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宇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會計學院
在1988 年,鄧小平同志曾經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新技術迭代更新日益加快,互聯網的井噴式發展也使得我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速。這些技術變革對我們的生產、生活等各方面了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特別地,技術變革對于財會領域的沖擊是劇烈的。財會行業是一個知識型服務行業,主要是為了企業經營決策提供數據資料,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各種財務決策。在新技術背景下,財會類行業的服務方式、服務手段、服務工具、服務內容正在發生很大變化,這勢必引發財會領域的巨大變革。
21 世紀初期,企業廣泛的應用企業管理軟件,其中比較出名的是ERP 和SAP 軟件。這些管理軟件可以應用于企業的財務、采購、銷售、生產、庫存等各個方面,同時也具備財務預測、全面質量管理、生產資源調度管理及輔助決策等功能。企業管理軟件將企業里的各項信息進行全面一體化的整合與展現,會計不再是一個獨立的核算和提供財務信息的部門,而是融入企業的整體管理中,通過整合進銷存的信息流,提供財務計劃、財務分析、財務決策等,改善企業的業務流程,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此外,值得一提的是,SAP 軟件淘汰掉了相當一部分傳統的財會人員,降低了會計行業的準入門檻,使得不懂會計、財務的人也可以來工作。任何一個非會計專業的人,經過短暫的軟件培訓之后,就可以上崗進行工作,這使得財會專業的學生不再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在企業使用這些軟件的過程中,不斷接受著標準化的理念,慢慢在這樣一種環境中,企業對財務數據標準化的要求不斷地提高。
1.財務共享服務
什么是財務共享呢?簡單點講,就是集團內部單獨運行的專業代理記賬公司。具體而言,財務共享服務是一種創新的管理模式,其本質是利用信息網絡技術推動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的變革與創新,通過將旗下子公司的某些重復性工作和業務流程整合到集團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來處理,這樣能夠使下屬公司各司其職,將精力投放在增值更高的核心業務上來,以增強競爭優勢,為公司獲取更多的收益。財務共享服務可以整合企業的資源、降低重復性工作的成本、提高集團企業運行的效率,是近幾年財務領域最熱門的新技術,許多學者的研究方向也聚集于此。當然,財務共享并不是近兩年才出現的,很多跨國企業早就實施了財務共享。德勤曾于2011 年進行了一項調查,調查顯示企業采用共享服務模式最多的領域是財務,選擇此項的人數占到總調查人數的93%。財務領域的工作內容大多都是標準化、重復性的,更加合適由共享中心集中進行運作。
2.云計算會計
云計算并非什么新鮮的事物,它是描述互聯網的另一個術語。云計算可以理解為通過計算機網絡共享資源、信息和軟件。在幾年前,云端會計軟件的數量相當稀少,有人懷疑這些軟件的出現只是曇花一現,并不能在競爭中幸存下來。如今,云端的會計和其他應用程序一樣是百花齊放,而由于不能與AI、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相結合,傳統會計軟件不再被人們所看好。云計算能夠使業務有效擴展,隨著技術的發展,云計算還可以幫助企業增加基礎設施和擴充容量。利用云計算,企業便不再需要預測服務器需求或購買額外的存儲空間,只需要調整與供應商的訂閱服務就可達到相應目的,這能夠提高會計的運營效率。
3.RPA 技術
財務機器人本質上是一個設置在計算機上的應用程序,是流程自動化(RPA)在財務領域的應用。自動化,就是站在人的角度去替代人的工作,去幫助人去完成那些重復枯燥有標準化的任務。2017 年上市的德勤財務機器人就是RPA 技術的應用。從RPA 的開始來說,我們最早看到的是機器人流動自動化,這也是早期的發展。隨著不斷地發展,現在已經上升到更高級的一種模式,能夠結合到人的人工智能化,現在已經走到智能自動化的發展角度。現行的各種軟件是數字化的勞動力,而不僅僅是一個RPA 的工具和平臺。這種技術能夠有效地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解決一些人工的重復性的操作。
