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宇
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4
我國小學課外武術活動能夠彌補武術課堂教學的缺憾,滿足素質教育中的育人需要。新時代提高小學生的身體健康素質,促進小學生身心協調發展已成為學校體育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然而,當前我國小學課外武術活動發展態勢如何?是否存在問題?如何解決與應對?急需對小學課外武術活動發展狀況進行多維審視與現實考量,從而推動我國小學課外武術活動健康發展。
在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提升和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小學生校外體育活動的備受關注,與這種關注趨勢呈現出鮮明對比的是,我國小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并不理想,不僅從自身相比呈現出連年下降的趨勢,同鄰國日本和韓國的相關數據相比,在身高體重等一些關鍵數據上也已經被拉開了差距。[1]在“體育強國”建設背景下,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關注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和學校體育發展狀況,特別是對于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備受關注,學校以及地方政府共同開展以“武術”為主題的系列活動,例如:武術運動進校園、武術文化傳播等活動。從政策扶持的角度,先后頒布了多項執行辦法,這些政策性文件法規和相關措施的不斷落實和出臺,給了學校開展課外武術活動極大的政策性保障,也給我國學生體質健康的改善以指引和幫助,為培養學生健康意識和鍛煉習慣起到重要作用。
正所謂,少年強則國強,學生正處在青少年階段,是身體精神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發展的快速階段,而在此階段的學生保持體質健康是對于其綜合素質發展的一個基礎性要素。[2]眾所周知,學生的體質健康是由遺傳因素和后天因素多重作用結果所形成的。其中,學生體質健康的后天鍛煉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影響因子。不論是從學生個人發展和未來幸福生活的角度,還是從祖國未來和國家命運的角度改善,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已經成為一個必不可少的迫切需要和關鍵性問題。不同水平小學生體質動態變化具有不同的特征,改善學生的體質健康,一方面能夠為學生個人的發展奠定基礎,另一方面也能夠保證一個民族和一個國家在對下一代的全面培養,事關到整個民族的素質和人才質量。[3]而作為學校教育階段也成為改善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要陣地和基地,其開展的狀況和問題需要及時的總結發現并加以解決。
在國家推行“體教融合”戰略背景下,我國小學生在進行課外武術鍛煉的過程當中,由于學生本身的身體發育尚不完善,控制能力較弱,導致以教育為導向的武術活動與競技為導向的武術訓練相脫節,違背了體教融合的初衷。特別是對于小學階段的武術教師而言,對小學生的課外武術活動需要加強指導和研究,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專業化的教學,為整個學校教育階段學生課外體育鍛煉和體質健康教育奠定下良好的基礎。當前,我國小學課外武術活動蓬勃開展,形成了人人參與武術活動、人人掌握武術技能的良好勢頭,武術在學校體育教育中的主體地位逐漸凸顯,傳統武術文化、武術精神、武術教育在小學中逐漸普及與推廣,帶動了學校體育的高質量發展,為祖國體育強國夢、教育強國夢注入了新鮮血液。[4]
校領導對體育課外活動重視程度一般,甚至有些領導并不十分重視,而且在組織管理上欠缺,很難形成完善的課外武術活動管理制度,對具體開展課外武術活動不利,而且在學校領導的重視程度上,投入的資金不足,很難保證課外武術活動的積極開展,尤其是在活動設備上,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為了能夠滿足自身需要,很多家長不得不自行購買體育設施來保證課外武術活動的開展。學校領導在主觀思想上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難以形成積極的認識,尤其是參與程度不足,導致學生的校內參與只有固定的時間段,沒有形成系統性。[5]學校領導對課外武術活動的認識關乎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需要立足實踐,促進課外武術活動的有效開展。
學生課外武術活動的因素主要包括學習壓力過大,對體育鍛煉缺乏興趣,身高、體重基本情況等。課外武術活動缺乏興趣是影響學生參與課外武術活動的主要誘因,這與課外武術活動的形式有很大關系,與學生自我認識不足有關。眾所周知,小學生處于好動、好奇心強的階段,單純進行武術活動,會容易導致學生產生厭倦,甚至對課外武術活動產生排斥心理。[6]這些枯燥乏味的武術活動,難免還會影響到小學生的參與意愿,而且小學生關系到民族的未來,如果一味進行武術活動,學生的積極性會被磨滅掉,難以達到課外武術活動的鍛煉的效果。
我國小學武術場地有限,學生數量過多,學校場地難以滿足學生需要,導致武術場地器材短缺,影響到課外武術活動的開展。當前,小學武術教師和學生對場地的要求較高。在小學課外武術活動中,場地因素占主要部分,對學校課外武術活動的開展造成很大的影響,而武術設施和器材也需要得到保障,這樣才能在滿足武術教師素質的前提下,做好武術教師與武術器材之間的協調發展。當前小學的體育場地不能滿足學生課外武術活動的需要,而且年久失修很容易造成安全隱患,對武術活動開展造成很大的影響。
