躍躍欲試,渴望參與到班級的交流中,形成人人想說,個個有話可說,從而有效地提高了班級中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最后,教師要保障學生在積極的語言環境中進行口語教學。在培養和鍛煉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同時,要注意培養學生文明用語的習慣,幫助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和日常生活中,都能形成禮貌用語和文明用語的習慣,提高學生的素養。另外,隨著網絡信息的發展,網絡中的語言環境也會對學生產生影響,對于一些不好的語言環境,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學會判斷并抵制,提高學生的判斷能力和自制能力,而不是避而不談或者采取強硬的手段禁止學生接觸網絡信息。
1.2 增長知識,挖掘素材。語文教師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時,前提是學生已經掌握了充足的語文基礎知識。因此,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口語交際之前,要豐富學生的語文詞匯量,學生要掌握一定的語文句式結構,以及不同語調的正確運用[2]。課本上涉獵的口語交際素材是有限的,為了更有效地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教師不能只局限于課本上的內容進行口語交際教學,要聯系生活實際,挖掘素材,把口語交際滲透到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把口語交際教學延伸到課外,既要用好教材,又要走出教材,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親身經歷中取材,創設出更真實更貼切的口語交際教學。例如,我在課間“不經意”的時候,拍了張學生專心致志看書的圖片及一個視屏,以此作為切入點,讓學生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來描寫這位同學課間看書入迷的樣子。這樣的話題,學生交流起來就能滔滔不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更利于學生學會交際。
1.3 學會表達與交流。在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良好的說話方式,清楚表達出自己的觀點,還要讓學生學會傾聽,掌握和他人交流的技巧。例如在進行辯論活動時,引導學生在發表自己的觀點時先說:“我是這樣想的……”、“我的意見是……”等等。教學生學會傾聽。在其他同學表明自己的觀點時,其他學生不可以打斷;在自己組內同學發言時,其他同學要認真聽,如果該同學的觀點和自己的一致,可以用點頭等肢體語言來表示對其贊同;如果該同學的發言精彩,還可給予掌聲等。
綜上所述,對于正處在學習基礎階段的小學生來講,教師在進行課堂授課時,不僅要關注學生對教材內容知識重難點的理解和掌握,還要注重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在語文課堂中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活動時,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轉變落后的教學理念,認識到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重要性,為社會發展培養全面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