在這樣一個二十年的時間中,不是每個月或者每周,而是每天,人們會接觸到大量的信息,這源于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現代通信和傳播技術大大提高了信息傳播的速度,這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果還是像以往一樣,僅僅抓住專業課本不放,學習好課本上的內容,理解老師上課所講述的內容,就無法把握更為先進的知識和專業名詞。在微信公眾號里,在互聯網上,知識每天都在更新。特別地,在財會領域中,有人在討論互聯網思維,有人提到了供應鏈金融,還有人提到了區塊鏈,幾乎每天我們瀏覽網絡,都會發現各種新名詞,而這些新名詞是我們聞所未聞的。這些信息的創作者中,一部分人又喜歡縮寫,于是就把信息變得更復雜了,動不動就講QAL。在這樣的一個時代對財務工作者所帶來的最大的調整是什么呢?傳統的以知識或者說是勤奮來努力做好財務工作的這個路徑似乎是不通的,因為作為個人很難去獲取這么多的知識,也很難有能力去處理這么多的知識。人的壽命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的東西都搞明白。時代在不斷地發展,行業也在不斷地發展,可能每天都會誕生新的專有名詞,就算是通過讀書來學習,也有一個終點,總會有我們沒見過的知識。現在這個時代是沒有能力去處理這些信息的。這對財務工作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使得財務工作越發難做。
首先,一定要學好專業的知識,具有一定的財務理論功底。會計是一門技術性的工作,是我們工作的基礎內容,只有掌握了基礎的知識,才能做好工作。財務軟件是根據會計知識所設計而成的,我們為了理解軟件執行的原理,就必須要懂得基礎的專業知識。其次,也需要廣泛的嘗試新的財務辦公軟件,在不斷嘗試當中學習。如今企業基本全都在使用財務軟件來進行會計核算,在一定意義上來講,財會行業的工作也是熟練性的工種,尤其是財務軟件的使用、財務分析的套路以及合并報表的規則,熟能生巧、實踐是鍛煉財務人員成長的不可替代的途徑,現實中也不乏從工作崗位上鍛煉出來的財務大師。最后,財會人員也要多元化的學習,掌握一定的經濟學、金融學和管理學的知識,這有助于財會人員參與到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中去。當將知識融會貫通后,財會人員就會深入的理解企業的經營邏輯和理念,增強自己的競爭力。目前各種自動化的軟件(如RPA)在財會領域所能做的主要是重復性、標準化、流程化的工作,而那些需要根據職業判斷來完成的工作,如基于公司戰略規劃制定相應的資金預算、投融資計劃,進行成本控制、業績考核和評價等,是這些軟件所無法辦到的。
會計專業知識是從事財會行業工作的基礎,只有具備了基礎,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這個領域新興的概念,新興的產物。我們不能僅僅拘泥于在學校中學習到的知識,而是應該廣泛地進行學習,利用身邊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比如多看看一些優質微信公眾號推送的文章,多去知網閱讀行業相關的前沿的文獻,這樣才能夠跟上行業發展的步伐,提升自己的水平,以抵御各種沖擊。
對進行財會教育的各種機構而言,需要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特別的,對于學校而言,是財會專業人才培育的基地。一方面,在保證專業知識教育質量的同時,也要更新課程的設置,剔除掉那些被時代所淘汰的課程,而開放更多接地氣的課程,比如開展相關的財務軟件培訓,供同學們進行學習,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快的熟悉未來的工作環境,提前有所準備。另一方面,學校也應該設置相關的獎勵機制,鼓勵會計專業的同學參與學習更多其他類型的課程,這對于學生來說是很有幫助的,能夠實現綜合全面的發展,如今企業對全面發展,擁有多種知識的人才是很重視的。例如現在很火熱的編程軟件python,雖然不是會計學科相關的內容,但是其可以簡化會計人員的工作,能夠實現抓取數據,進行大數據分析,這使得財會人員能夠通過編程來獲取更多的信息,實現更多的增值工作,進而體現自己的價值。
總的來講,我們財會領域如今面臨著新技術的種種沖擊,面對著不小的挑戰。但是我們要足夠自信,自信能夠抵御住這些沖擊。我們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專業能力,進一步提升競爭力,為公司創造更多的收益,彰顯自己作為一名財會人員的價值。