我國小學課外武術活動的內容主要以傳統體育項目為主,在課間操中雖然融入了自編武術操,但是與學生活潑、好動的個性聯系仍然不夠緊密,學生對課外武術活動的興趣沒有充分調動起來,僅僅憑借一節武術課間操就改變學生對課外武術活動的認識還是比較難的。而且在課外武術活動形式上,由于學校設備有限,僅能開展太極拳、太極劍等傳統體育項目。課外武術活動不夠充實,導致很多學生對課外武術活動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對學生的活動興趣造成很大的影響,無法滿足學生課外武術活動的需要。
我國小學課外武術活動的宣傳較少,很多家長對此并不知情。通過對教師的訪談了解到,有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多方面發展,還在校外參加了相應的培訓,與學校組織課外武術活動時間相沖突。學校對課外武術活動的宣傳不到位,造成家長對小學開展的課外武術活動內容不了解,對課外武術活動的質量不信任等。因此,為了能夠促進小學課外武術活動的長期有效開展,不僅要關注外界因素的影響,還要關注學生自身的影響,尤其是對小學低年級學生,應該根據學生的發展特點,進行針對性的活動開展,從實際出發,激發學生的活動熱情,使學生全面發展。
我國部分小學領導應該轉變思想,將原有對課外武術活動的思想轉變成學校體育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將課外武術活動貫穿到學生生活的每一天,建立課外武術活動的組織和管理機構。根據校園武術活動的管理和安排,服務學生,為學生形成完善的機構起到帶頭作用。第二,學校領導應該加強對校園課外武術活動的資金投入。從資金上進行體育器材場地的完善,加強硬件設施的引導,從而提高課外武術活動的設備來源,為學生形成完善的課外武術活動設施機制服務,而且可以在開展課外武術活動中加大領導的組織力度,提高學生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意志發展,滿足學生對課外武術活動的需求,強調學生個體的主導性,完善課內武術與課外武術的有機結合。
應提高學生對課外武術活動的參與興趣,可以從教師和學生自身兩個方面采取措施。從教師入手,需要教師不斷地進行課外武術活動的培訓,由學校領導以及教育局主管部門進行牽頭,幫助教師來完善課外武術活動的培訓機制,建立學習交流的平臺,完善學習交流的內容機制,做到交流與合作相互并存。從學生方面看,學生應該加強自身的心理疏導和體質鍛煉,認識到課外武術活動不但能夠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而且能夠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幫助學生有效提高課外武術活動以及身體素質和興趣發展。讓學生在課外武術活動中認識到自己的優勢,不斷地確立學習武術的自信心。
我國小學應提升武術硬件設施,建立完善、系統的課外武術活動保障機制,硬件對于課外武術活動來說尤為重要,硬件設施關系到課外武術活動的效果,而且每個學校在硬件設施上有所不同,能夠決定著課外武術活動是否對學生造成安全隱患。學校在進行素質化教育中,硬件設施關系到學生的安全。因此,提升硬件設施能夠加強學生對課外武術活動的興趣度,而且學生在安全的環境下,更容易接受課外武術活動的形式及內容,硬件的不斷更新為課外武術活動提供了動力發展,例如學生在武術競賽中發揮自我的優勢,而且可以通過武術比賽的方式來提高自己武術技能。
我國小學課外武術活動的形式需要豐富多彩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然而在豐富多彩的課外武術活動開展過程中,不能脫離了學生,應該以學生為本。學生是課外武術活動的主體,更是進行課外武術活動交流與學習的重要主體。根據學生的基本素質進行課外武術活動,更利于合作與學習,而且課外武術活動應該根據學生的基本技能和掌握情況不斷完善。課外武術活動內容和形式都應該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只有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夠形成不斷完善的課外武術活動。在進行具體的課外武術活動中,可以根據學生的需要對一些課外武術活動進行改編和創造,以滿足不同年齡不同心理需求以及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為根本,形成對學生的基本愛好,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在課外武術活動形式上更應該注重形式的多樣性,而且以娛樂性為主學,這樣才能促使學生的主動發展,將學生的健康狀況與學生的學習狀況結合起來,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我國小學應不斷開發和融入民族特色的課外武術活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應該結合地域特色,以武術操為基礎,融入其他形式的課外武術活動內容。例如:八段錦、太極劍、養生拳等,這樣有助于安排不同形式的課外武術活動,而且學生也容易對武術活動產生興趣。小學課外武術活動內容的變化,有助于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尤其在自編武術操環節,融入了武術操等傳統體育項目,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內容,積極倡導學生健康向上的理念,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在磨練學生意志的同時,讓學生在課外武術活動中變得大膽,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鍛煉學生的身體。此外,應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學校文化節藝術節、校園廣播、校園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方式,讓更多的學生和家長了解課外武術活動的形式,把地域特色與課外武術活動結合起來,廣泛開展家校統一的課外武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